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再度在内地大银幕看韩国影片。这部《哦!文姬》作为豆瓣评分7.3分(资深影迷朋友说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都是好片。)这着实是一部笑中带泪的意义大于质量的影片!👍👍围绕伟大的母爱展开剧情,一开始不理解妈妈,后面和妈妈一起找肇事车辆,宝美和樱子的剧情,让整个家庭充满了爱。有泪水有欢笑,良心好剧!墙裂推荐!!👍👍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IFeng电影】
在《黑客帝国4》《密室逃生2》《蜘蛛侠:英雄无归》引进未知的情况下,一部小成本韩国电影的内地定档震惊了业内——《哦!文姬》。
它是继2015年《暗杀》上映六年以来,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部韩国电影。
影迷们纷纷奔走相告:“限韩令”要解除了?
六年了,引进韩片,为什么会是现在?为什么会是《哦!文姬》?Ifeng电影尝试为您解码。
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李政宰、河正宇,两大忠武路男神,曾经来过中国。
那是2015年9月,《暗杀》在首都北京举行了中国首映礼,到场的还有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导演崔东勋。
该片由博纳购得版权,通过华夏引进,最终在内地市场取得了4686.8万的票房。
那时候中国影人、媒体都可以直接和韩国影人进行沟通、交流。
根据猫眼专业版可统计票房的资料库显示,2005-2015年之间,每年至少有一部韩国电影引进内地。
2011-2014年,堪称中韩电影交流的蜜月期。13部韩片引进内地,10部中韩合拍片公映。
在《暗杀》上映前4个月,同年还有一部韩片《扑通扑通我的人生》在内地公映。
今天的观众可能难以想象,奉俊昊的科幻惊悚片《汉江怪物》、以几个“鬼”为主角的《开心家族》都曾在内地公映过。
而《暗杀》是当时引进中国最快的一部韩国电影,与韩国上映时间仅隔不到两个月。
原本期待可以借此再次拉近韩国电影与中国市场的距离,可谁料想,随后的“萨德事件”似乎改变了一切。无论中国民间还是官方,都对韩国政府的做法表示不满。
2017年2月,网友发现内地几大网站上大量韩国综艺2017年的节目都无法播放,疑似落实“限韩令”。
电视剧方面,张翰主演的《仲夏夜之梦》《锦衣夜行》《华丽上班族》等多部中韩合拍剧,长期处于待播状态,另一部《传奇大亨》将韩国籍女主具惠善的部分重拍之后,才顺利播出。
无论“限韩令”是否存在,内地市场上,韩片、韩综、韩剧确实消失了多年。
今年是中韩文化交流年,明年又将迎来中韩建交30周年,使得“限韩令”解禁似乎真正明朗起来。
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韩国放送公社(KBS)签署合作协议,最近权志龙、张娜拉等多位韩国艺人回归微博,都释放了文化交流的积极信号。
《哦!文姬》的主演罗文姬,其实早就活跃在中国网友的表情包中。她凭借在韩剧《搞笑一家人》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中韩两国人民的青睐。
这些年,虽然一直都有“限韩令”的猜测,但不少影视公司仍保持着和韩片的接触,之前网传有内地公司买下了《哭声》和《寄生虫》的国内版权,可惜无法公映。《寄生虫》原本作为第13届FIRST影展的闭幕片,有机会和内地观众见面,但最终被取消放映。
积压的韩片想必不少,为何《哦!文姬》可以脱颖而出呢?
Ifeng电影接触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一些信息。
首先,中国已然步入老龄化社会,“十四五”时期,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国家号召,要“注重发挥家庭养老、个人养老的作用”。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影视作品作为文化宣传领域的排头兵,自然需要冲在前面。
以“养老问题”为核心的剧集《熟年》《心居》正是在这一背景开发的。这两部剧分别由郝蕾、宋丹丹,海清、张颂文等实力派明星主演,属于S+级别的剧,可见对这类题材的重视与需求。
而《哦!文姬》正是一部关注老年群体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文姬奶奶,她目睹了孙女的车祸现场,为了找出肇事逃逸者,文姬努力对抗病症回忆案发细节,和儿子一同踏上了逗趣又温情的追凶之路。
从题材上看,非常符合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导向。
于是这里就不得不提另外一部未上映的国产电影——《春歌》,故事同样围绕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展开。
85岁母亲(吴彦姝 饰)和65岁女儿(奚美娟 饰)共同生活。女儿背负着对父亲的愧疚,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阿兹海默症让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年迈的母亲需要付出顽强的毅力照顾女儿。
《春歌》的出品方正是联瑞影业,同样也是《哦!文姬》的协助推广方。
据业内人士透露,出品方对这部老年电影的票房期待超过2亿。因此有人认为《哦!文姬》的引进,或许只是一个特例,是相关出品方为明年同题材电影的上映,进行某种市场测试。
另外一方面,国内具备引进外片资格的公司只有2家,中影和华夏。近年来中影出品的不少电影,例如《峰爆》《我和我的父辈》《悬崖之上》《金刚川》等作品都会交由联瑞影业进行宣发,可以说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频合作。
作为和中影有密切合作的联瑞影业,在手握《春歌》的情况下,去促进引进并协助推广《哦!文姬》,似乎就变得有些合理了。
虽然这6年来韩国电影始终无法登陆中国内地,但相比过去华语电影却获得了更多在韩上映的机会。
《八佰》《少年的你》《刺杀小说家》等在国内反响不错的电影,都在韩国进行了公映。
另外,像《霸王别姬》《花样年华》《天若有情》等不少华语老片也得以在韩国重映,尤其是《霸王别姬》,连续三周票房预售率保持第一。
同时,韩片也以“内地翻拍”的形式进入到中国观众视野。
《“大”人物》《小小的愿望》《阳光姐妹淘》《门锁》都是典型案例,虽然相比原版有一定程度的删改或波折,但很明显,韩国电影成为了最受内地影人喜爱的翻拍素材库。
而对于韩国影视行业来说,仅是销售翻拍版权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过去几年,韩国影视人大举进攻欧美地区,着力进行文化输出、资金引进。
一方面“拿别人的钱拍自己的作品”,像与Netflix合作,制作了《王国》《鱿鱼游戏》《地狱公使》等多部大热作品。
另一方面,更加注重韩国电影在欧美地区的发行与公关,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寄生虫》。
除了接连斩获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外,《寄生虫》也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认可,北美地区票房高达五千多万美金,全球票房则突破2.5亿美金,创造了韩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最好成绩。
同时,《寄生虫》在内地网站豆瓣上的标量突破百万,达到了118万的体量,实属难得。
而此次韩片引进能否再现“韩流”?
在经历了多年“限韩令”的影响,如今中国本土的娱乐产业早已今非昔比,“韩流”统治中国市场的情景大概率无法再重演了,中国不再只是韩流单向输出的一个消费市场。
至于《哦!文姬》能取得什么样的票房成绩,这部电影的引进是否标志着未来内地市场重新开放给韩国电影、韩综、韩剧,让我们拭目以待。
先科普一下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也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约占到老年期痴呆的50% ~70%。 一直不太了解这个病,看的时候,对文姬奶奶的表现有点反感,甚至气愤,中途查了一下这个阿尔茨海默病才知道这个病的严重程度。为了找出撞到孙女的肇事逃逸者,文姬奶奶努力对抗病症回忆案发时的细节过程,和她的儿子一同踏上了追凶之路,我没觉得这部剧逗趣,只有心酸和感动,她们突破种种困难,不放弃,最终找到凶手!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脑海里慢慢回放出在大学学韩语的时候看的那些温情搞笑的小成本韩国电影,极速绯闻应该是当时的一个巅峰,再到后来的七号房礼物,再到后来我回国后在影院里看的鸣梁海战(虽然不是一个类型)再后来就是限韩令了……这部电影于我而言真的是很合适的一把钥匙呢~
又哭又笑的经典韩式场景就毋需再多言了,但是最后文姬女士开着挖掘机救自己儿子的时候,我感觉我当时应该是和儿子有了同样的感受:从天而降救我于危难的天神(妈妈)虽然是情节需要,但是那一刻真的很感动,瞬间泪目。即使我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感情,也不会付出这样的感情,但并不妨碍我感受这样伟大的感情,就酱!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韩剧天使】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微博热搜#韩国电影时隔六年内地上映#。
12月初,有媒体报道了关于韩国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的消息。
可能有很多朋友对于韩影曾在内地上映过没有什么印象了,上一部引进国内的韩国电影还是在六年前,是2015年9月全智贤、李政宰、河正宇主演的《暗杀》。
时隔六年,韩影再次在中国内地上映,有不少很多网友表示,“限韩令”是取消了吗?
“限韩令”取消与否暂且不讨论,咱们先来聊聊月初上映的这部韩影,它就是——
《哦!文姬》
该影片主角是一个奶奶,罗文姬奶奶出演过非常多的电视剧,她接演的角色大都是奶奶,因此她也被称为韩国国民奶奶。
简单的为大家介绍,故事主角吴文姬奶奶(罗文姬)是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她是一个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老年人。
文姬奶奶和她的儿子黄斗元(李熙俊 饰)还有孙女一起生活,儿子斗元从事的是汽车保险经纪人的工作。
文姬奶奶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正常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比如在树上上吊自杀。
无论谁劝都不能阻止她的行为,除非——
树枝承受不住她的重量,于是她自杀未遂。
文姬奶奶得救了,就跟着儿子回家,自杀件事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斗元下班并不想回家,在外面喝酒约会,他的妈妈和女儿互相陪伴。
某个晚上,文姬奶奶和孙女看着斗元悄悄出去后也溜出了家门。
斗元正和别的女人玩得身心愉悦时,一通电话告诉他,他的女儿出车祸快要不行了。
赶到医院的斗元,看到女儿全身是血的躺在病床上,他妈妈又在一旁一脸无辜像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样。
他责怪文姬奶奶生病,“如果妈妈不生病,我的女儿就不会出事。”
文姬奶奶的思维和正常人不一样,如果和她计较的话,多半会变成自己气自己。
不过这也怪不得儿子对母亲的抱怨,因为斗元的老婆在怀二胎的时候流产了。
文姬奶奶对儿媳妇总是恶语相对,欺负儿媳妇还诅咒她生下的孩子是个残废。
流产只是导火索,所以他的老婆抛弃了他们一家一走了之。
按理说出现车祸事件应该交给警察处理。
但是这部影片再次证明了韩国的警察们帮不上什么忙……
他们在医院一边照顾孩子的同时一边寻找肇事车辆。
就在线索有一点头绪的时候,文姬奶奶又把孙女身上插的管子都拔掉了。
儿子彻底对妈妈失望,怨她恨她,甚至是赶她走。
直到找到肇事车主,他才弄清楚拔掉孩子身上管子的人另有其人。
时长只有109分钟的影片播放结束后,有人会觉得它不错,也有人认为套路太深,看也无妨不看也没什么损失。
但是内地为什么要选择这部影片引进呢?
1、打破商业剧本僵局
其实很多韩国的电影商业化严重,而《哦!文姬》不是标准的商业剧本,更多的与亲情和爱有关。
影片以女性视角文姬奶奶为主角,从奶奶的身边事情为切入点。
2、与当下社会相呼应
就目前来说,老年人越来越多,每个国家的老龄化都很严重,但是年轻人有工作也有家庭,他们无法再分出一分经历去照顾家里的老人。
而该影片主要还是呼吁年轻人通过文姬奶奶患病这件事做出的一系列举动去重视和照顾家中的父母。
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绝大多数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都有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概率。
假如他们真的患病了,不要忘记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3、不是一味地煽情片
作为不是很喜欢催泪悲情剧的我来说,一开始是拒绝的,本以为是悲情片,没想到它是个喜剧,中间穿插各种搞笑片段,幽默诙谐。
影片的主题亲情与爱,“爱”表现在文姬奶奶忘记了很多很多事情,但是她没有忘记儿子斗元改过名字。
斗元曾用名六峰,他叫六峰是因为小时候的他有六根手指,他父亲硬是骗他,把他第六根手指切掉了,他的妈妈文姬来晚了,她看到了儿子的手指鲜血直流。
斗元因此对切掉手指这件事怨恨上了,文姬一边哭着责怪自己一边背上他就往医院跑,照顾儿子的时候给他摘最喜欢吃的樱桃。
斗元说出这件陈年旧事时释怀了也原谅了母亲。
患病后的文姬奶奶依然会给斗元摘樱桃吃,她忘记了一切,却唯独忘不掉对他的爱。
总之,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照顾老人不耐烦时想起他们也曾无微不至的照顾过小时候的自己。
“小时候我牵你的手长大,当你变老,我来做你的拐杖。”
一看海报就是那种韩式家庭温情喜剧,全片也确实如此,只是这次融入了悬疑和探案的元素,当然这些都是配菜,主菜还是罗文姬奶奶演的艾尔兹海默症患者和家人们有泪有笑的故事。 片中的角色被罗奶奶演的既可爱又心酸,看的人又哭又笑的,在我记忆中看过的韩剧中,罗奶奶的出镜率可是极高的,感觉大部分的家庭剧中的婆婆、妈妈、奶奶的角色被她承包了一大半,但是她每次都能有不同的诠释,包括这次的艾尔兹海默症患者,简直是演活了,生动自然,完全没有演的感觉,看完我的纸巾都湿了大半。 影片虽然没有很大惊喜,但关注的艾尔兹海默症的群体也是近些年被大家极为关注的,家里有一位这样的患者,对其他家庭成员来说确实是极大的考验,但是患病也不是他们错,他们也不想,还是要给予他们很多的耐心才行,就像吴菩萨虽然经常忘记身边的人和事,却永远不会忘记要爱自己的儿子和孙女,爱是刻在骨子里的,患不患病,忘不忘记,相亲相爱才是一家人。
冒昧的说短评里都是小年轻,根本不懂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罗文姬女士的演技超一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就是把他她它你一个一个从脑海里擦掉再也记不起来了。这个电影是披着喜剧外皮下的关爱老年痴呆症的电影,请爱护你不幸得病的长辈,就想电影里的菩萨一样,就算忘了全世界,也不会忘记他家六峰爱吃樱桃,也不会忘记剁掉六峰的六指一辈子的悔恨!
老戏骨罗文姬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只是这部片子杂糅的类型太多了,从剧情到喜剧再到犯罪反转,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类型都没讲好,反而显得不伦不类了。
时隔五年后在内地除影展外的商业院线看到韩片公映,实在感慨。把阿兹海默症状和破案追凶结合已有《杀人者的记忆法》珠玉在前,而这部是走喜剧温情路线。虽然是商业喜剧,我竟看得多次泪目。不得不说,韩影的煽情催泪功力确实强大。看完擦干眼泪细细回味,能发现角色情绪始终居高不下、破案的过程拍脑门获取线索太过简单、编剧强行一步步牵引剧情推进过于明显等缺点。但罗文姬奶奶出色表演塑造的母亲、奶奶形象仍然是立体可信且感人的。三星半
时隔六年,韩国电影又重新在中国大陆上映,震惊之余带着欣喜。而且还是罗女士的文姬。希望我国的院线越来越多元化。
有哭有笑的电影,追查女儿被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过程中,重新温习母子深情,对自己的女儿和自己的母亲,哪种情感最深厚呢?李熙俊会告诉观者答案。故事结构超级喜欢,层层递进,又慢慢放开,除了反转,细节做的很到位。罗文姬女士演啥像啥。李熙俊的表演非常放的开,令人刮目相看。
5.5/10 极其流水线式的作品,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基本随便看上几分钟就可以猜个大半。不管是泪点还是笑点都不够有力,反转也基本是不出所料毫无惊喜。野猪一段CG似是上世纪60年代穿越而来般粗糙,既让人出戏也很没存在必要。几位主演都是老戏骨,演技撑场至少不至于让影片垮台,但是这样一出老戏在没任何创新的情况下真没必要换张皮花这么多力气又拍一遍。
罗文姬女士的表演真是甚得我心,不过整体的结构和套路都相对寻常了些,虽然每个点的情绪也都渲染的不错。噢以及那个野猪特效也是,连看完之后两天突然想到都是要再回来补充着骂一句的程度。
罗文姬奶奶是个宝。
韩国和日本的演员有种能力就是把这种很假的很滥煽的东西演得很真挚,仅从表演来说没什么可挑的。原本有些滥情的感情戏,都处理得挺有分寸感;原本挺鸡汤的东西,都弄得可以顺利下咽。特别适合普通观众观看的片子,温馨搞笑、有悬念、有感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终于不是缅怀青春或者默默等待生命的最后时刻,有了点切实的“用途”,心酸又感人。很多俗套都给铺垫足,然后适时地用上,这些方面做得太娴熟了,让人放心。虽然知道最后有翻转,但是怎么都觉得太巧合太牵强了,还以为是即将竞选的政客,破案过程也有些太过巧合成分,经不起反刍,反正这些都只是这种影片的调料,温情搞笑才是主菜。
意义很重要,片子基本就是韩国的套路片,温情喜剧。但也是有借鉴的地方的。
有几个转折还挺意外男主的六指最后竟然是妈妈斩掉的而男主原来一直知道在医院拔掉宝美仪器的不是痴呆的奶奶是江警察电影有感动也有欢乐祝罗文姬奶奶身体健康 拍更多电影PS.鬼班长怎么演了这么一个讨厌的角色 撞了人还故意撞狗🙃
韩国电影的一大问题是演员数量的限制,比如崔元英一出场,常看韩剧的观众就知道他演的角色有鬼。谁叫他演过那么多反派?如果哪个韩国导演来执导一部剧,让那些常常被角色定型的演员来推翻种种刻板印象,会挺有意思吧。
一种和解 另一种的平原上的夏洛克
意义大于质量
治愈疼痛的不是石榴、只是一路颠簸的脊背,神之一手不是份好运、而是吞咽半生的眼泪。手表里没有住着妖怪,坏掉的神经藏不住深爱;红柿上没有施加魔法,遗忘的绝症不敌俗世牵挂。孩童早已原谅了还未经历的悲伤,成人在酒醉后也无法放下明知故犯的执着。诞下的分明不是恶魔,却被钉上了偏见的耻辱柱;传闻母亲幻化自天使,不过是敢于成为违逆天命的真勇者。怀抱着苦难蹒跚行路的是假菩萨,遍布着伤痕也依然相拥的便是真永恒。
唉,受不了这种,哭空了半盒纸巾。虽然破案的过程不值一提,而且坏人真是有点傻,不过片子重点也不在这里。片子本身,感觉成本也很小,而且创作者也没有太大的很艺术的抱负。好就好在把感情戏和男女主角色设计非常好,互动也非常好。感情充沛,外放,不含蓄,让人不纠结,而且挺感动。删除一个打2星的友邻后,好友评分上升到了7分,满意!
每日确诊终于降了,半个月来第一次出门,罗文姬老师上新片必须支持。笑点和哭点都能预料到的片子,在这个特殊时期感到治愈,希望文姬老师永远健康高产!医学界赶快找到阿兹海默有效疗法🙏
哦!上一部已经是恍如隔世的暗(ran)杀(shao),世界真是活(lun)久(hui)变的…你知道为什么加一星庆祝
7.2/10非常标准的韩国工业化作品,故事很流畅,但是没有亮点,就是简简单单中规中矩的去讲了一个故事。当然,我有私心,我喜欢罗文姬,所以我看到罗女士我就很想看,况且罗女士的演技一如既往地好,既可爱又让人心疼,不管怎么说罗女士在这部电影里还算是开心的,那就好了,一定要保重啊罗女士。
1.海报于我的喜感胜过正片,如此关于老年痴呆与肇事逃逸的故事个人感觉比起喜剧更像是悲剧;2.看过《妖怪手表》动画剧场版,因而在片中看到“妖怪手表”小惊喜一下,另外那个小企鹅动画是《小企鹅Pororo》;3.六峰的“六指”情节联想到《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