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自杀小队

HD中字

主演:威尔·史密斯,杰瑞德·莱托,玛格特·罗比,乔尔·金纳曼,维奥拉·戴维斯,本·阿弗莱克,杰·科特尼,卡拉·迪瓦伊,杰伊·埃尔南德斯,斯科特·伊斯特伍德,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埃兹拉·米勒,科曼,亚当·比奇,吉姆·帕拉克,伊克·巴里霍尔兹,亚历克斯·梅拉兹,福原·凯伦,雷蒙德·奥鲁巴维尔,大卫·哈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剧照

自杀小队 剧照 NO.1自杀小队 剧照 NO.2自杀小队 剧照 NO.3自杀小队 剧照 NO.4自杀小队 剧照 NO.5自杀小队 剧照 NO.6自杀小队 剧照 NO.13自杀小队 剧照 NO.14自杀小队 剧照 NO.15自杀小队 剧照 NO.16自杀小队 剧照 NO.17自杀小队 剧照 NO.18自杀小队 剧照 NO.19自杀小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自杀小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阿曼达(维奥拉·戴维斯 Viola Davis 饰)身为政府秘密机构的领导人,面对社会中出现的层出不穷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决心启用一批被关押在监狱中判了无期徒刑的超级反派们,他们是小丑女(玛歌特·罗比 Margot Robbie 饰)、死亡射手(威尔·史密斯 Will Smith 饰)、回旋镖队长(杰·科特尼 Jai Courtney 饰)、复仇恶魔(杰伊·赫尔南德兹 Jay Hernandez 饰)和杀手鳄(阿德沃尔·阿吉纽依-艾格拜吉 Adewale Akinnuoye-Agbaje 饰)。  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拥有强大法力的魅巫(卡拉·迪瓦伊 Cara Delevingne 饰),她和她的哥哥一起制造了一种非常危险的武器,企图用此控制全人类。除此之外,阿曼达还必须提防为了解救女友小丑女而不惜一切手段的危险人物小丑(杰瑞德·莱托 Jared Leto 饰)。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心花朵朵开老狗谁可相依姜戈与姜戈二泉映月的士惊魂少年包拯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普通话版)孤城烈女浪淘沙暗夜导演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国语害虫2023紫宅派克夫人的情人极限特工2被捡到的男人Ms.Ma:复仇的女神两个情人海上谋杀案第三季是爱非友新无主之花绝味之路 2021年元旦SP3条友饮醉走

 长篇影评

 1 ) DC最佳难免过誉,但看嗨了倒是真的

虽然几乎每上映一部新片,粉丝们就要喊一遍“中兴DC”的口号,但从票房口碑来衡量,每一部又都离成功差那么一点。

但这次,真正把DC救活的英雄来了。疫情期间北美首周末最高票房纪录,豆瓣评分8.1,烂番茄新鲜度91%,DC新片《X特遣队:全员集结》真正地实现了“扶狂澜于既倒,挽大厦之将倾”的光荣使命。

《X特遣队:全员集结》

首先,从《X特遣队:全员集结》过山车式的剧情来看,不断的反转再反转,就让人不得不感叹编剧的脑洞之大。

影片开局,美梦监狱主角团集结:回旋镖队长、断臂男孩、标枪、黑暗守卫、黄鼠狼、蒙戈、智者等等,当然,还有最重量级的小丑女哈莉·奎茵。

每个成员在原著漫画中都是让超人、蝙蝠侠等英雄们头疼不已的恶徒,合体后的战斗力估计掀翻正联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浩浩荡荡开往战场,结果出师未捷,团队的搞笑担当黄鼠狼就因为不会游泳直接”牺牲“在海滩登陆环节。不过战场上时不我待,恶人组合还是迅速投入了战斗。

这一投入不要紧,本以为是碾压,结果却是吊打。对面不但兵力数十倍于我方,火炮机枪等等重型武器更是面面俱到。

整个小队成员虽然都一肚子坏水,但毕竟还是肉体凡胎,在哥谭搞恶作剧还行,真吃了枪子也是会嗝屁的。结果就是,在观众的一脸懵逼中,“主角团”登场十分钟就几乎全员领了便当。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来刚刚放出去的只是烟雾弹,不但迷惑了敌人,也迷惑了观众。真正的X小队已经在炮灰英雄们和敌人硬杠时偷偷潜入了敌方。

正牌X小队的成员,有血腥运动、和平使者、捕鼠人二世、鲨鱼王、波点人。他们接到的任务是接近敌国首席科学家,潜到秘密科研基地,销毁敌方手中极其危险的神秘生化武器。

任务前期推进得十分顺利,几乎兵不血刃便一路摸进了敌人的大后方。结果深入之后就彻底傻眼了,传说中威力无穷的秘密武器居然是个天外来客——五彩斑斓的独眼“派大星”斯派洛。

这个终极大boss不但武力值爆表,随便动动触角就能把城市拆成废墟,而且还能通过释放抱脸虫操控人心。确实,相比起敌国前期的那点阻挠只能算小打小闹。

这一边是被设定逆天的大反派摁在地上摩擦,另一边小队内部还出现了分歧和内斗。更反常规的操作是,当观众们早已习惯主角光环时,X小队接连的损兵折将,则无疑为我们带来”痛并快乐着“的全新体验。

当然,除了升级打怪之外,《X特遣队:全员集结》中哈莉·奎茵的支线剧情也相当精彩。作为炮灰小队唯一的幸存者,本以为要老虎凳、辣椒水伺候。

结果却是画风一转,锦衣华服,描眉画眼,把哈莉打扮得漂漂亮亮,这哪像刚下战场的俘虏,简直是马上要登台的爱豆。

原来敌国政府首脑暗恋哈莉,好不容易有机会一亲芳泽,必然得想办法拿下女神。而恋爱脑满点的哈莉似乎也终于迎来为他治愈小丑情伤的王子。什么X小队任务,哪有和帅哥谈恋爱并升级当第一夫人来得爽。

结果俊男美女的cp还没来及嗑,男嘉宾就暴露了真面目:对女朋友深情款款不假,但一提到他的宏图伟业,就闪现出冷血弑杀的原型,为达目的甚至不惜以暴力付诸妇孺。

但是这一切,对于曾和癫狂大反派恋爱,目前已经人渣ptsd的哈莉·奎茵来说,实在太下头。由此,帅气逼人的小总统还没来得及多讲两句台词,就直接被女神干脆利落地解决了。而对哈莉来说,没了头号粉丝的庇护,严刑拷打自然是虽迟但到。

而X小队是不会放任战友落到敌方的,尤其是领队旗队,对哈莉的安危格外紧张。他制定详细的营救计划,明确各个成员的分工,只等一声令下就要冲进去端了敌人的老巢。

结果千钧一发之际,待解救的公主却慢慢悠悠地从路口溜达过来,而严密看守她的警卫们早就被哈莉单枪匹马干掉了。

虽然旗队英雄救美的计划扑了个空,但却意外地敲开了哈莉的心。眼看着爱的小火苗已有了燎原之势,结果下一秒男主角就被一刀穿心,死在了小队内讧的争斗中。

哈莉·奎茵的感情戏虽然被写出了琼瑶苦情剧的调调,但《X特遣队:全员集结》终究不再是围着小丑女打转的大女主戏,而是全片升级打怪鬼马恶搞,燃烧了一把废柴联盟的团魂。

这就不得不提,导演詹姆斯·古恩较之先前几位前辈的优势所在了。最开始的《自杀小队》是由导演大卫·阿耶首次掌镜投资成本过亿的A级大制作。和前期的豪华卡司、震撼特效以及后期铺天盖地的宣发相比,这位新人导演则无疑成了《自杀小队》的最大短板。

2016《自杀小队》

侮辱观众智商的混乱故事,又一次踢翻了DC电影的口碑基本盘,本来打算和漫威差异化竞争的反英雄线不得不走向重启。

而青黄不接之际,仓促上马的《猛禽小队》更是直接交到了新导演阎羽茜手里,结果自然依旧是票房口碑双扑。

2020《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

相比之下,同样是被资本选中的新人愣头青,滚导的《银河护卫队》就凭借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直接把星爵等等冷门英雄打包送进了漫威宇宙主线。

2014《银河护卫队》

当DC将烂摊子交到滚导手里时,滚导已经凭借两部叫好又叫座的“银护”系列,跻身到好莱坞最有商业价值的导演行列。

滚导 詹姆斯·古恩

但从电影背后的种种蛛丝马迹,我们也能隐隐嗅到一丝风水轮流转的气息。因不合时宜的玩笑被无情扫地出门,滚导才无奈转投到对家DC。

而此后,银护系列主演和粉丝们多次要求漫威请回滚导,以继续推进《银河护卫队3》的拍摄,这才意外地成就了滚导横跨两大超英IP巨头第一人的光荣事迹。

2023《银河护卫队3》

但嫌隙终究已经产生,漫威的种种骚操作也颇有些过河拆桥的迹象。跟寡姐因票房分红的撕逼,暴露出吃相难看的资本家嘴脸,加上“雷神”系列导演塔导也传出被DC挖墙脚的风声。漫威宇宙新阶段还没彻底打响,就已经有了人心涣散的先兆。

寡姐状告迪士尼违约事件,在好莱坞引发连锁效应

而内容方面,全年龄合家欢的创作方向也越来越让观众们感到审美疲劳。作为漫威第四阶段开局的《黑寡妇》哑火,更昭示出这种定式的局限。

2021《黑寡妇》

相比而言,DC的成人向路线则开始有了逐渐反超的态势。导剪版《正义联盟》的高口碑,真正为扎导的暗黑古典主义风格洗刷了票房毒药的冤屈。

2021《扎克·施耐德版正义联盟》

而滚导新开辟出的黄暴血腥+黑色幽默的B级片风格,似乎也可以说明,DC高层终于停止作死,放权给了真正懂电影懂观众的创作者。

或许下一个十年,我们真的能等来,DC和漫威双雄对擂、神仙打架的battle。

作者| 胖到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2 ) 阴谋论爱好者又是一份意想不到的狂喜

今年继《哥斯拉大战金刚》之后第二次见猎心喜。这部电影太适合过度解读了。

注意:本文一如既往地有剧透。

三个细节,让我为这个关于新[哔][哔]毒溯源的故事写下一千八百字。我是一个很善于过度解读的精通阴毛论的男屌丝。

前两天嘞我与我对象吃饭,当我点开这部《X特遣队》的时候我直接说了一句,“哇塞这片子里面好多老鼠,给你个机会练练胆量!”她对我piapia一顿爆捶,打得我一时半会儿嘞都没能爬起来,这种啦就是典型的直女。

然后我坐下来继续问“我们玩个问答游戏吧?我问你答:你知道在我眼里这部电影哪个角色最帅吗?”她根本懒得搭理我,所以直女很无趣。

普通人呢这时候会说“Rick Flag或者Bloodsport最帅”。但是我说什么呢,“你看那个The Thinker的脑袋长得就像个新[哔][哔]毒,这里面数他最帅。”现场又是一阵意想不到的尴尬沉默。

接下来的全程呢我什么正事也没干,就只是屁颠儿屁颠儿寻找其他线索佐证我的阴毛论,比如哈莉奎茵给The Thinker瞎编的行动指南反复强调咳嗽的时候要捂住嘴,不然就会死;还有女鼠王在关键时刻掏出防毒面具防海星的样子分明是在提醒大家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好口罩,这些都说明本片是在影射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

看到最后,我说“来,你给我来一只海星奖励我这么有眼光挑选了一部对密集恐惧症患者天下第一不友善的好电影下饭。”最后呢,我对象非常生气地把电视就关了。

看这部电影我花了132分钟,临睡觉前的时候我打开手机一看,我对象给我留了一万八千条骂我的消息,最后说了一句“和你在一起看这个全是老鼠的电影真恶心!”

一个男人有选片眼光很重要,会过度解读更重要。先进于影院烂片也,后进于网播神作也。

注意:以上关于“直女”相关危险发言皆为玩梗需要,不代表本人立场,本人对于直女与非直女群体皆保持最大尊敬,无任何偏见。

接着上面没说完的,继续讨论这部电影对于当下现实的影射。

片中的巨大海星随便喷一堆分身出来,就可以瞬间感染成千上万人,像极了随着德尔塔、拉姆达等全新变异毒株出现而传播力飞速增长的病毒。

身为主角的自杀小队替美国去海外执行黑色行动,目的是取回关于巨大海星的资料,在此过程中主角们实际上完成了对于巨大海星的溯源。

以阿曼达沃勒为代表的美国官方一直宣称巨大海星是敌对国搞出来的,然而最后揭露出来的真相却是巨大海星最早是由美国人发现的。

溯源最后溯到自己头上来了。这种事情美国肯定是打死也不能接受的,所以主角团队就被逼着毁灭证据。最一丝不苟贯彻上级指令的是绰号颇具讽刺意味的“和平使者”。这个角色实在太美国了。他那个长得像马桶圈的头盔比美国队长的盾牌更能代表美国。

当然这个马桶圈头盔除了是美国的象征以外,还是导演丰富视听语言的重要道具。和平使者与Rick Flag抢夺机密资料的肉搏戏,就完全是通过头盔表面的倒影来呈现的。两个没有超能力的白人壮汉摔跤反正已经拍不出什么花样了,那就索性不追求把它拍清楚,直接拍头盔得了。这种对于镜面的使用其实从电影第一个镜头就开始了——长发飘飘、喜欢玩儿蛋、玩儿鸟的勇度,一开始就在一片湿漉漉的朦胧环境中登场,几秒钟之后才揭示那其实是地面积水呈现的倒影。

这是一部滚导存在感很强的电影,但他体现存在感的方式,从来不在于强调作者性、追求鹤立鸡群的高逼格,而是用自己的风格去玩电影。好玩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看到漫威DC两开花的滚导带着格鲁特和火箭浣熊开了鲨鱼王和塞巴斯蒂安鼠这两个小号。

影片中哈莉对The Thinker现编的几条戒律,除了上面提到的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还有一条是不得对黑人无礼,其实我觉得还应该加上一条:不得在推特上转发恋童癖相关的黄段子。当年滚导在Metoo运动如火如荼时被揪批,一度被迪士尼踢走。川普老师下台以后,曾经也让他应对得焦头烂额的Metoo运动突然在美国国内就没那么火热了,改出口海外了。随之而来的,是滚导被赦免,毕竟他虽有不当言行但情节并不严重,而且他的才华带给社会大众的愉悦要远大于他的失误造成的不适感。

最后,关于巨大海星的起源问题,主角一行人已经获知真相了,但是只能拿来作为保命的筹码。现实中的文艺工作者与片中的自杀小队一样,看似玩世不恭、自由自在,其实还是被难以反抗的强大力量拿捏得死死的,纵然一身本事,也不是什么话都能说的。因为当年的推特言论风波差点社死的滚导对此当然有切身的感触。

面对美国这样的强权,就算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那只感染无数人的巨大海星是它搞出来的,只要它不想承认,就没人有办法逼它承认。强权即真理,实力即正义。

最后的最后,还是希望中国在引进电影时标准放宽一点,像《自杀小队》这种片子应该多引进。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别人想帮你说话都张不开口。

 3 ) 死侍系列的玩法改造悲剧的故事内核

自杀小队2的表皮之下,是古巴、委内瑞拉的旧事。这个咱们最后再聊。导演用了死侍系列的玩法,重置了自杀小队的电影。Team1的队员被堵在沙滩上死光光,不只因为他们是炮灰,也因为死亡,在这部作品中成了结构意象,是以笑料的情况,反转着表达的。

这样操作的原因是,影片一方面要解构死亡,死亡无意义,死亡轻于鸿毛,或只是意外,像泡沫幻灭,一方面要解构“国家”,或者说反红脖子。

故事的内核是悲剧的:

海星怪的遗言:我曾快乐过,自由漂浮在太空,仰望星辰 海星怪与小队碰面时,说过:你们把我关在这里,折磨了三十年。 海星怪杀人不眨眼。 它不是人。

自杀小队的所有人,都是炮灰。他们死了,不值一提,没人在乎。 他们做的是脏活,完全不顾正义,只是为了利益,为了少坐牢。 自杀小队杀人不眨眼。 他们不是人,他们是“能力者”“罪犯”“炮灰”“木偶”,

双方的身份,双方的境遇,都有相似性。某种意义上,这是一场自相残杀。就是这样一场自相残杀,却是自杀小队的“正义觉醒”,他们突然在乎起平民和普通人了…讽刺又悲哀。

更加扭曲的是,现实中,美国干的活儿比这个脏。

——————————————————

滚导的功力很深,参考《银河护卫队》,本片大量梗和段子,基本囊括了所有文戏。死亡和人性的比较就是藏在这些段子里,剩余的便是共情。

讽刺的是,在最后的决战来临前,只有被他们互相共情(认可)的对象,才是人,其他诸如反抗军、敌人或是异国平民,甚至胖子司机,都不算在内。但是到了决战,脑子一热,推翻一切。

虽然,我觉得如果他们放任海星怪,以Mission Complete的姿态回到美国,获得减刑。再由无敌DC当家天团来解决,会更有趣。但是好莱坞大片,就是好莱坞大片,总要最后决战一下的。

——————————————————

猪湾事件:登陆部队一头撞上古巴本地军队,被歼灭。

古巴革命成功之后,开始土地改革,包括联合果品的农场,从而诱发了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制裁,双方关系扭转之下。古巴开始加入苏联阵营。

美国开始训练古巴反对派,准备武装颠覆古巴。

1961年4月17日,这支由约1500多人组成的美国雇佣军突袭古巴,他们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直接掩护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维利亚斯省南部登陆,占领了长滩和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古巴军队和民兵与入侵的美国雇佣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72小时的战斗,全歼了被包围在吉隆滩的美国雇佣军,共有90名雇佣军被古巴军队击毙,其余1000余人被俘获。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吉隆滩之战,美国称之为猪湾事件。

暗杀卡斯特罗,更成了CIA的长期笑话。

美国一直制裁古巴,从来不放松,还美其名曰在乎古巴人民…哈…反正挺魔幻的。

另一边委内瑞拉也差不多。

雇佣兵入侵事件: 2020年,一伙雇佣兵从委内瑞拉北部瓜伊拉州海岸登陆,企图制造混乱,发动政变,随后他们的企图被委内瑞拉安全部队挫败。委内瑞拉安全部队逮捕了包括美国特工在内的多人。

2021年,这个公司的雇佣兵接受海地裔美国假牙医的“雇佣”跑到海地,高喊DEA办案(美国缉毒局),打死了海地总统…企图政变建立政权…结果打死总统后,发现政变搞不了,雇佣兵就跑到了TW驻海地大屎馆躲起来…随后被抓了起来。

这案子DEA宣布接手,派了真的DEA到海地调查……

现实真是更魔幻。

 4 ) Why rats papa?

Rats are the lowliest and most despised of all creatures, my love.

If they have purpose, so do we all.

看到这句无产阶级宣言,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银幕上以3D的形式蹦出来时,我心情复杂。

一部由大资本推动的大制作商业性质流行文化电影,总是会契合或者代表一部分时代精神。当一个单纯为了看商业片图一乐的观众,看到《自杀小队2》(或《X特遣队:全员集结》)用大量的象征、隐喻,来影射、讽刺美国的霸权主义,并呼吁无产阶级大团结,为了自由而奋斗而推翻霸权主义时。

你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世界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剧变。

《自杀小队2》的结构是高度工整的,在进入主线故事后的首尾两场战斗,高度呼应。

首,是自杀小队在代表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waller的绝对控制下,以自保为目的,以正义为名,潜入了小国反抗军的基地,将战斗力远低于他们的反抗军成员屠戮殆尽,最终惊觉搞了乌龙的黑色幽默;

尾,是摆脱了waller控制的自杀小队,以保护为目的,以牺牲为代价,直面战斗力百倍于自身的海星怪物,几度面临团灭,最终在绝对外力的帮助下,侥幸逆转的英雄史诗。

这两场战斗的呼应,旨在于传达一些核心精神:

个体的自由意志必须高于集体意志,否则会很容易沦为邪恶的工具;

人类的精神在于懂得自我牺牲,生命以另一个生命作为价值才能存活下去;

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团结,渺小个体合力也能推倒残暴的巨人。

这些核心精神,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论,不过是老生常谈,甚至带点教条主义。

但是当这部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将美国政府本身塑造成电影中的绝对反派,并且使用了大量值得玩味和推敲的象征和隐喻,让老生常谈和教条主义不再单纯地流于表面时。

这瓶旧酒,自然会开始散发出醉人的醇香。

片中将反派,亦即美国政府的形象拆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高级官员、自杀小队的领导人Waller,代表了美国政客。她麻木不仁,全然不将囚犯的性命当成性命,为了确保任务成功,冷血地牺牲了一队囚犯,让他们充当真正队伍的诱饵。有意思的是,作为黑人的Waller,办公室中的下属几乎都是白人,而被她选中的牺牲品,却是身为黑人的Bloodsport,甚至于,她因为忌惮B叛变,还特地挑选了一个白人刽子手Peacemaker,作为内应。

第二个部分是将国旗直接穿在身上的Peacemaker,是个嘴上和平,实际连残杀妇孺都不眨下眼皮的刽子手,代表了美国军队。他一直声称自己捍卫自由,但对于成为实验牺牲品的人的自由乃至于生命被剥夺一事,他不屑一顾,一心只想捍卫自己的利益。而为了更好地塑造Peacemaker,片中在上文提到的首场战斗中,刻意加入了一个桥段——

Peacemaker和Bloodsport为了斗气,炫技式杀人。

P、B二人不是单纯的杀人专家,他们甚至带着杀人取乐的倾向。这无疑是在影射美军在中东地区犯下的种种虐囚、劫杀平民的恶行。

第三个部分是海星怪物。没错。片子唯恐观众看不出来,也干脆让海星怪物披了一身美国国旗,条状的红蓝配色,配以一个五角星的形状,活脱脱就是一面变异星条旗。海星怪物代表的是美国政府的阴谋论。在现实世界中,它就是伊拉克的“致命武器”、中国的“病毒”和任何不利于美国政府的国家、组织或个人的something。

这三个部分组成了一个环,虽然还有点扁平,但相对完整、流畅地塑造了一个,撕开了臆想和美化的当代美国形象。这是符合除美国政府外的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左派美国人)的认知的。

相对应的,片中也将正派拆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Colonel Flag(这个名字真的是……看着就活不下来),他代表的是良心,严格来说,应该是白人的良心——亦即是所谓的美国普世价值。正因如此,当Flag被Peacemaker用一块地砖碎片捅破心口的时候,片子要大费周章地搞个心脏被捅穿的特写。

白人的良心试图维护正义,却被自称正义的美国政府杀死——

Peacemaker, what a joke.

Flag将这一句讽刺,作为自己生命的休止符,确实是掷地有声。

第二个部分是控鼠妹,她的成分特别复杂——少数族裔、移民、女性、青少年、孤儿、被恶意加重量刑的囚犯,但又特别简单——弱势人群。控鼠妹集弱势人群标签于一身,是一个集大成式的象征符号。她是无产阶级的代表,所以才有号召无产阶级的能力——是号召,不是控制,这很重要。片子为了加以区分,不惜笔墨展示了控鼠妹跟老鼠的情谊,她们是报团取暖的好同志。更为要命的是,控鼠妹号召老鼠时的姿势,分明是在还原自由女神像(顺带一提,自由女神是法国赠予美国的礼物,的确不是美国货)。

至此,控鼠妹的存在是想表达些什么,也就无需赘言了。

第三个部分是Bloodsport。这是片中真正且唯一的复杂角色,说是当代美国社会问题的缩影都不为过。

他是黑人单亲父亲。对美国文化有点了解的人,自然很熟悉这个身份标签,而不了解的人,我自问三言两语也没本事跟你们解释清楚;

他是退役军人,现在变成了囚犯。这里谈的是美国退役军人的老问题;

他小时候遭受过父亲(你想想,如果他母亲健在的话,他的父亲是什么;如果他母亲早逝,这又是一个黑人单亲父亲)虐待,并且被培养成杀人机器。这里谈的是儿童权益和恐bu主义;

最重要的是,他讨厌并害怕老鼠。

片中解释Bloodsport之所以讨厌老鼠,源于小时候被父亲使用老鼠虐待。但因为片中给老鼠赋予了无产阶级的象征这一层身份,我们就不能单纯地用片中解释来理解Bloodsport对老鼠的讨厌了。

事实上,Bloodsport对老鼠的厌恶,很有可能是在影射出身于底层者对于原生阶层的厌恶。

这不单单是出现在美国社会的现象,这是世界性的,是人性的现象。

出身于底层的人,遑论暴富,只是境遇稍微变好一点,就迫不及待地跟底层撇清关系,诸君见得还少么?而众所周知,跟一个阶层割裂的最好方式,就是宣扬对这个阶层的仇视。

那些张牙舞爪地骂着穷鬼的拆迁户、暴发户,那些一口一个底层的网红大V……满目皆是。

Bloodsport最终跟老鼠的和解也是功利的。

老鼠塞巴斯蒂安一直在跟Bloodsport示好、展示善意,但他始终没有掩藏自己的不屑和厌恶,哪怕是最终老鼠大团结一起向海星怪物发起冲锋时,Bloodsport还因为老鼠群踩过了他的身子而厌恶、害怕得发抖。直到老鼠将海星怪物打倒,救了他一命,他才勉为其难地伸出了手,摸了摸塞巴斯蒂安。

在片中,自始至终,Bloodsport都是正派的一部分,而并非正义的一部分。他有所作为,但始终没能走出自身的狭隘。正是基于这一点,结尾,Bloodsport才没有遵从Flag的遗愿将硬盘交给媒体,而是以此作为自杀小队的保命符私藏。他这番作为,甚至惹来了哈利奎因的鄙夷……

可以说,结尾这场硬盘争夺战,是一场接力赛。

白人良心Flag豁出了性命抢了下来,传给弱势人群控鼠妹;控鼠妹咬牙冒着生命危险将硬盘送走;最终,硬盘落到了狭隘的Bloodsport手上——

正义戛然而止,私利悄然抬头。

《自杀小队2》表面上是欢快的,密集的冷幽默和黑色幽默笑点,让所有人都能吃着爆米花看完。但它绝非是轻松的,更不是圆满的。这部商业片的popcorn movie的外衣下,藏着一点点严肃和深刻,会让所有掀开这层外衣的人,感到细思极恐。

当一个单纯为了看商业片图一乐的观众,开始为商业片的核心表达,感到有一点点不自在和细思极恐时。你应该清晰地意识到——

世界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剧变。

 5 ) 《X特遣队:全员集结》全片恶趣味重口!片尾彩蛋要开DCEU新出路?

YO,看了这么久的漫威,还记得有个超英数量差不多的DC吗,这部新的《X特遣队:全员集结》,又名《自杀小队2》,应该是可以带给你不少欢乐的DC超英电影!

甚至于说,如果你不那么执着于DCEU需要保持暗黑严肃的腔调,也不在乎DCEU作品之间的关联,对于黑色幽默和重口味有着特别的嗜好,还对鲨鱼仔仔的造型有着莫名的亲切感(你不觉得很适合用来做抱枕吗?!) 那么可能你会很享受这部软重启的《X特遣队:全员集结》!

众所周知,《自杀小队》在2016年上映的时候口碑扑了,被批情节混乱,角色单薄,叙事不连贯等等问题。

没有错,这可能依然还是华纳的错,在那些年份的DCEU的电影的待遇都这样,华纳高层对DCEU干预实在太多,当时大卫·阿耶还想申请导剪版,结果遭拒,最后只争取到了多了一个13分钟的加长版,并没有给影片带来实质性的口碑转变。

在扎导导剪运动发展起来时,其实还附带了#ReleaseTheAyerCut的运动,但遗憾的是大卫·阿耶并没有得到那么好的待遇。

其实当时我还是很看重第一部的《自杀小队》的,虽然影片有着这样那样的硬伤,但毕竟当时大本老爷,还有惊艳的小丑和小丑女,还有威尔·史密斯饰演的死亡射手都安排好了,DCEU的关联感还是很强的,但结果华纳在DCEU的之后的发展决策中屡屡犯错,导致最终今天你可以说“散是满天星”,也可以说“一盘散沙”的DCEU局面吧。

是好事是坏事现在下定论还太早,但就目前我对DC超英电影的观感就是像过山车,不知道他们的下一部作品是惊喜还是悲剧。

这次《X特遣队:全员集结》找来了当时隔壁漫威家不要的滚导,当然漫威在滚导承诺改过自新不再发表不当言论后又重新请回,而且华纳当时找得很彻底,直接把编剧的岗位(占大部分)也给了滚导。

在《银河护卫队》我们其实已经看到了滚导对于表达主次角色,以及控制平衡剧情层面的导演能力,还有对音乐曲目选取的私货爱好融合进影片中,这些优点可以说都在《X特遣队》中得到了放大。

因为感觉华纳这次算是看开了,从影片也可以看出,滚导在创作自由度上玩到飞起不受限制,在限制级的加持下,滚导让我感受到了他当年首部电影《撕裂人》cult片的一些恶趣味。

当然如果你对影片里的骚操作和一些流行文化并不感冒,也对cult片提不起兴趣,用严谨的逻辑去看待角色智商或动机的话,《X特遣队》可能就不是你的菜了。

所以!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很简单,同样是讲述了由美方代表阿曼达负责人召集起来犯过罪,但有着特殊能力的人,打造成名为X特遣队,又名自杀小队的人马,进行敢死队任务。

这次主角团是要偷渡到南美洲一个叫科托马耳他岛的国家,该国家之前的政权和美国关系还不错,但现在已经发生政变,目前的执政者对于美国很不利,因为科托马耳他岛有一个二战遗留的约顿海姆实验室,该实验室做着的“海星实验”的计划,如果落入到现在执政者手里,全世界将面临在重大危险之中。

于是”X特遣队“的任务,就是要去潜入实验室,解决危机。

往深里去看,这部电影其实也同样是去干反派,拯救世界的主干故事。但如果把这故事说得有趣,把塑造角色和影片的风格结合起来,把众多角色像鸡尾酒一样调配出能喝到前中后的味道,这就是把一部看起来千篇一律“拯救世界”超英题材拍出新颖的突破口。

滚导我觉得这次做到了,可以说他照顾到了方方面面,表面上整体的剧情逻辑和角色动机都很扯,但影片自嘲式的怪诞和光怪陆离的漫画角色,让剧情的现实支撑点变得不那么重要,再加上滚导善于把控这样的非人类,真的快去看看《撕裂人》,更让《X特遣队》的导筒感觉就是为滚导量身定制的。

影片一边牵着观众的好奇心往下走,一边又丢入一个个反讽或者黑色幽默的包袱去调和影片的节奏,整部电影可谓是一气呵成,动作戏份美学用法大胆,角色性格塑造反差强烈让人印象深刻,看得还蛮过瘾的。

在没看电影之前,我就很好奇影片如何把这么多陌生的漫画角色,让观众一个个去记住并展现好,难不成前面来个超长半小时的角色字幕介绍吗?

- 剧透预警 -

结果影片直接一上来就给观众来了一场紧张刺激的抢滩登陆大战,事先我知道“自杀小队”嘛,肯定会部分成员就是来领便当的,但没想到影片玩得这么狠,影片片头演职员字幕都没出,角色成员就已经快没了一半,以至于我自己觉得是不是晚进了影院少看了开头。

而这时影片的叙事技巧,又用了昆汀《低俗小说》式打乱时间叙事的手法,变换角色视角,带着观众去到另一组自杀小队的登陆现场,才猛然发现自杀小队为什么不能有两组呢!

之后再在剧情展开的过程中,把主要角色的一些背景故事和每位角色的超能力一一展现,既不拖慢叙事进程,又能一口口喂给观众这些角色到底是谁,用角色执行任务的招式,来加深观众对角色能力的认知。

整部电影都在反套路的模式下进行着,反套路或者说反超英模式,也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值得聊的地方。

什么是反套路,很简单就如影片开头抢滩戏结束,正式出演职员字幕时,感觉自己正在看一部电影的结尾字幕。

反超英的用法虽然没有《黑袍》玩得那么狠,但也算是让人耳目一新,毕竟主角团都不是名正言顺的超级英雄。

浅滩登陆爆完血浆后,以血腥运动,捕鼠者,鲨鱼王,和平使者,波点人组成的另一波小队,开始进入主线冒险任务了...吗,并没有,影片反套路进入到了小队内部成员互相消化的情节里(是的接下来我会用到很多反套路这个词)。

血腥运动他们必须先救出另一组的队长瑞克·弗莱格,在混入敌方阵营时,血腥运动还和和平使者玩起了杀人游戏比枪法,等到他们把营地的人赶尽杀绝,以为能成功解救弗莱格时,结果人家却和索尔·索里亚一起在那享受早茶时光。

这里还不忘讽刺一番这就是典型美国对国际事务的一贯做法,一顿自以为是的乱搞后才发现那里并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而在《自杀小队》大红并且还自己支棱起来一部属于自己的独立电影的哈莉奎茵,在这里也有自己的一条大女主戏份。

她被卢纳总统的军队抓住后,非但没有被虐待和杀害,还换上了闪亮的红色长裙,和卢纳总统谈起了恋爱,简直就是影片中穿插MV。

但很快,两人共度良宵之后,卢纳总统说出了他会利用约顿海姆实验室的力量,干掉一切反对的声音包括小孩,话音刚落,卢纳总统就被哈莉奎茵击毙,死得就像《权游》角色那样干脆利落,用完就扔。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多次用到“小孩”的设定作为戏剧转折,包括阿曼达利用血腥运动的女儿逼着他出山,还有最后决战时,当阿曼达想要按下自爆按钮,工作人员为了科托马耳他岛的“小孩”,直接打晕阿曼达。

我觉得这里过度解读的话,或许也是一种自我嘲讽了,超英或者说英雄式好莱坞故事,为了把角色转向正面,想不出更好设定时,用“小孩”作为行动转变力的价值正确标杆,那是最正确和最方便的了。

而且我弱弱觉得这也是滚导在夹带私货,影片利用“小孩”作为转折点,也影射了他现实中对于儿童的言论遭到的争议,对于他职业生涯的转折,因此把这些观点放在了影片里,也算是他给自己的一次提醒吧。

我们说回影片剧情,哈莉奎茵干掉卢纳总统后,将军直接接管国家,哈莉奎茵就没那么好受了,但普通的捆绑逼供怎么难得了她,哈莉奎茵依然能在他人鲜血化作五彩缤纷的花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而另一边血腥运动他们在一个夜店中绑架了实验室的负责人思考者,在准备深入进敌方老巢时,影片又反套路要先救哈莉奎茵,影片算是很好贯彻了那句“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意思了。

全员集结之后,总算到了约顿海姆实验室,原来那里只是掩人耳目的美国实验基地,里面利用长得像海星的征服者斯塔罗,来对人进行惨无人道的实验,在这有着实黑了美帝一把,也算是解释了为何这次任务不能惊动正儿八经的像老爷超人或神奇女侠这样的超级英雄。

最终又是一场反套路的行动计划,无意间他们意外把海星斯塔罗给放了出来,在选择利己还是利他之间,只剩下几个X特遣队的队员,勇于和斯塔罗决战,拯救了当地居民。

当然他们也没有那么光明,为了自身的自由,血腥运动帮着保管并保密着美国黑历史的硬盘,但前提是他们能获得自由。

就如前面说的,影片主干剧情依然是老套的“拯救世界”(save the world)的故事,但在反套路外衣的裹挟下,把影片的节奏带向了鬼扯的氛围,当然这里鬼扯是个褒义词。

为何鬼扯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影片把DC众多古早并看起来十分荒谬可笑的漫画角色搬上了大银幕。

特别是前面我一直没怎么提到到鲨鱼王,太适合这样的《X特遣队》了,和《银河护卫队》格鲁特请到范·迪塞尔一样,鲨鱼王台词量少但配音是史泰龙。

我只能说滚导真的是制造萌宠的高手,《银河护卫队》有格鲁特,现在又搞出一条鲨鱼王,我看片的时候就知道鲨鱼王能活到最后,因为实在是太吸人眼球,怎么舍得写死呢。

所以《X特遣队:全员集结》的剧情重要吗,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时段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欢乐和惊喜,风格化做得很好。

当然,《X特遣队》真的神到要逆转DCEU,造就出DCEU巅峰之作吗,我认为,也没那么夸张。

《X特遣队》确实是滚导的一部高质量作品,但影片在我看来,也有些许不足和遗憾,能挑出一些来讨论。

比如我前面一直提到的反套路,影片一直在这个设定下玩出很多出其不意情节,但在影片片尾决战部分,角色依然选择了绝对正向的抉择去行动,拯救世界,并不是说一定要来个暗黑结局,但相比较于前面的惊喜,最后回归到传统路子难免缺少了些许新意。

简单来说就是反套路做得并不彻底,开头抢滩戏如果能打满分,结尾决战就回归到较为常见的水准了(我的理解啦),比起《银河护卫队》星爵那舞蹈,《X特遣队》决战就稍微逊色了些,被battle下去了。

不过满城的老鼠和捕鼠者作为决胜的赛末点,确实让人对这开始并不出众的捕鼠者刮目相看呀。

另外个人觉得遗憾的是,就是把队长弗莱格给写死了....吧,影片有拍到和平使者用瓦片插入弗莱格的心脏,应该是挂掉了,就...很可惜,弗莱格算是整支队伍中最正常的角色了,而且我对他银幕形象还蛮看好的,上一部《自杀小队》他也是主角之一,说没就没了。

不过说不定也有反转吧。

那《X特遣队》作为一部超英电影,彩蛋部分还是要聊一聊的,我记得影片没上映时,就不少人做了影片角色中在漫画里的角色分析,但这些在看完影片后,大部分都完成了自我嘲讽,原本作为彩蛋的漫画角色,也变成了反套路的设定,一不留神就领了便当。

比如什么思考者,头上顶着和X教授差不多的人皮头盔,其实在漫画中是能控制他人心灵的,但在这就也没什么展现。

还有黄鼠狼,原本以为是对标隔壁家的火箭浣熊,在漫画中他是一个连环杀手,结果就是一跑龙套,当然最后醒了,不知道如果有续集会不会还继续用它。

不过影片那几位主角还是需要稍微帮大家补充一下课外知识的,哈莉奎茵就不用多介绍了吧,被小丑甩了之后,去演了一部《猛禽小队》,之后又再次加入《X特遣队》,哈莉奎茵很忙就对了。

血腥运动是在1987年《超人》漫画中登场的反派,罗伯特·杜波依斯是他的本名,从名字中也知道这是取自漫画的初代血腥运动。

漫画里血腥运动是因为弟弟参加越战受重伤,才导致他精神失常,为了给弟弟报仇从而失控屠杀大量平民变成了反派。不过在影片中变成了是他的雇佣兵父亲一手训练他成了血腥运动。

自然在《超人》的漫画里,血腥运动的对手就是超人,和影片中说的一样,他曾经利用氪石子弹把超人打伤。不过漫画中有提到血腥运动是因为卢瑟利用了他,卢瑟把超人说成是一个威胁,才让血腥运动去找超人麻烦,而且就是卢瑟提供的氪石子弹等高科技武器。

影片中的捕鼠者,在漫画中是蝙蝠侠的敌人,生活在哥谭市而非影片里说的葡萄牙,而且漫画中的捕鼠者是影片中卡索Cazo的父亲,卡索是捕鼠者二代。

漫画中捕鼠者并非影片中描述的那么善良,但却因卷入一场街头械斗被冤枉逮捕,从而思想变得偏激成了反派。

波点人的敌人是蝙蝠侠和罗宾,在漫画中波点人的波点元素主要是因为制服的功能,他平时的犯罪并没有太邪恶,而是一些零星的街头犯罪,而且在漫画中,他的不同颜色的波点射出去的效果都不一样,影片中对其功能做了简化,不!应该说影片里的波点人几乎就是个全新的角色了,大家也能感受到一位不负责任的母亲所带来支配的恐惧。

鲨鱼王纳努威在漫画中是出生在夏威夷的人形鲨鱼,他的父亲是鲨鱼之神,其实在漫画里鲨鱼王是位常客,也是X特遣队(自杀小队)的主创之一,在2016年《自杀小队》里,大卫·阿耶当时就有打算让鲨鱼王也加入进来,但考虑该角色全程需要电脑动画制作,增加了预算,于是便改成了由杀手鳄来替代(由人来穿上鳄鱼装演)。

由赵喜娜饰演的和平使者,也成了影片片尾字幕后的彩蛋,没错他还活着,由他领衔主演的衍生剧集《和平使者》也已经提上开发日程,滚导是监制之一。

除了《和平使者》的剧集,滚导也表示其实更想制作《X特遣队》的衍生剧集,用来拓展这个IP,带出更多有趣的漫画角色,其实我也更想看到后者出现,这样或许能让故事更丰富些。

此外,这部《X特遣队》还是滚导的个人喜好歌单3.0,每首歌的选择,都应景对应了当时的情景,在这就不一一去说明每首歌了,感兴趣去网上搜一搜歌单就全出来了。

好!希望这期《X特遣队:全员集结》的影评,解说,相关彩蛋解析的综合畅聊,能让你更了解这部电影。

 6 ) 《银河护卫队》R级版,《自杀小队》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做得很好,没有做的地方依然没有做

如果你是滚导的粉丝,喜欢滚导的搞笑风格,或者是因为《银河护卫队3》上映时间遥遥无期,拿这部电影填补急不可待的心情,那么你会收获很好的观影体验。

因为《x特遣队》的尺度放宽,滚导特有的搞笑风格在这部电影有了新的体验,满屏便当发得看着很爽,总体观影体验是要比《银河护卫队2》好上很多。

抛开自杀小队这个设定不谈,如果你将《银河护卫队》的那种设定带入进电影的话,那么这部电影完完全全配得上高分。

可惜,这是自杀小队,把这部电影拍得比前作《自杀小队》好看,不代表《x特遣队》的水平很高,或者是完美的。

就好比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小草”,你写了一篇称颂牡丹花的雄文,任你把牡丹花吹得有多好,批卷老师只能觉得你的文笔很好,但你的作文得不到高分。

《自杀小队》 之所以广受关注,不是因为小丑女,她只是一个可以为整部电影增色的工具。《自杀小队》这个系列让人好奇的原因,是因为DC擅长制造反派。

DC的反派总是有一套可以自洽的理论,合理化自己的恶行,并且还能影响到读者,让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一件事情的另一面。

所以说,《自杀小队》的核心是让一群恶人用他们的方法,去阻止一件见不得人的坏事。并且,这些恶人可能会因为自己处理了某些事情,满足了自己某些方面的欲望,从而获得成就感。而不是让这些恶人,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正义的事情,让自己释然。

并且观众在看的过程当中,不能因为这些恶人做了一件好事,从而觉得他们是英雄,或者说他们有变好的可能性。

不然的话,DC一众超级英雄就不需要那么累,也不需要阿卡姆疯人院,直接将这些恶人抓起来送到自杀小队里就好了,死了活该,执行任务成功了还能看到变好的可能性,来回执行几次任务说不定就能给洗白成超级英雄。

电影开始一直到遇见自由军领袖,整体气质都表现得十分好。自杀小队成员疯癫怪异,管理这群恶人的工作人员连这些奇能异士的弱点都不知道就安排工作,开始执行任务就淹死黄鼠狼(后来发现它没死),就谁会死打赌,视这群罪犯如工具。

这种上下两方的态度,是十分契合《自杀小队》系列的整体风格。

直到遇见自由军领袖,这群依仗自己能力大杀特杀的犯罪天才,一下子降格成为了“蠢蛋”,再加上之前不停对队员不靠谱行说出“我们迟早要完”的吐槽,就是《银河护卫队2》的既视感。

从看到自由军领袖之后,这些恶人的灵魂仿佛都被净化了,再也没有表现出扭曲偏执怪异的一面。

从此以后,他们的举动,全都变成了蠢萌的搞笑桥段。为什么没有作为恶人的出格举动?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出格呀!

他们做着任何一部超英电影中超英都会做的事情,最后展现出不畏强权的反叛精神,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朝那个大海星跑了过去,连奔跑的姿势都如此伟光正。

我知道电影是靠恶人的人性觉醒,来讽刺老美虚伪且毫无人性的对外政策。可到头来呢?还是宣扬老美对外输出的价值观。这算反着星条旗举着星条旗。

电影里主要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处理得十分牵强,这是这部电影没有《银河护卫队》好的地方。

老鼠女和几个人物之间的交际是最多的,可她是通过什么方式呢?通过对着鲨鱼王笑,让鲨鱼王懂得交朋友;然后通过对血点哭,讲述自己糟糕的童年经历,让血点将老鼠女当成对自己女儿愧疚的投射,最后弥补血点的童年阴影。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DC!童年阴影!过去的创伤!

亏你老鼠女在漫画里是从哥谭来的,哥谭啥都缺就不缺创伤。

蝙蝠侠要知道这个方法这么好用,还要啥自行车?遇到罪犯一顿嘴炮讲述自己糟糕的童年经历就GG了,万能腰带换成两个大喇叭一边讲一边放苦情音乐,蝙蝠车不要就给我行不?

配在哥谭当银行劫匪吗?

然后就是小丑女,一个被摄影机重视却被剧情边缘化的角色,有她和没她根本不影响剧情,反倒拥有长达三分半的独角动作戏码,还有结局冲进海星眼睛里可海星根本就不是她杀的桥段。同样,这三分半在电影中根本没有什么用,只是为了吸引喜欢小丑女的粉丝。

我并不是讨厌小丑女这个人物,但从《自杀小队》开始,电影里所有的小丑女,表现都是不及格的。这一步的小丑女表现的比前几部都稍好一些,可惜跟剧情没一丁点关系,没啥用。

血点就是死射的2.0版本,跟死射的问题一样,从头到尾就没把他往坏人方面塑造。

鲨鱼王跟《银河护卫队》里的格鲁特类型一样,都是被定义成蠢萌的工具角色。他在电影里的残暴是基于和人类的道德观有冲突,也是最容易做出出格的举动,从而影响整个任务正常执行的存在,结果被老鼠女一句“朋友”就实现了道德观的归化。之后简单地吞了一个人,撕了一个士兵,就沦为主要让人觉得蠢萌的工具人。

波点人被他的母亲折磨得精神有问题,有应激障碍,然后隐身了大部分时间,因为不像应激障碍反而像胆小没有经验触发了关键剧情,引爆炸弹,最后被海星拍死了。

最让人觉得像个恶人的反而是赵喜娜,有自洽的行为逻辑,有残忍的杀人手段。谁能想到,在这群恶人中最像恶人的角色,竟然真的是反派。

我并不是就道德谴责这些恶人,并不是觉得罪犯没有救赎的权利,也并不是因为道德洁癖而无限否定他们。

我是觉得,DC里的反派之所以有魅力,并不是因为在坏事做尽之后偶尔迸发出的人性之光,或者是蠢萌搞笑到可爱的地步,而是因为他们是坏人,读者是通过他们做的坏事,一点一点剖析出这些人物的魅力。

他们可能阴差阳错做了好事,但他们并不是英雄,他们存在的目的并不是证明人性还值得被拯救。他们不是《银河护卫队》那样,从一无是处的衰人,做了伟大的事情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就算他们做了好事,也得是通过让人不寒而栗的方式促成,因为他们的行为逻辑就是这样的。就好比狮子老虎只会通过搏斗争夺配偶,而不会耍人类才会做的绿茶行为。

就这一点说,《x特遣队》跟前作比只是更好看一些,事实上没有什么突破。

 短评

我不否认本片的娱乐性上佳,明快的节奏,完整的人物弧光,风格多变的叙事,还有时不时蹦出来的漂亮点子都很好。只是这部电影缺少了真正的尊重,无论是对角色还是对故事里的人物,过于娴熟的反高潮让本片产生了这样的观感,尤其是杀死一村无辜之人后将其当做笑料,这真的是过分了。

8分钟前
  • 雨苔思音
  • 推荐

好吧…至少比黑寡妇是精彩多了。还是爆米花电影的套路,但是确实也没有用力讲一些很无聊的笑话。也没有特别让我不适的地方除了一些血腥场面。甚至有一些我明知道是刻意煽情但还是挺切合主题而且戳中我的台词。Rick Flag好帅,我一直以为黄色的是紧身制服结果只是一件紧身T恤。反派boss的造型有一种愚蠢的恶心可爱感,感觉挺省力气的但效果也到了。鲨鲨也好蠢。

12分钟前
  • 鲸多酚
  • 推荐

为了和平,杀死再多的人我也义不容辞,包括妇女和儿童!好家伙你不该叫和平使者啊,你才该叫美国队长啊😅

17分钟前
  • Phineas_
  • 力荐

2021.7.31 @ Vue WestEnd, 滚导风格明显,套路满满的反套路片,美术指导可能是昆汀爱好者,满屏幕的红红红。Peacemaker和Bloodsport嘴炮pk算亮点,预测Harley Quinn这身红裙又会成为今年万圣节爆款。

22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5/8/2021 @ 英皇iSquare IMAX。有笑有血有故事有風格,依132分鐘睇得我幾鬼開心,James Gunn好野!多謝James Gunn!Zack Snyder真係死埋一邊啦。

26分钟前
  • KLY
  • 推荐

“我也曾幸福过 自由漂浮 仰望星空。”

28分钟前
  • Chung Syun
  • 力荐

真·DCEU目前最好电影,露JJ露MM,脑浆四溢,少儿不宜。剧情好看,音乐好听,坐等OST。血腥搞笑反套路,搞怪中透着浪漫,每个角色都很有特色。最后想知道哪里能领养一只鲨鱼王!!!!!

30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推荐

派大星最后那句台词:我也曾幸福过,自由漂浮,仰望星空

35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就差没直接用哥伦比亚国旗了you must be joshing!不过前脚"美帝一手策划"后脚"扶持民主力量",果然得了真假参半的舆控精髓,你荷里活还是精神控制海星本星。好像有意让哈雷昆往后靠了靠给行走的荷尔蒙Idris Alba腾位置,not that I'm complaining 波点男全场最佳,同样是mommy issue滚导处理比MARTHA!!!!!高到不知哪里去了虽然整体有点拖了(到底多少幕有人数出来了吗?)但是还是要全员尤其滚导加鸡腿,漫威多年前的作妖给了DC cashed in一点喘息空间,bravo

36分钟前
  • soyoungsogone
  • 推荐

我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这完全是一出无逻辑闹剧,自杀小队不该是这样的。DC靠这种质量的作品中兴?🤢

40分钟前
  • 归去来兮
  • 较差

我愿称这是DC最强的电影,没有之一.

45分钟前
  • 羊腰子
  • 推荐

商业片年度最佳!无论你是喜剧控,惊悚控,超英控,女权控,哥特控,甜宠控,暴力控,怪兽控,SM控,魔幻控,军事控,政治正确控,原生家庭控,昆汀控,星战控,X战警控,漫威控,死侍控都会狂爱这部片!

50分钟前
  • 耐观影-Xavier
  • 力荐

DC早这么拍,早就超越漫威了,全程恶趣味,最后一样可以满满正能量。

5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娱乐性最好的一部DC漫改片,同时也把几个主要角色的个性鲜明地展现了出来,剧情紧凑,音乐精彩,甚至连所要讲的政治诉求也让人看得明白却不反感,很喜欢!另外这一部里帅哥也太多了,合不拢腿(并不)!

59分钟前
  • 埃蘭迪爾
  • 力荐

反套路剧情,华丽摇滚配乐,鲜花蝴蝶打造血浆美学,跟几年前的同名爆米花相比算是大惊喜。小丑女值得一部单人电影,又美艳又疯癫,每次出场都像在开盲盒,这特么才是反传统英雄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6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7分,感觉滚导在这部的状态比在漫威还放得开,玩得非常不管不顾,大尺度,重口味,以及各种恶趣味的笑话,时时透露的坏品味。虽然情节上没预想那么抓人,但这个尺度还是很可以的。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Harley Quinn! And more is Margot Robbie!!! 花瓣血那一場戲整場最佳,沒有搶戲但出彩十分,造型絕了。也許看點太密導致到後段有點疲勞,太用力了,但starfish這個idea也是很棒。有愛。

1小时前
  • 屁滚
  • 推荐

目前为止今年最好看的商业片,古恩的角色塑造能力和群像刻画真的很厉害,完全放飞自我但也很尊重观众。古恩的个人经历也告诉我们,有真才实学到哪里都吃得开。不似那些只会营销耍猴的“导演”,新片拍的一个赛一个烂,沦落到只能拍流量网大了还不忘蹭大ip的热度,活像个小丑。

1小时前
  • 黎玖斯与鹅
  • 力荐

依然是从漫威那几部继承而来的屎尿屁超英喜剧风格,詹姆斯·古恩大概也明白自己之所以被制片厂以及粉丝钟意的点在哪,但话说回来既然都明白原作精髓了,这种对官方立场暗贬明肯的暧昧态度就挺不硬气的……好的地方在于这部放大了角色魅力,以及各种恶趣味,但细想一下哈莉·奎茵在本作中还是挺鸡肋的,华纳大概下了血本说服罗比回归凑这个局,倒腾了这么几部甚至都没拍出这个角色一半的魅力也是令人汗颜。

1小时前
  • 柯里昂
  • 还行

如果DC都能保持这个水准 DC宇宙就有救了~!!!!!

1小时前
  • 嘴嘴小猫咪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