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女主很漂亮,这部乃至洪尚秀的所有电影,到底好在哪? 简单随意不做作吗?这显然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换句话说,口水诗人人会写,凭啥是乌青杨黎冒出头来呢?对男人这种动物不留情面的解剖?讽刺意味自是洪氏标签的一部分,但要比振聋发聩,怕是本国的李沧东就够他喝一壶了吧?推拉镜语有特点?风格自然有风格,但阿巴斯还不是也不用正反打?达内娄烨还手持到底呢。退一步讲,搞点快速剪切之类的花里胡哨,难道洪尚秀的作品就会打折扣吗? 所以,问题的关键到底是什么?就拿《惠媛》来说说看。 先说内容,洪的电影故事一向简单,这部尤其好归纳,概括下来,就是女主人公的三篇日记。 第一篇,惠媛和即将移民的妈妈共度了在韩国的最后时光,而后,心情低落的她约了自己的老师兼导演兼已经分手的恋人李成俊见面,因为关系的复杂微妙加之李已成家,两人的交往难免遮掩躲闪,去烧烤店喝酒时偏偏还碰上了同学,更让两人的相处变得尴尬而暧昧。 第二篇,李约惠媛登南长城,说是有些话要说,却在惠媛提及两人分手后她还曾和一个同学有过交往而大发雷霆,两人不欢而散。 第三篇,惠媛错过上课时间,赶去图书馆看书,却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还做了一个长梦。梦醒时分,影片结束。 显而易见,如果非要从影片里寻找所谓的表达意图和作品意义,第三篇的梦不可回避。事实上,梦境与现实确实有着高度重合,它有非理性的东西(比如美国教授的意念打车)存在,但整体而言,仍可视作女主对自己的困境现状的一次精神释放,比如:梦里的姐夫说自己在坚持锻炼身体和现实中的李教授登山时两脚颤抖对应,梦里的姐姐爱上有妇之夫和现实中的自己的爱情现状对应,梦里的美国教授对自己的一见钟情与现实中的李教授对自己的犹豫不决对应,现实的秘密与暧昧和梦里的诉说(她将两人关系告诉了同学和姐姐,他也告诉了妻子)与光明正大对应,此外,还有打电话、争吵,在景区吃泡面,随身听里播放的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甚至那个如上帝般存在的好大叔,各式相同的道具、人物及事件经过,穿梭于现实与梦境之间,更使得二者真真假假,虚实莫辨。至于姐夫和李教授认识而装作不认识的关系,姐夫和姐姐的貌合神离,更让这个梦充满神秘而深邃的魅力,建议对弗洛伊德有研究的同志们拿出分析《穆赫兰道》的劲头,来全面细致解读下这个惠媛梦。 值得注意的是,梦境蕴含着女主潜意识的期待和压抑良久的爆发,但结果却和现实一样,终归于一场突如其来的争吵,最后的不欢而散更是如出一辙。也就是说,这个梦其实是从好的初衷出发,甚至带有改编修正现实的意味,最终却南辕北辙,难如人意。由此观之,爱之无奈无能无力无助,无论是对懦弱的男人还是勇敢的女人,无论是在现实还是梦境,均是殊途同归,概莫能外。这种无聊背后的无望,琐碎之后的虚无,恰是洪尚秀电影的一贯主题,而形式上,导演在作此表达注脚时,技巧之羚羊挂角,更是不可不提。 比如惠媛在妈妈面前学模特走猫步那段,妈妈叫她再走一遍,她却没有遵命,而是淘气地小跑起来,绕着石雕转了几圈,那是女主在影片里少有的欢乐时刻,照说大有文章可作,可镜头既没有近景,也没有推拉,更不用慢镜,还没用配乐,仅此一处的不落窠臼,即能看出洪尚秀对自己极简主义的自信满满。又比如对音乐的单调处理,影片里几次用到李导演的随身听放出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那也是为数不多的抒情点,惯常处理自然是让随身听里的音乐顺延,在音响音效上将其切换为电影配乐使用(毕竟随身听的音乐显得单薄难听),洪尚秀却都是固执地止于一种视角所见,不做丝毫艺术加工处理。有趣的是,越是这样真实客观,反而越能产生白日梦般的虚幻感,而这种恍惚间的迷离失重,自然而然的恰到好处,恰是洪尚秀的拿手好戏。此外,结构上洪尚秀也惯用对应,众所周知,对应能深化戏剧效果,却也难掩主题先行刻意做作的短板。那洪尚秀又是如何巧妙规避这种设计感呢?首先他的对应是不工整的,这体现在时间长度和叙述方式等方面,好比李安在《少年PI》里讲的两个故事,二者头重脚轻,却缺一不可,具体到本片内容,两次登南长城,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但同与不同的界限并不分明,更像是一种擦边球式的处理方式,比如李导演背对镜头坐在那里痛哭的镜头,前后两次姿式相同,画面相似,但背景却并不一样,前次有夕阳,后次虽然也是天色将晚,却没有夕阳点缀。其次,这种对应是模糊混淆的,结尾男人在乐曲声里痛哭哀嚎,女人静静坐在他的身边,叫他不要哭,再等等,会变好的。镜头随即毫不停留,转眼跳回现实,一个女主趴在桌上沉睡的镜头,配出画外音:醒来后想想,梦中的大叔,就像之前见到的好大叔。至此戛然而止,终结于这个妙不可言而欲说还休的“像”。试想想,如此手起刀落的情感处理,较之惯常男女二人抱头痛苦一场的洒狗血,孰优孰劣真是云泥之别啊。 最后推荐竖的一首口水诗,因为在我看来,对洪尚秀电影最贴切的类比就是好的口水诗。 《广州赛马场》 对面 是上回我上车的地方 我们就下了 记得 那回有广州赛马场 而现在突然不见了 我不敢保证 前面这条灯火辉煌的路 还是不是石牌东 第二天早上 我特意去看了看 广州赛马场 还在那儿
之前看到影片简介,说是讲师生恋的,我对这种恋情并不看好,就找来影片看了一遍。外表出众,热爱表演专业的女大学生海媛,一开始跟妈妈离别时表达她的雄心壮志和不舍,最后怎么总趴桌子上睡觉?不上课,也不参加考试?这孩子明显出现厌学抑郁情绪,让人看着难受。原来海媛和她的大学教授搞了一年多地下情,分分合合疲惫不堪,教授疑心重,不想被人发现,海媛因为被恋人看轻而疲惫不堪。师生恋就是这样,社会地位差距大,压力就大。教授已经成家立业,一切木已成舟,开始面临中年焦虑,衰老的问题,很明显他没做好准备,不愿承认自己青春不再,和学生们在酒馆聚会的时候,勉强自己融入大家,眼底尽是悲凉,学生觉得他没有想象中那种教授的样子,暗讽他没有给自己清晰定位。这也是他跟海媛纠缠不清的动机。后来和海媛约在郊外人少的南长城见面,掩人耳目,他得意的跟海媛说,要谈一场不留任何证据的恋爱,海媛显然是不开心的,海媛发现他趴长城腿抖,觉得他老了。2人在黄昏听古典乐,像一首哀悼乐,海媛说听一首曲子胜过读一百本书,暗示对教育教师的失望和厌弃,教授同意她的说法,她高兴的吻了教授,但教授还是坚持不公开恋情,可以看出其虚伪性。海媛处境尴尬,同学们觉得她漂亮有钱排挤她,她都没地方住,妈妈去了加拿大谋生,教授为了和衰老搏斗消耗她,现实的压抑让她在图书馆的梦境中,终于爆发,她把这一切告诉了同学和姐姐,明知道会被传开。一位女同学催她上课,表明她对于回归课堂的渴望,后来她在有草坪的墙角蹲着,挣扎在学业梦想和暧昧不清的恋情之中,这时心理已经有抑郁倾向了。后来她和姐姐姐夫趴迷雾缭绕的长城,迷雾表明海媛对前途的迷茫,他跟姐姐说了教授向她求爱,姐姐姐夫竟然支持她恭喜她,说明他们的婚假意识强烈,女孩子就是用来嫁人的,不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教授来见她,要带她私奔,但他随口否认,只是说说而已,海媛说,她把他们的关系告诉姐姐姐夫了,教授炸了,要分手。教授被困在社会的刻板印象之中,也是蛮辛苦的。后来教授坐在长椅上看夕阳听古典乐,哭的像个孩子,他不是哭恋情和恋人的离去,而是他对自己青春不再的哀恸,心疼自己呗。海媛看到了这一幕,对教授同情起来,教授趁此机会卖可怜,耍无赖要复合,海媛默许。最后镜头,海媛趴在图书馆睡觉,这个镜头出现了3次,表明海媛将继续她那令人疲惫不堪的恋情,最终梦想和青春都将消耗殆尽。就如影片开始,海媛和妈妈逛街,妈妈说抽烟的小伙子,抽多了要中毒的,小伙子把烟掐了想给海媛留个好印象,海媛离开之后,他又抽起来了。镜头多次扑捉海媛踩别人丢到马路上的烟头,一个是尊敬母亲,二是她不喜欢这种自我毒害的行为。可悲的是,她还是在那个社会环境中,中毒了。各位大学生们,环境是残酷的,意志是脆弱的,你们的身边险象环生,希望大家早日走出心里的迷雾,勇敢逐梦。
很难看。镜头的推拉总让我想起AV,但从头至尾我都没有等到床戏。
洪尚秀的电影看多了大概要么厌倦,要么转粉。还没确定我是前者还是后者。
凝望旗幟飄揚,其實是看風向。看洪尚秀電影裡那些隨波逐流的男女,其實不是看人,是看那份不知該稱為機遇還是命運的外力。
洪尚秀真是固执而又自恋的家伙,他拍的电影没有一部能脱离小清新式的叙事方式或者略带忧郁伤感的情绪基调。连男人都是如出一辙的懦弱自私。很遗憾我一直不是很喜欢他,大概是不够小清新吧。
看点有二,一为洪尚秀个人特色“家庭DV”质感推拉镜头,二是集美貌、气质、演技于一身的新人女主郑恩彩,她的存在甚至挽救了这部几乎放弃了剪辑、镜头过渡衔接支离破碎的影片。如此一对比,前两年看的《晚秋》简直美不胜收,当时我自己竟然还给出了极致差评,如今想想真是图样啊。
如相机拍照似的取景,手动变焦,左右移镜,构成了好几组长短不一的长镜头。角色之间大段大段的对白,真的很考验演员的演技。婚外恋,师生恋,小三去死吧!郑恩彩长得真漂亮,气质也好,就是不喜欢片中她的服装造型,是在怀旧吗?还是为了片中的小三角色洗白,再淳朴,也是个勾引有妇之夫的狐狸精!
一直对洪尚秀喜欢不起来,和他呈现的“低保真”生活缺少触点,觉得随意而刻意,从《北村方向》开始动摇,到这部《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开始喜欢他了。听见南长城上那段低保真的调情音乐,触点来了。生活不就像这低保真的音乐么,干涩疲乏,又有那么一点不可言说的荒诞美,小幻想小意外,聊胜于无。
不出彩。少有的女性视角入手,依旧是落魄屌丝男的故事。乐趣依然来自莫名其妙的生气、突然陷入的尴尬局面,有几小段看得着实开心。日记体的结构逊了一逼,用梦也无力挽回。洪尚秀独门勾搭术比他的推拉术还要高等,要好好学。
“下面为大家介绍来自南韩的武林绝学,一个没有新鲜感的,但是他本人还乐此不疲的武林绝学——洪式镜头推拉术!”
第一次看洪尚秀的东西,真的这个推拉镜头的方式上一次见还是87版红楼梦,实在是太朴拙,也够无聊,每次一推镜头我和朋友就大笑不已,这俨然变成了一部喜剧片
一男一女一场梦,风吹旗摇皆心动。
视角转到女性身上的洪尚秀维持了他的低保真,以及无聊与无望的主题(或许可以拍挪威的森林去),梦境与现实的互照挺好。但是我觉得用他一贯的生硬推拉变焦技巧来观察女性总像是目光猥琐,不舒服。以及,每年一部快成流水线作业了大叔
女人眼中看到的依然是私心猥琐男。最近终于习惯洪尚秀的推镜了,完全告别剪辑,推镜来变换景别,也算洪氏标签了。不过他的长镜始终觉不出长,你会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对话上。前面和学生一起喝酒那场戏真棒,各种尴尬气氛
那么尴尬又那么伤心,这是不对的,应当站在它之外。
整个充满了一种逗逼感,烤肉店的聚餐也好,城墙边的健行也好,教授情不自禁的强吻也好,甚至于反复推镜和BGM的选用,都散发出一种“对不起,和这个人生相处得不太好,实在是有点尴尬”的喜感。
惠媛妹子为什么这么漂亮呢?因为她妈的基因好吗?洪尚秀一辈子拍一部电影,让喜欢他的人无从挑剔,只看你能不能在他眼中的男女情爱关系中找到共同语言。这次换了女性的视角看到爱情,不那么荤了,还有那股子自我和率直,还有一个敏感文艺孤独的灵魂,人怎么都那么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呢?★★★★
The Loneliness of the Dying,穷途末路的婚外恋啊,雕像也会死亡。女文青这次升级成漂亮妹子了,“韩国小姐”。一方没有安全感,一方懦弱哭鼻子,还扯着逃去江原道?真想把他一脚踹下南山。
惊现简·伯金!女主真是漂亮,不过这个角色也真是有点婊……洪尚秀到底拍了多少电影学院的狗男女的破事儿哇。侯麦味儿很足,空间上也做出了回旋曲的味道,就是跟[我们善熙]差得比较远……
你太美了!老师您也很美!我爱你!我也爱你!然后呼啦一个粗暴的推拉镜头,然后段落没法过渡、叙事不好转场时,就用画外音塞一句人物独白,齐活儿!——洪尚秀的三板旧斧,每个片子例必耍一耍,每次都尬得我打着激灵大笑翻白眼。洪尚秀对爱情的恶意之深,就问你服不服。
跟恋人一起看洪尚秀是一件尴尬又过瘾的事 让人对感情鄙夷后又更为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