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叙事又来了。国产烂片特征之一:凡用旁白叙事的国产片99%以上是烂片。贱人就是矫情。
还开小电动来个长镜头,你要玩就玩彻底点,片头字幕下的内容都用长镜头。
剧情真是没法看,乱七八糟,你爱我我爱你我爱她她爱他。人物除了造型穿着有别,完全看不出个性身份的不同,演员表演尴尬,仿佛校园剧社的学员。
还张爱玲,还“于万千人”。矫情就是贱人。
场景也一点不讲究,无论男女生宿舍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哪里像现实中的学生宿舍?还有各人在宿舍的穿着、状态,都是毫无一点真实。不说女生可能洗完澡就穿件T恤,有的甚至直接在宿舍换穿内衣,男生在宿舍更加多赤了上身,以致有人就穿了条内裤就走来走去了。
这片子真是毫无生活的气息!就是不接地气。于是就给人虚浮,虚假,矫情,尴尬的感觉。
文/满囤儿
进入六月,天气炎热,我们需要更加清凉的视觉享受。于是,校园青春片似乎成为了不错的选择。06月21日内地上映的《六月夏初》便是非常标准的校园青春片,故事就是围绕两个宿舍,四女三男之间的恋爱。演员挑选的都是年轻新人,很符合毕业生的青春气质。由于本片选择的校园是一所艺术高校,所以整体的视觉在青春之外还有不少的时尚、文艺、高雅。对校园有憧憬的小同志和对校园有怀念的老同志,都不会失望。
校园青春片的大体思路都是组CP,因此很多人应该都发现了本片的一个“问题”——四女三男,必有落单啊!没错,本片的主人公分属两个宿舍。女生宿舍住满了4个人,而男生宿舍却只住了3个人。随着故事的发展,三组CP的走向也是一点点地清晰起来。然而,以囤儿的审美和价值观来判断的话,反而觉得那个最后注定落单的女孩,最该被认领诶。
片中最早组成CP的是一对标准的郎才女貌。阳光男孩陈皓文(陈君杰 饰)和文艺女孩林念(王佳 饰)在被舞蹈老师选为一组舞伴后,两人便立即擦出了火花。两个都优秀的年轻人,一见钟情的概率很高也是可以被理解哒。片中第二个组成CP的是一对“哥们儿”。这是很复杂的一对,需要慢慢拆解。首先,度洋(马闻道 饰)是个比较文艺且略带忧郁气质的男孩。他小时候认识林念且对其有喜欢的意思。不过看到林念和好兄弟陈浩文交往,便把这份喜欢锁在了心里。其次,严格(米诺 饰)是个留级下来的大姐大,而且一直以“严哥”自居。这样一个“大哥”竟然看上了度洋这样的“小弟”,真是留下了好多八卦的空间啊。
最后一对CP组成较晚,却意外地成为了结局最美满的一对。运动型男孩杨程(杨炳程 饰)平时看上去有些粗线条,似乎除了热血和帅气之外,并没有细腻和温柔的一面。书呆子女孩王星瑶(杨桃 饰)更是不懂如何散发自己的女人魅力。可就是这两个看似与校园爱情不太有缘分的人,在偶然的相遇并认定后,却展现出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落单的是泼辣型女孩舒卉(徐槿哲 饰),也是女生宿舍的“领导者”。她既有主见又有行动力,不仅善于组织宿舍的活动、游戏、生日、聚会等事宜,更会引领宿舍话题,对舍友的爱情新进展展开建设性的出谋划策。然而她之所以最后落单,恰恰也是因为她太有主见了。她的一个主见“校园里的爱情是不可靠的”最终害了她。她的确没有在校园期间谈任何恋爱。可这并不代表她不可爱,不值得爱。至少囤儿就觉得她并不比宿舍里的其他三姐妹差多少啊——颜值身材都在线,性格也非常非常nice。只是因为自己不相信校园爱情而错过了校园爱情,的确有点儿悲剧啊~~~观众们,现实中见到这样的女孩,不要犹豫,即刻认领!
六月,一个开始升温,开始邂逅,也开始告别的季节。“爱要正当时,情要最浓时”说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
大学,一个和青涩岁月割断,然后出发,奔向无限可能的人生中转站。宿舍,男生女生荷尔蒙大爆炸的地方,四年时间,孵化无数璀璨梦想与悲欢爱情。《六月夏初》一场关于青春、校园以及爱情的故事,艺术系的少男少女们,姿态昂扬的在这里,开始了人生的第一场排练——爱情。
这是一部极其写实但又充满青春乐趣的影片。三对男女,以男生女生宿舍为根据地,各异性格为故事方向,在不同心境下各自上演一段闪耀青春亮色的爱情,及时张扬,但并不疯狂,即使悲伤,但同样炽烈,因为,永不言弃的真实与希望。
三对男女,三种不同的爱情,陈皓文与林念你侬我侬,是情深自然的两厢情愿,这是爱情最美好的状态,没有怅然只有欢喜,相比之下,爷们儿体质的严格想把自己和度洋的哥们儿状态强行转化为爱情,就需要各自狠下决心了,毕竟,度洋心里有着童年时对林念的念念不忘,而严格也一向是以严哥自居。反倒是杨程和王星瑶,意外邂逅的小美好和小悸动都藏在彼此心里,但除了真心话大冒险,几乎没办法能够实现再前进一步的可能。
当然,与爱情伴生在这个六月的,还有别离,这也是他们需要排练的另一场人生必答题,两情相悦的人,如果注定天涯两端,如何面对又如何自处,成为考验陈皓文与林念的大难题,度洋也需要在心里放下林念与童年的执念告别,并重新思考已经把他拉黑的严格,而杨程和王星瑶面对即将来临的毕业,如何跨步,仍在游移不定——人生,真是一道又一道选择题的接力赛。
看《六月夏初》一直有一种重返校园的恍惚,这也是为什么会一再强调影片写实,因为镜头里角色的语言、行为、情绪、心思和当年一模一样——宿舍里的卧聊会,联谊饭桌上的小心思,半夜真心话大冒险时打给“无辜”之人的我爱你电话……那些搞笑的,出格的,快乐的,忧伤的,思考的,偏执的,真的是那个年纪必有的配套心境,谁都躲不过去。
也正是这熟悉的心境,让这部影片看下去也有了一种淡淡的“青春太单薄了,风一吹我们就散了”式的惆怅,但爱情与离别这两节人生的必修课,谁都无法缺席——你可以挂科,但却不能逃课,因为爱情和离别就等在那里。
但也无需惶恐和悲伤,就像毕业演出登场前及时送到的翅膀,青春虽单薄,但无所畏惧也是青春的另一种颜色,所以,及时别离,也会用一场欢歌作为最后的退场,并最终告诉所有人——倘若你抱有六月夏初的情怀,老天都不忍心让你,随岁月凋零。
今年暑假档的序幕还没拉开,《六月夏初》打响了青春电影的第一炮。与以往内地的青春电影不同,《六月夏初》是以大四学生的选择为核心,讲述了几个艺术系同学的爱情经历和梦想经历。
电影在视觉方面洋溢着艺术系学生生活的真实与朴素,整个剧情有扑面而来的校园气质。剧情内容也充满了青春质感,不光是男生女生在宿舍的坐谈会,还有表演系和舞蹈系的学业差,满满的毕业季的特质。
整个剧情看似很慢,实则每个细节都有刻画之处,比如剧中多次提到的表白。每个人的青春期不同,面临情感的特质也不同。片中男主是由新生代流行演唱组合S-Gene扛鼎,属于高颜值鲜肉团体,形象非常吸粉。
《六月夏初》没有急于推进“鸣笛响起,青春总要离开”的主题。而是首先铺垫了想要获得校园爱情的男同学和女同学们,他们对爱情的渴望。
从校园恋的爱情观切入,展开选择题。有人渴望得到校园爱情,有人害怕校园爱情,还有人不敢告白。问题在于,爱情不是工作,月老无法平均分配,有人开心,有人失意。
皓文和度洋的情敌CP也是整个剧情线的支线冲突,透过这些情节,我重温了当时在学校生中或明或暗的那些情绪。其实我在看电影时,也暗自畅想过:“如果青春可以重来,好想体验艺术系的生活”。
除了显性的爱情线以外,《六月夏初》还以宿舍坐谈会为形式,刻画了多个不同性格的小花鲜肉。与怀旧主题的青春题材不一样,该片偏重人物性格的真实感。
在真心话大冒险的环节中,特别有青春气息。相比于当下大女主戏、复制多次恋爱戏,来回穿越身体互换的主题,《六月夏初》可谓是校园片的清流。它没有强情节去打造人物光环,每个人都有内心脆弱的一面,人物性格却更接近真实。
不管是要出留学的林念,还是陪男友发展的王星瑶,她们的脸上都写着希望。她们的单纯、执著让我觉得年轻真好,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突破。
《六月夏初》有三个关键问题最击中脑海:“毕业即分手”、“青春是什么?”“青春的爱情算数吗?”
我记得我们那代人毕业时,校园操场上经常响起的旋律歌词是:“当我爬上月台.....深深的祝福你!”。
一开始在学校听到这个曲子的时候,总是在放假之际,对应的情景还是回家的情绪,直到大四那年才惊觉这个曲子是为离别而响。
它从高中到大学,在校园传播度最广泛,真到了离别时,听起来分外伤感。回忆起这个时间段,好多聚会简直是告白大PARTY,夸张的说句班级全员都曾有暗恋过也不为过。
《六月夏初》中,男主和女主没有一个接吻的镜头,但却能轻易勾出对哪个时间的记忆,就是这种脆弱的年华感。
电影在整片的副线创作上也是有追求的。喜欢真表演的艺术系的老师,眷恋弟弟的度洋姐姐,批评学生却又留有余地的大学老师等各色人物陆续出现在观众视线里。
在剧情的布局中,它不光全是爱情故事,也有友情、师生情等。与偶像片辅线人设不一样,《六月夏初》呈现的是天然和谐的、有时代特色的青春文化。这种气息是年轻人的生活意识,整片无论是对角色感及情绪都贴近现实的青春生活。
这部电影还通过女生宿舍的毕业离开,复现了青春匆匆而过的不舍。
虽然片中的演员都是接近本色演出的,但是我对S-Gene组合的陈君杰和马闻道印象还很深。一方面,青春电影毕竟需要颜值担当,需要能够支撑剧情的视觉担当;另一方面,他们阳光的外表和洋溢的热量让人想靠近。片尾用了开放式结局,让观众自己去设想。
它从几处细节入手,细致的窥探了新青春力量的风貌,传递出了青春的躁动、期待、激情和思想,展现了时间流逝中的青春。看这部电影也是一缘份,让我重新体验了许久以前的真实青春感。
又是一年六月夏初,又是一季青春岁月,不论是成长路上的他们还是已然经历过的我们,对于“那年夏天、六月夏初”的回忆和畅想,都必定有过难以磨灭的回忆。是躁动、是懵懂、是欢声笑语还是些许悔意……青春该怎么过?校园岁月里的那段记忆该怎么写?或许本就没有答案,更没有所谓正确的选择,只有真心真意去对待去经历了,才能真正的不负青春!
电影《六月夏初》用最写实的视角,展现了几个大学里的艺术生,那个并非炎热六月初夏里的炙热青春的片段,虽然像所有年轻的人们一样,并不是一切过往都有美好,但过程的真实,青春躁动期里的活泼愉悦,总能在这个同样六月夏初的大银幕之上,掀起一波青春热潮。
作为艺术生,虽然没有文化课上太多的压力,更多的是艺术课的修养与培训,但创作者同样将镜头围绕了几个主人公在校园学习、生活里的几乎全部内容。从舞蹈教室里美妙旋律中飘散出的女一号林念优美的舞姿,到校园篮球场上“三兄弟”斗牛儿时的挥汗如雨,再到大教室艺术理论课上有说话、有走神儿、甚至有“重口儿逃课”的桥段,堪称是当下新时代学生们日常的真实写照!
并且,从编剧的视角,对于几位校园文艺咖们的角色描写也比较丰满,无论是儿时的家庭背景交代,到度洋和林念那一段邻家发小情的描述,都颇接地气,又带出了难得的情感元素。与此同时,00后一代艺术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乃至情感观念,创作者同样相当关照。特别是片中对于张爱玲的“苦情与随缘”的那一段带点调侃又带足了信念的描述,喜感中可谓深情款款。可以说,这一代与互联网共生共长的年轻人的观念中,艺术气依旧拥有一席之地。
观众们回想一下自己曾经历的青春和校园岁月里,除了学习,更多的是友情与爱情的滋生,还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吧。学校对面的超市和商店里,街角的小饭馆儿里,都留下过数不尽的友情和爱情气息。还有在女生宿舍的门前,那个表白未遂的家伙,现在还是不是单身?抑或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妻儿呢?
片中还有一处桥段让人难忘,就是男女宿舍同学间的“真心电话大冒险”,有老妈的唠叨和关心,有女同学的搞怪,更有准女友儿的夜半要小食品的浪漫……
当然,在情感的处理上,艺术生本就才华横溢的气质和特点也是这部《六月夏初》的一大看点,唱歌跳舞高颜值自不在话下,特别是关于校园爱情是否可靠的话题,创作者同样用事实陈述,并不给出所谓答案的态度,留给年轻观众们自己去经历和体会。不过,男主人公度洋的一句“爱要正当时,情要正浓时!”很耐人寻味不是吗?!
第一次认认真真写影评。 河海16级本科,距离毕业不到一年。 整体来讲,低分,不能称之为烂片,但确实从各个方面来讲,差。 第一,演员。这个不多讲,演技确实不在线,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公管院应该没有表演系),情有可原。 第二,主旨。似乎“爱情”已经成为大多数校园片的主题,相遇、表白、恋爱而后分手,情节设置有很多的戏剧冲突。可是这并不真实,爱情没有这么的曲折,校园主题爱情也不是主题。 想跟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大学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什么样的东西是我们真实经历的?我的答案是-成长。很虚的两个字,可是这才是大学带给人真正的影响。可以是内心的成长、可以是学术的成长、可以是情商的成长,可以是很多很多的成长。而在电影中,看不到任何人的成长,每个人只是在进度条上推进,而这并不是大学。 第三,剧情。一句话为拍戏而拍戏,思源楼打尬球这种的(本校学生真心吐槽),宿舍联谊聚餐这种的,还有上课说话这种的,就很尬。
还有毕业季,恰巧正处于即将毕业的阶段,有些许感悟分享。我身边的大多数人,在这个阶段的状态就是迷茫、焦虑但努力。出国留学、考研、保研、找工作,每一条路都不好走,但大家都在努力的为未来努力。而电影中对这一点,表现的也很不真实。两个找工作的女孩子,回到宿舍,开始吐槽,怪面试官不识人才。拜托姐姐们,你们在求职这件事上努力过么(至少影片没有表达出来你们有一丝丝的努力吧),这传达的价值观就有问题了吧,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我不努力而是别人不识货,这就不太对了吧。
总结,或许爱情是青春片不变的主题,但是真实这个元素才是打动同是青春的大学生吧。希望这部电影别给河海招黑。
情怀2星给大学
“-我倒是要看看是哪位圣僧收了我们家林念的心。-不是圣僧,是让你舔屏的小鲜肉。”请问编剧童鞋你是怎么做到这种台词念出来不吐的?
中规中矩校园爱情,入学恋爱毕业分手,配音太过了,听起来做做
这是一部加长拼接短片,可以当电影拍摄的反面教材。道化服、摄影、剧情有种格格不入的矛盾。
开幕哎呀雷击
两分钟后退出。
当三个主角第一慕凑在一起的时候,我关掉了电视……整成妖魔鬼怪了吗都?
这种学生作品厚颜无耻的拿到院线来卖票,看了一分钟的我,只能说负分滚粗。
视频拼接,但真心不知道要说什么?get不到,除了追忆一下校园,宿舍恋爱会传染以外,其他无感
烂无可烂,瞎眼警告
唉……
2,长得丑还柔光,我瞎了
表现手法很简单的学生作品
红河谷被糟蹋成这样…
.........烂到没话说....超长的思修作业剪辑,思修作业至少三观还正,这个三观都不正了......
老同学参与的项目,唉,我轻点骂吧。
负,
真是尴尬
奇葩烂片,怀疑人生
看完两个小时后来评论,还得使劲想它演了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