•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金刚1933

HD

主演:菲伊·雷,罗伯特·阿姆斯特朗,布鲁斯·卡伯特,弗兰克·雷歇尔,萨姆·哈迪,诺贝·约翰逊,史提夫克莱门特,詹姆斯·弗莱文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33

 剧照

金刚1933 剧照 NO.1金刚1933 剧照 NO.2金刚1933 剧照 NO.3金刚1933 剧照 NO.4金刚1933 剧照 NO.5金刚1933 剧照 NO.6金刚1933 剧照 NO.13金刚1933 剧照 NO.14金刚1933 剧照 NO.15金刚1933 剧照 NO.16金刚1933 剧照 NO.17金刚1933 剧照 NO.18金刚1933 剧照 NO.19金刚193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金刚193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导演卡尔·丹汉姆(罗伯特·阿姆斯特朗 Robert Armstrong饰)为了完成他的电影而来到了荒无人烟的骷髅岛。一只巨大的非洲大猩猩金刚居住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岛上。然而它却被卡尔逮住并带到了纽约,在那里它成了供人观赏的怪物。卡尔一直为没有找到适合的女主角而烦恼,直到他遇见了貌如天仙的美丽女孩安·达罗(菲伊·雷 Fay Wray饰)。而此刻,金刚也深深地爱上了安。  1933版本的黑白影片《金刚》,融合动画、真人和模型为一体,开创了特技片的先河,在当年取得了巨大成功,轰动一时。“金刚”也成为日后影坛翻拍无数的英雄角色。本片荣获2006年第32届美国电影电视土星奖-最佳经典影片DVD提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诡丝2006318号公路我们的十年学姐知道第1季少林小子2021科学怪物第一季阿莱克斯·施瓦泽:为真相而跑FaceMe老人与经书优胜美地新扎师妹3 (粤语版)白发魔女外传四季奈津子搭车人1986边隧谜案第三季绝对控制2002待命警察第一季师傅 完整版猴王与女妖江山美人2004世界机器人大战超能电竞亚当大圣无双东城寿司救赎 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金刚(King Kong)》:好色的大猩猩(AFI100 TOP 043)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61158948.html

King Kong (1933)

如果本片不是位列AFI100的一百部电影中,我是不会看它的。为了丰富我的看片广度与深度,还是硬着头皮看完了。

这是一部探险片,还是一部灾难片,只不是上个世纪初的产物。一个以猎奇为目的的电影制片人召集了一队人马,他们驾船驶向了神秘之地,一个除了他其他人都不知道的地方。船上除了有船员及制片人外,还有制片人得力的助手和一位从大街上找到金发美女。这位美女来到船上,完全是为了报答制片人的相救。航行的时候,美女与助手互相产生了感情。到了目的地后,船员们才知道他们来到了一个无人知道的小岛,而且岛上还有着神秘生物。到了岛上,他们被岛上土著人的进攻吓了回来,深夜里土著人还劫走了美女。美女要被土著人当成祭品送给神秘生物——大猩猩,祭祀仪式刚刚举行一半,大猩猩就迫不及待的把美女掳获走了。助手发现美女失踪了,于是召集船员们一起去救她。随后,人们与大猩猩以及岛上的其他生物如恐龙等展开了一番番的恶斗。最后,大猩猩取得胜利,人类死了好多人,恐龙们也有死有伤。英勇的助手发现了美女,在大猩猩与恐龙恶斗时,将美女救了回来。美女回来后,大猩猩随后也跟了过来。制片人与众人们用毒气弹将它制伏,把它带回了纽约。大猩猩被当成了奇观供人们欣赏,可是第一天大猩猩就因为见到了金发美女失去了控制。大猩猩先是大闹纽约,然后又抓走美女爬上了帝国大厦。它在帝国大厦上耀武扬威着,军队则派出了飞机去攻击它。在损失一架飞机后,大猩猩终于因为心脏中弹,掉下了大厦。这场闹剧结束了,电影也结束了。

这部电影看的很痛苦,有两个原因。其一,看过2005年翻拍的《金刚》之后,发现翻拍版与本片情节几乎一样,这样就让我失去了看片的兴致。既然知道了结局,还有什么好看的?其二,电影的年代太久远,电影画面中的特效实在不堪入目,太假、太粗糙了!比小时候看的动画片还弱智的画面,怎么能让我看下去?所以,本片我是硬着头皮看完的,好久没有这样做了。

虽然这部电影现在已经不好看,被2005年的版本超越很多很多,但本片还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经典。首先,电影的创意很超前。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能想象出巨大的黑猩猩、史前的恐龙这样的生物,而且还让他们大战一番,就非常了不起。现在的影视作品依然还会有这样的题材出现,可是本片拍摄的要比起他们早上八十年左右!无论怎么说,本片都是怪兽电影的鼻祖。其次,以那个年代的技术水平,电影特效已经做得很完美。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虽然大猩猩、恐龙等各种生物很假,而且其中还有很多背景方式的画面,但这些假景、生物以及它们打斗都很真实,甚至恐龙流出的血都很逼真。在那个飞机才面世十几年的时代,能有这些的画面,实属不易了。第三,场景设计很大气。抛开特效、剧情不说,单单电影里的大场面就很震撼。片中有恐龙大战巨型大猩猩、众人大战大猩猩、大猩猩爬上帝国大厦、大猩猩与飞机恶斗,这些场景放在现今的好莱坞大片里也是吸引眼球的大场景,何况那个年代?在那个年代就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让现今很多没创意的烂片自愧不如。总之,本片还是具有经典地位的,而且本片能入选AFI100,也是有一定理由的。

至于电影中角色的设定,比如要钱不要命的制片人,英勇神武的助手和脑子少根筋的女主角等等这些角色,完全符合好莱坞类型片的模式。他们的形象已经成为了电影惯常的设定,比如脑残的必定是金发大波妹,英雄必定高大英俊等等,他们也给后来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只不过,本片里这些角色的存在完全是配角成分,他们的存在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引出大猩猩。所以说,本片的正在主角是大猩猩。从这个角度看,本片还是第一部以非人类为主角的实景片呢?

既然本片的主角是黑猩猩,所以其他演员都是配角,演员的选择也确实如此——他们的相貌与演技也确实一般。让黑猩猩起了色心的女主角Fay Wray并不漂亮,倒是完全符合角色性格特征,傻乎乎的。另外两位男演员既不英俊也不帅气,更是一般,一位是制片人扮演者Robert Armstrong,一位是助手扮演者Bruce Cabot。编导这样选择的用意颇深啊,生怕男女演员抢了大猩猩的风头!

总的来说,本片很经典,它经典在引领的潮流,以及它给后世电影所带来的借鉴意义。单纯从电影上来说,比2005版的《金刚》差很多,无论是特效、剧情,还是演员上,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Fay Wray

Fay Wray

序列:0547

IMDB.Top194.金刚.King.Kong.1933.D5.MiniSD-TLF

2011-09-12

 2 ) 金刚

很多的特技技巧我还是不知道当时的摄制组是如何拍摄而成的,在1933年能够看这样一部片子确实是一场视觉盛宴,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将电影视为商品,其实也未尝不可取,因为把电影看成商品,无数的好莱坞制片人才能想法设法的将商业电影做大做强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这样的氛围无疑是利于电影的发展,直至今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还是被世界人民冠以视觉盛宴、奇迹等词,一个国家科技文化的强盛,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各个层次人们的创新,只有人们的思想是不断进步的,这个国家便是不断进步的。

 3 ) “你什么时候上帝国大厦为我打飞机?”

令人惊艳的的特效怪兽电影,后来的翻拍虽然技术有所进步,剧本也打磨得更细腻,但也仅仅是在这一版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而已,这部1933年的《金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人说,这版金刚滥杀无辜,喜欢不起来,但其实只要你仔细想一想就会意识到导演和编剧这样处理其实是更加真实地反应了金刚的本性,因为它毕竟是一只巨大的野兽,没有人类那样懂得怜悯其它生命的感情,但它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或者物品是会懂得不去伤害甚至去保护她的行为,让人倍感意外。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观众在最后看到金刚在滥杀无辜之后为保护女主而死依然会觉得伤心和失落的原因。 尤其是女性观众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什么时候能有一个男人能为我爬上帝国大厦打飞机呢?”然后对身边的男友狠狠地白了一眼。

 4 ) 相比05 年的翻拍,这部《金刚》更值得看

1933 年,《金刚》横空出世,我坐在电视机前看这部黑白版电影,脑子里时不时出现 2005 年那部《金刚》,情节上,它们有太多相似之处,说是翻拍,一点也不为过。

两部《金刚》的主题是:不是飞机击落金刚,而是美女打败了野兽。故事情节也很相同,一群人去骷髅岛找金刚,遇到土著人,美女被虏,一群人寻找美女历险,金刚与霸王龙恶战。

黑白版的技术融合动画、模型和真人,有的故事能看出来演员在屏幕前表演,但故事太过吸引人,使我的心情不免随着剧情起伏。

05 年的翻拍,电影技术足够成熟,眼睛已经分辨不出真假,打斗场面也有很大的提升,不过也仅此而已,它无法超越黑白版故事的框架。注意,黑白版只有一百分钟,翻牌版有三个多小时,同样的故事,前者更多靠故事吸引力,后者更注重特效。

通过对比,还能看见黑白版《金刚》有野蛮与残暴的部分,比如它会杀人,长相更为丑陋,更接近野兽,翻拍版更为人性化,有一段特别明显:金刚抓住美女,坐在悬崖边那段,黑白版对美女的表现是粗鲁的探索,翻牌电影更为浪漫唯美,女主甚至还在悬崖偏偏起舞。

如果你没有看过开创性的黑白版《金刚》,我推荐你去看看,它是开创先河的一部电影,是更偏重故事性的一部美女与野兽。

 5 ) 【转·抄·论·评】被阉掉的大猩猩——荷兰女哲学家谈《金刚》

影片《金刚》里上演的大猩猩,符合科学、文学和电影的各种不同的传说。其实大猩猩是两位导演相互妥协的结果。其中之一是梅里安·库珀,他起初以他喜欢的作品——迪夏宇的《在赤道非洲的旅行和冒险》为原型,想到的是一只凶恶的怪兽。但是欧内斯特·舒德萨克却立刻考虑到一个有人性的、可爱的金刚。按评论家辛西娅·厄尔布的看法,露丝·罗斯(舒德萨克的妻子)作为电影编剧,对影片的设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突出了金刚与少女之间纯朴温柔的爱情,这样就使大猩猩变得温和,并且在故事里引入了一个女人的视角——按照她自己的说法——以便吸引更多的观众。

两位导演之间达成的妥协,首先是关于外形的问题。舒德萨克认真地要以科学事实为依据,打电话给纽约自然史博物馆,想得到大猩猩解剖的准确数据;此外还录制了几份大猩猩的音响资料。库珀更关注技术方面的可能性,看到这些资料以后,决定金刚至少要在三个方面不同于一只“真实的”大猩猩。首先,他认为一只真实的大猩猩发出的声音过于温和悦耳。他不是到动物园里录音,而是采用一些猫发出的后再把速度放慢的声音,并且把一个人胸部发出的声音加以放大,用来代替金刚捶打胸部的咚咚声。他认为一只巨大的动物应该发出一种强烈的声音。其次,库珀对收集的关于一只成年雄性大猩猩身材的资料一无所知。他不认同动物园所说的“大约1.70米”,而是把金刚完全扩大到了传说中一个巨人的比例,也就是“大约15米”。最后,人们除掉了金刚的阴茎,以便像当时好莱坞出品的许多影片里那样,掩盖一切明显的性行为。与大猩猩的身材和体重相比,他的阴茎是小的(成年大猩猩勃起时平均长度为五厘米)。保尔·迪夏宇取走了被带到欧洲的大猩猩的生殖器。蕾蒙娜和德斯蒙德·莫里斯在《人类与猿猴》(1966)中暗示,迪夏宇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隐瞒大猩猩的阴茎尺寸毫不惊人的真相。

因此,像他在自己的著作《在赤道非洲的旅行和冒险》(1861)中所描绘的、富于攻击性和作为强奸者的大猩猩,这种可怕的形象也许会被摧毁。这可能也是金刚没有阴茎的原因,但即使为了影片的需要也并非必须牺牲真相。不过在一个场景里,他的阴茎似乎象征性地被一棵树取代了。金刚抓住他面前的一棵树干摇晃着,试图使袭击他的人掉下来。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可以看到,《金刚》里的一切解释依据的都是这个观点:大猩猩是一只雄性,但是在影片中找不到这方面的任何生理迹象。金刚是无性的,他的行为是男性和女性不同方面的组合:是个父亲那样的保护者,亲切得像个母亲,气恼时像个孩子。实际上,是大猩猩与少女之间经历的感情潮流表现了他的异性恋,并且使金刚变成了“雄性”。

根据对黑人进行研究的文化批评方面的论著,金刚之死似乎主要是为异性恋白种男人的难题带来了一个解决办法。大猩猩被白种男人杀死了,因而可怕的“黑色”野兽也就被消灭了。詹姆斯·斯尼德补充说,金刚在本质上为异性恋白种男人扮演着典范的角色,因为他们可以把自己内心对于强奸的幻想转移到他的身上。按照历史学家托马斯·戈塞特(保尔·霍克在他的1979年出版的著作《白人英雄,黑人野兽》里加以引证)的看法,白种男人认同于黑色的人形野兽的幻想非常流行:“他们会乐于能够成为黑人,至少是在星期六晚上。”至于斯尼德,他断言白种男人为自己对于强奸的幻想感到极为内疚,所以猿猴应该死去:金刚的死亡意味着赎罪,而在这种背景下他的阴茎的缺失,也许可以解释为这种黑色的威胁已经被白人电影艺术家消除了。金刚死后,黑人观众和白种女人有点怅然若失。白种女人还有可能尝试把精力集中在白人的异性恋婚姻上,而黑人观众只能两眼空虚地注视着黑色绅士金刚的死亡。

摘自斯坦恩·詹森《女人为什么爱猿猴》p12-14,p26-27

//book.douban.com/subject/3238801/

 6 ) [Film Review] King Kong (1933) 7.8/10

A killer monster talkie that ushers in an era of creatively cranking out disproportionate behemoths to treat cinema audience with thrills and chills, the original KING KONG is the irrefutable forefather, most extraordinarily for its cutting-edge stop-motion animation technique, under the dexterous hands of Willis O’ Brien, which intricately melds with rear projection, matte painting and animatronics to knock its spectators dead, who are bestowed with an unprecedented vicarious experience of beholding a gargantuan gorilla-like monster, rampaging over, first an island jungle, a tribal village, then NYC, topping off by surmounting the pinnacle of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 at that time), before its fateful destiny precipitated by the weaponry of modern civilization.

Depression-era USA, from New York Harbor to the uncharted Skill Island, filmmaker Carl Denham (Armstrong), embarks his treacherous journey after recruiting a strapped but comely young girl Ann Darrow (Wray) as his new picture’s leading lady in the eleventh hour, only revealing his destination later on, the mystique of an apocryphal creature has been honed up to the hilt, with Ann feigning her trademark scream when sees something unspeakably horrendous, which will soon come out without any scintilla of feigning after she is served as a human offering by the local tribe on the island as “the bride of Kong”, and being tossed around like a toy (and incredibly unscathed) by the ape-monster that seems to take a particular shine to her.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 special effects inexorably look rather dated to today’s eyes (86 years on), Kong’s image is more mechanic and cartoon-like than realistic, and a further emotional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beauty and the beast becomes stone-cold impossible, but for a cinephile, our admiration and reverence towards the teamwork behind the arduous job of contriving such an enterprise is profound. In retrospect, KING KONG also benefits from its pre-Code temporality, that the film doesn’t shy away from Kong’s feral, human-chomping-and-stomping ferocity.

Kong’s violence might be excessive, but compared to the human team’s wanton reaction of disposing a stegosaurus (unwittingly betrays those adventurers’ own savage instinct), not to mention their reckless action that obliquely brings ruination to the tribe, which has been maintaining a non-aggressive cohabitation with Kong and the Jurassic living fossils, Kong’s fascination of Ann is perversely much more human and affecting (any sexual innuendo is punctiliously fudged), in the sense that his protective inclination towards that dainty, screeching creature is something unadulteratedly congenital and inexplicable (he battles with three different pre-historic monsters to save Ann out of harm’s way), which leaves his denouement a resounding pang in a viewer’s heart. Meantime, what now looks jarring is the ethnocentric idea that a white girl is being lionized by a foreign tribe as something exotically superior than their own skin, and the white men’s rough trespassing on their turfs only makes the aftertaste smack of racial insensitivity.

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 like its preternatural protagonist, Merian C. Cooper, Ernest B. Schoedsack’s KING KONG itself is almost, too big to fall, remains as a landmark Hollywood commodity that pioneers in configuring a fantasy world of horror, excitement and otherworldliness, that has been still hogging the market and incessantly piquing our innate interest.

referential entries: Peter Jackson’s KING KONG (2005, 7.0/10); Karel Zeman’s THE DEADLY INVENTION (1958, 6.5/10)

 短评

要是按特效来说,其实以我现在的眼光觉得不好看,但是估计当时应该很厉害,以及野兽和美女的设定也很赞。05版是完全按照老版来拍,这点来说老版有过自己的辉煌~

5分钟前
  • 微喵的兔姑娘
  • 推荐

电影史永远属于那些梦想家灵光一现的烂漫空想,和一定要去实现它的巨大行动力之中。

9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⒈放在1933年,这应该是部吓坏很多人的恐怖片吧?⒉安被导演选中的情节设置也太随便点了吧?⒊金刚、恐龙等看着像是定格动画,那个年代做出如此真人+动画特效也是蛮屌的;⒋还是2005年的翻拍版更得我心,老版的金刚感觉更像是把安当做是心爱的玩具,而缺乏后者那些触动我的美女与野兽之间的情谊;……

1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勉强及格。比杰克逊的翻拍版好看,前半段故事紧凑没什么废话,表演也好,那位导演有种胆大包天的劲儿,第一次遇上土人后,看他如何让雇员冷静,临走前还把帽子弄歪吹个口哨以示轻松。海面上雾气蒙蒙场面的营造让我想起32年的《亡魂岛》,可惜对那个年代的电影不了解,不知本片的特技是经历了怎样的铺垫——定格动画做的很纯熟,金刚手里的真假人的切换、由近及远的真人、金刚、真人的分层画面,都是靠灵活的定格动画层加精确的剪辑点设计实现的。后半段主要是各种张扬的想象力了,什么金刚大战霸王龙翼龙、大闹纽约,不再注重人物塑造,显得单薄。可笑很多人在这个美女野兽的变体故事里找性隐喻,女主的白衣服都成纯洁象征了,那分明主要是为凸显角色的视觉考虑好么,这些《豹族》《亡魂岛》之类电影的异化角色,都在传达现实世界遭入侵的恐惧感

14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怪兽电影鼻祖,好莱坞特效大片先驱。1.片中综合运用多种特效技术,如仿真模型、(布景前)微缩模型、背景投影、遮片绘景等,最重要的技术当属对金刚与其他史前爬行动物进行逐帧摆拍,本片的特效总监威利斯·奥布莱恩在多部奇幻片中都用了定格动画技法。如今看来也不算很假,只是金刚动作稍有卡动跳跃,霸王龙的头部过于可爱失真了。2.后半部节奏非常紧凑,让人无暇思考,细想来,影片确实值得从后殖民与意识形态角度挖掘解读,那段金刚一片片撕下安的衣裙,并端详细嗅的场景很erotic,爬到帝国大厦顶部被打下来的情节设置也意味深长。3.菲伊·雷与娜奥米·沃茨神似,看来彼得·杰克逊确实在选角与情节架构上有意识地复刻老版[金刚]。不过,还是新版更佳,不仅是视效与惊险度。老版的安对金刚只有恐惧,而新版则有更多情感,最终令人泪下。(8.5/10)

1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七十多年后,自小深深受此影响的彼得·杰克逊找来神似菲伊·雷又美而甚之的娜奥米·沃茨,在经典的魅力正因时间的冲刷而被遮蔽、侵蚀之际,以最华丽的技术配置最大程度地重现了经典。作为一个绝对的影迷导演,比起所收获的成就,真正让PJ感到满足的一定还有纯粹的圆梦般的幸福感,这太令我艳羡。

20分钟前
  • Ocap
  • 还行

是美女杀死了野兽

22分钟前
  • Marty McFly
  • 推荐

It was the beauty killed the beast. 美人杀死野兽,或者美杀死野兽,好过爱情杀死野兽。

23分钟前
  • souvent
  • 推荐

much more than a simple horror film, beauty and beast, both exploited by the capitalist mercenary

24分钟前
  • 葱油饼
  • 力荐

大猩猩把娇嫩美白的女子捏在手里剥掉她的衣服,那一幕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所以我讨厌金刚以及它的一系列电影!

29分钟前
  • Ziggy
  • 还行

那时的电影就成了现在的纪录片,仿佛看到了人类那张画皮的演化——70多年过去了,人的气质与认知进化了多少,一目了然,世界的感觉亦变化,这已不是故事所能掩蔽。食草恐龙们真凶猛啊!定格动画真给力!

34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现在看来特效有点搞笑,当年或许是大片。“是美女杀死了野兽”这句话意味深长。

39分钟前
  • 坍塌
  • 还行

在迪士尼做出第一部动画长片之前,雷电华已经将定格动画完美结合到真人电影中,背投、接景、微缩模型、局部特写,数场巨兽间的肉搏战,无论在丛林还是在城市,从金刚出现后始终给人压迫感。以当时的特效技术集大成,呈现到不可思议的程度。结尾处的帝国大厦是1931年竣工,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41年)的摩天大楼,而《金刚》的特效技术甚至保持时间更久,要等到80年代后电脑技术才迎来真正突破。除了特效冒险奇观,内核居然还是伟大的爱情悲剧,即便能战胜世上所有的对手,爬上世上最高的楼顶,依然无法赢得美人芳心。”不是飞机杀死了金刚,是美女杀死了野兽。“

40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力荐

久远回忆

44分钟前
  • 半个半
  • 较差

特技太CULT了hahaha几个恐龙也是太劲爆了,美女叫的很卖力让我对她没那么的抱怨了。金刚和许多老怪物一样被美女毁了真是太惨,瞧它的动作多摆多质朴多RAW多老派,真是惋惜

48分钟前
  • 豆友1167238
  • 力荐

原来彼得·杰克逊真的是“翻拍”,剧本几乎跟老版一致,只不过把一只霸王龙增加到了三只,把一只长颈龙增加到了一群……

53分钟前
  • 安东
  • 力荐

人类对动物的早期想象,原始人和金刚是野蛮的象征,而现代人是文明的象征。动物被物化,人类自以为比动物高级。更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女性形象,作为暴力的受害者,被塑造成需要等待男性来救赎的形象,另外,女性始终穿着白色裙,象征代表女性特质的纯洁。

54分钟前
  • 又又
  • 还行

monster系列鼻祖,田中友幸与圆谷英二观此片后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哥斯拉系列。金刚大战恐龙/金刚误入城市空间的场景,奠定了类型片模式的基础,直到今日林黎胜导演巧妙运用西湖当作《百万巨鳄》的地理空间,搭建奇观,仿其雏形。“查理”一角,代表了早期好莱坞电影的中国人形象。白人获胜乃惯常逻辑。

5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对特效师威尔斯·奥布莱恩(Willis O‘Brien)长跪不起……他在完成世界上第一部以动画模型和定格动画为主的长片《失落的世界》后,便参与了这部他最负盛名的作品,其中还可以看到恐龙模型的沿用,但不同于上一部默片形式,本片是有声电影,后期金刚声音模拟采用了狮子和老虎吼叫声,定格动画流程已基本完备。当时的模型包括弗里茨·朗尼伯龙根系列和《失落的世界》都属于手动控制机械特技模型,使用人力驱动,由多个人在内部使用滑车推动,但不同于《失落的世界》几处较明显“穿帮”(引线),本片细节更加完美动作仍免不了过于僵硬,但动画与实景结合部分可圈可点。奥布莱恩在《失落的世界》后期就已经逐渐能同时在屏幕上展示定格动画和实景拍摄,本片中最多展现了两个行动的人“同场观看”三种不同动物打斗

1小时前
  • Elanor
  • 推荐

King.Kong.1933.REMASTERED.INTERNAL.DVDRip.XviD-PARTiCLE

1小时前
  • Milandini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