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楼是某家公司的资产。它矗立在那里,几百年不变,迎来送往的人不计其数。有的是出钱建造它的财团、政府,有的是运营它的管理阶层,有的仰慕它而来打工。它,像个机器,每日亮灯、熄灯,周而复始,毫无情感。当人站它里面、它对面,人都不可能高过于它,它从成立的第一天就是那个样子,自始至终。如果哪天它真的有变化了,只是看它的人心境变了而已,它还是那个毫无止境的庞然大物,你只能选择进入或退出,但观看它的姿势除了仰望,还是仰望。
某天出现了一个扬言要与它试比高的男人,他有非同一般的脑子和熊心豹子胆,他在它内部楼层之间来来去去,在管理层面前一次次证明自己,让管理层觉得他是这栋楼的一部分,归属于这栋楼,并且他们相信无论试比高的男人如何都不会伤及管理层自身,“楼怎么可能自残手足呢,肯定会像我们一样爱惜它,我们可是站在最高层的人”。
管理层对试比高的举动毫不忌讳,甚至鼓励,而大楼像神一样嘲笑这个千百年来时不时就会出现的“孤勇者”,跟他们说:“你放手去做吧,我不会阻挠你。”
几次之后,勇者发现了管理层的虚弱,于是他聪明得越过他们,来到大楼顶,用历史里已知曾经得到过的最好成绩的勇士们激励自己,许愿自己将会超过他们的总和。他一次次成功,直到他自己的身体到了极限,他意识到自己的大限将至,可他每次都凭借脑子和雄心、豹胆赢了,他上瘾了,不能收手,凡人的生活让他无聊,他感觉自己就要成为与大楼比肩的高楼。
大楼丝毫不为动摇,什么态度都没给。因为试比高毕竟只是一个人,他呕心沥血的10亿,15亿,对这一栋大楼来只是一个数字,虚无缥缈。再说,大楼身边还有许多栋和他一样的大楼,这还只是在巴黎,法国其他城市还有,欧洲还有许多和法国运作方式一样的国家,北美洲、澳洲、亚洲也有许多和欧洲一样的国家群组成,这个孤勇者自不量力的行径在他们之间流传,混合着其他孤勇者的前辈们事迹。
孤勇者不管这些来者,他的身体和大脑还能运作,他还想再战斗,他从管理层那里要资本,偷偷的。当偷到了管理层正在吃的碗里,他们不乐意,孤勇者只想着自己的荣誉和财富,哪管付出代价的是管理层自己碗里,他们联合起来把孤勇者踢出大楼,不过没弄死他,也弄不死,毕竟自己用粮食投喂过他,而且他们都收过他的回报,弄死他的战斗力也让自己折损。
大楼还在那里,管理层走了,其他管理人补上,孤勇者在楼下望着它,愤怒地滚动那个带下来的石头。石头是他与大楼的赌博,他自己要背上的,他信奉足够聪慧、勇敢、坚韧的人才能挑战大楼。孤勇者当下也许是对的,可是他的脑子并不像他自己想像的那么好使,其实历史的长河里有战胜大楼的勇士们,他们做的事情不是这样的孤军奋战,而是宣起革命。孤勇者已经胜过了那么多人,他哪有提拔众生的革命激情呢,再说他并没有革命需要的资源,也没有革命成功必须的群众土壤。他只是自己好斗,从没想过改变什么。
他推着石头跑进了另外一栋大楼——这楼叫做法律,站在他的新楼里准备对付旧楼——金融。
现在过去了将近10年,俄欧局势紧张如此,引发的可能战争不仅仅是金融革命,可能是更多的社会变革,所以老的金融大楼的事管不上,他应许开始规划自己建一栋什么大楼吧,不过他准备好革命需要的人和物了吗?
一个人膨胀的欲望,多数是被周围不良的环境诱发出来的。热罗姆并非天才,刚进银行也是白纸一张,他的同事可以说是伊甸园的那条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蛇。
他们教给了热罗姆类似赌博的小窍门,尽管他们懂得这一切,但并未深陷其中,而热罗姆从知道的那一刻起,他就陷进去了......在赌博型行为中,赢只是过程,而输,是最终的结果,也是唯一的结果。
那么,现实生活中的热罗姆是什么样呢?
他精通电脑,法国央行行评价他是“电脑天才”,正因此,他可以通过银行五道安全关,获得使用巨额资金的权限。
不过,令人困惑的是,不管是片中还是现实生活中,热罗姆从事如此冒险的交易,似乎都没能为他带来任何私利。
他依然住在不豪华的房子里,也没有沉迷灯红酒绿的世界。一名执行人员说:“我们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进行这些交易,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从中获利。”
而现实生活中关于热罗姆也是争议不断。有人说,法国兴业银行可能在用热罗姆事件在掩盖因次贷危机亏损严重的业绩,也有些经济学家在热罗姆受审的时候站出来高喊:他可能无意间成了拯救世界经济的英雄!
关于此次巨额金融交易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才是真正的局外人,又能知道多少呢!
从10万欧元开始,男主就开始有赌博心态了,他的失败是注定的。
当他学会把钱藏在地毯下,这就好比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最后他一次次的赌博(是的,我没有打引号),赢也是加大筹码,他觉得可以赢得更多。输也是加大筹码,只有这样才能把亏的赢回来。
赢只是过程,而输才是结果。
人性如此,赌博的尽头就是一无所有。
我不是学金融的我是学新闻的所以对这个金融方面是一窍不通,所以对里面的事不能多做评价,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看完电影之后略有了解,500亿欧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赔了是聪明还是愚蠢呢?
世间诱惑太多以钱居首,切莫贪婪啊。
千万不要太嚣张,太得意忘性。大喜之后就是大悲了
男主朋友真帅
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就是诚实吗?如果这个真实会给别人带来不舒服甚至是伤害呢? 以前我一直天真的以为只要说实话就是个诚实甚至有点高尚的人,然而却忽略了听话人的感受,后来我学会了一个词-善意的谎言,通过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彼此都舒服。 很多人用“我就是这个样子呀”来为自己自私的行为找借口
男主保持高回报时,内控的千依百顺
法兴高管得知男主违规操作盈利15亿时说的vive la finance
赚钱的交易员VS合规的交易员?
Which one you choose?
影片里唯一看到风险的大概就是得知男主超额收益达15亿元时,转身就走的凯勒。他指导男主技巧,却没有教会男主风险,他指导出了一个天才,也放出了一只怪兽。
我觉得电影拍得挺好,叙事还是非常中立的。我不认为Kerviel是为了拿更多的bonus,也不认为他是为了银行的利益,只是陷入这场赌局中无法自拔。而且他也没有直接使得SG亏损5Mds,只是银行发现之后十分恐慌3天之内迅速清了pose。
看过那么多交易员传记/电影,基本上都是一直赌一直赌直到最后一次全部输光,赚多少都不够…
金融盲看起来也不会太难,剧本扎实,人物塑造也有一定力度,不过比起同类型的《华尔街之狼》和《大空头》,欧洲人还是太温和了。
声称是一个傻瓜,要比承认共犯来的好,于是,他们默许了这种操作,在事发后,声称声称一切都是正常的,只是交易员出了问题。他们承认自己蠢,没发现,疏忽,不承认自己,就是共犯
金融之圈,窄门难入!
基友好好看哦
只能说外资银行的风控部门形同虚设,哪像我司,一块钱的账不平都能开除你
魔鬼交易员:
说实话,涉及的金融问题不是很懂……影响了我的感悟……他地毯里有15亿,那最后那波疯狂操作是为啥?
比起同类型的电影,如《华尔街之狼》等等,《局外人》这部片子算是低调了。它没有太表现纸醉金迷。但是我相信这对年轻人的诱惑依然很多。因为一方面,年轻人往往很自信,相信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倒霉事和自己无关,另一方面,金融市场钱来的真的太快了。自信加上钱来的快,最终还会吸引很多年轻人投身其中
hin好看。最让我遐想的是片中说市场的走势和911前的pattern非常像,然后,就是伦敦爆炸事件。是不是,这个世界,从各个层面上讲,都是游戏。不同阶级人玩的游戏,影响不同规模人群的命运。所有的道德法律和意义,都是make a believe。
其實挺好的,手鬆一點可以給4
没有华尔街之狼的鸡血,进入行业的年轻人被巨浪裹挟着不得不往前走,很扎实
金融风控的冰山一角。诉银行诉得非常好。最直指问题的一段:一帮人高层等审查结果,一听有14亿赚的其实被藏了,哦太好了原本亏损的没那么多了,减负的消息真不错..大概心想这小伙子真棒、黄金交易员,让他体面低调离开;反转一来、风控牌就硬了。这帮人的嘴脸才是问题与症结核心。原来国内外的风控都一样。
开始真的是社畜的写照,特别是去上班那一段。结果那是男主开始转变的开始,豪赌那一段,感觉催生这种情况发生的就银行制度本身吧。分红利那里真的是资本家嘴脸尽显。然而,人对于钱不会满足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赌瘾戒不掉。
500亿
人性扭曲过程交代的还算清楚,对金钱的贪婪永无止境。
男主的基友真好看
气氛大于情节。镜头1自杀的交易员;镜头2是SG的高管以为松了一口气发现了14亿凭空多出来的钱让Jerome回去睡觉说银行内部会低调处理,结果看到Jerome不是很开心的脸预感不对,又查一月的帐,发现持仓500亿……We are talking about 5 milliards!! Damn it. 疯子。
没有太多术语,没有太多混乱的私生活,剧本基础可以说是非常扎实了,问题就是冲突设置太平了,15亿感觉就像在说15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