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已经被无名导演程耳的宣传给安利到,我也不免得对导演所说的超级商业片——无名的电影质量有更高的期待。确实很精彩!超出我的期待值。细节抓的很准,情节紧凑的同时又有细腻,很刺激,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掉线了,爱打戏,看梁生和叶先生的打戏很激动,但是真的有点心惊,依然看得很爽。作为一个广东人,并且自己也很喜欢钻研语言这类,我是觉得有多种语言(尤其是粤语)是非常大的加分项,加上画面音乐的完美契合,很愉快舒服。叙述手法很独特,有意无意的反转,反复出现的道具设置,伏笔很多,呈现出的镜头,引领我更多的联想。爱上耳式风格,讲故事👍👍👍很不错,故事感,代入感浓烈 可惜的是家这边没有imax可买!明天吧,下个电影城见!!!(极力地不剧透了)
该夸还是得夸:演员的感染力非常强!!
周迅和梁朝伟开门抱着和锁门那里,演技大爆炸,属实很感动,不愧为影后影帝,特别是周迅,震惊到了!!
梁朝伟跟王一博的打戏看着很爽,仿佛打的是我,心有点痛,起起伏伏的同时不会有拖沓之意,干净利落,看完的最大感受就是沉淀下来了,很冷静之后恍然大悟!
当然电视和电影院里看是不同的体验,这部剧真的只有自己体会才知道,走进电影看看,用心看,不会看不懂的,就像程耳导演所说“永远不要低估观众”!
上海的孤岛时期,是各个间谍机构活动最剧烈的时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地下工作者们,没有姓名,抛弃自我,投身到一场一场的伪装中,在纸醉金迷中仍坚守心中的信仰,为理想献身。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沉重的话题,克制的表达,程耳用他的才华为无名者立碑。 画面色调偏暗,但屏幕外的观众,能一直感受到光亮,那是无名英雄们燃烧的信仰之光。
小鲜肉的演得好吗?很差。但更差的是导演通篇的“刻意”。刻意的对白、刻意的方言、刻意的镜头、刻意的色彩、刻意的叙事。他仿佛在用这些“刻意”刻意蒙蔽观众的双眼,营造一种“伪艺术”、“伪审美”。把讲不出好故事的责任推卸给观众的“艺术门槛”。
一个真正的好故事,最不需要的就是故弄玄虚,用大量的运镜去夸大人物或者说人体本身在影片中的作用。一个真正的好故事是让观众毫不费力得身陷其中,不必解读,单纯欢喜。
如果给王一博的演技打分,我打一分,他未来还有太长太长的路要赶。但我会给导演打零分,为他对电影,对艺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打零分。
程耳,何许人也? 这位年少成名、江湖神隐的46岁导演,在《无名》闯荡春节档前,恐怕只在电影业内如雷贯耳。 但大众层面,对他知之甚少。
很惊喜,《无名》能有这样的胆量,勇闯春节档,也给沉寂多时等待回春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1.从“炮灰预定!”到“会是黑马?” 鉴于程耳导演以往票房表现和题材限制,各路预测机构在《无名》上映前,纷纷给出了几乎垫底的预测。 3.5亿的票房预测,预售开启前,《无名》已然成了春节档的“炮灰”预定选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无名》以小体量在春节预售中一路领跑4天,甚至比《流浪地球2》更早预售破亿,最终交出了1. 5亿的票房预售成绩单,让各路预测机构大跌眼镜。
《无名》带来的鲶鱼效应,让春节档预售成为一场厮杀,有豆瓣知名影评人评价《无名》犹如“蚂蚁雄兵”。 自此,《无名》不再是春节档“炮灰”预定,取而代之的更多议题是,“《无名》会是黑马么?” 而程耳仿佛在用他所写的《无名》主题曲歌词回应:“不妨再等一等”。 “炮灰”OR“黑马”,不妨再等一等。 在春节档厮杀中,《无名》显得从容不迫。 一如刚开始的电影宣发,别的电影都在狂轰乱炸,抢占宣发时机和阵地,唯有《无名》每次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把跟观众有来有往的“互动”暗藏在海报或预告中,却意外引发一波波热议。 不紧不慢,甚至被网友戏称为“耳里耳气”的宣发,给了《无名》独特的气质,反而在春节档显得更引人注目,成功勾起观众的兴趣,最后都体现在了《无名》漂亮的预售成绩单上。 《无名》不按套路出牌,以一种先锋试验的方式开启了春节档的历险。
2.程耳的“变”与“不变” 一直神隐的程耳,因为七年磨一剑的《无名》,走入了观众的视野。 程耳是集编剧、导演、剪辑于一体的鬼才导演,毕业作品《犯罪分子》就让他在业内名声大噪。但年少成名的他,却产量很少。 对电影,他一直有自己的坚持,不随波逐流做量产的爆米花电影,一直坚持走强烈个人特质的品质电影路线,酷爱非线性叙事方式。 在《无名》GQ的采访中,程耳那句“我不会让狼狈被围观”,让人格外动容。 不用明说,2017年《罗曼蒂克消亡史》仅1.22亿的票房,俨然成为程耳导演生涯永远的刺痛。 程耳在和鲁豫采访中笑称,家里的狗,太太取名“大麦”,说明她对自己还是有要求的,虽然她没说。 程耳用一种真诚的自我调侃,在阐述着理想主义的导演,在艺术与商业的平衡中所遭遇的困境和阵痛。 看似无用,然而努力并不会白费。 除了无法给投资人满意的票房,《罗曼》其实给予程耳的有很多。声称已经进入演戏最后一个阶段的梁朝伟,因为看了《罗曼》很是喜欢,称没有想到国内有导演能拍出这样的作品,他也想拥有这样一部独特的电影,便欣然答应出演《无名》。
程耳对作品近乎强迫症的高要求,是他导演生涯中难以改变的习惯。《无名》用了2台地表最强摄影机阿莱65,满足他对于电影高品质的要求。 不变的是,程耳还是不爱试戏,挑演员很大胆,且有自己独特的标准。
程耳在《无名》上映前接受鲁豫的采访时提到,自己并不认识王一博,仅因为一张他的照片,就找来黄磊帮忙约王一博面聊,一个下午的面聊时间,就让王一博成为《无名》第一个敲定的演员。这个选择,让今天的程耳自己都感叹,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程耳谈到,在他以往的作品中,演员的年龄层次其实偏大。很少接触这样年轻的演员。选择年轻演员,也是程耳在做出改变。《无名》不仅有梁朝伟、周迅、黄磊等老戏骨,更有王一博、张婧仪等年轻的面孔,吸引了更多年轻影迷的关注。 一如在《无名》宣发前期还酷爱纸媒宣传的程耳,后期已经欣然接受直播卖票的方式。 “直播没链接嚒?”已经成为了程耳的一个梗。 在“变”与“不变”中,程耳交出了《无名》这份答卷,等待市场的验证。
3.艺术与商业的“共频” 当《无名》在预告片打出“超级商业片”这几个字,很多人曾表示过怀疑。但当电影跟观众正式见面,这种疑惑被一扫而空。 《无名》做到了商业与艺术的“共频”。 关于电影的本质,电影人默认法国电影理论宗师安德烈.巴赞的说法:“电影是对时间的凝视。” 电影是一种叙事艺术。厉害的导演,擅长把时空打碎,进行重塑,让电影更加艺术化,当观众能从中找到线索将故事还原,豁然开朗,甚至有很大的成就感。 唯有集编剧、导演、剪辑于一体的导演,才能将这种电影艺术语言表现的淋漓尽致,程耳是国内少数具备这种能力的导演。 同时,电影是有气质的,这种气质很多时候是电影导演赋予的。 在《无名》中,程耳赋予了镜头语言生命,每个镜头仿佛都在呼吸,甚至带有节奏感。 在《无名》的镜头下,演员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质感,让人信服,仿佛他们就是那个年代走出来的人物。 《无名》在上映前在小范围进行过点映,有业内给予的《无名》的评价是“强烈作者风格的商业类型大制作,这种作品只有在学院派出品人的支持下才会出现,成为主流市场大片。” 也有业内点评《无名》开创了“作者+商业”的大制作主流电影新模式。
在《无名》发布的同名主题曲MV结尾,程耳打上了 “尊重观众,观众不应该被低估。” 从《罗曼》到《无名》,程耳在“变”与“不变”中,找到了艺术与商业共频的通道,在电影工业化的道路上,保留导演的个性。 电影,不能只是流水线可以量产化的爆米花电影,更需要更多能让观众愿意反复刷,每刷一遍都能产生更多领悟的高品质电影。 正如程耳所说:“比商业更商业、比艺术更艺术,是一种可以为之奋斗的电影理想!”
9点左右看的吧,看的过程中我一直看手机,怎么还没播完怎么还没播完,很尬,感觉是不是在看文艺片……没有剧情…演技水平也很一言难尽…为什么这种电影一定要请流量呢?想不通……春节档电影请也请个有演技的吧……看到微博一片刷出来的好评,能不能正视一下真实的观众感受……看完就真的很无语,就很后悔,大年初一我为什么选了这部啊
“wow”我在影院一直发出的声音(无声的)看完和旁边的朋友买了明天的票,一定有更多细节等待探索! 我对无名有很高的期待,导演和演员的阵容就很吸引人,再加上谍战的题材,看完梁朝伟和王一博的打戏预告就无需多言了,最后程耳确实没让我失望。 在大银幕上看程耳的作品非常享受,每一帧的画面都让人赞叹,故事像一颗花苞,闻到了香气,但要观察着,等它绽放开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奇丽。
是怎么做到既不商业又不文艺的…
剧情稀烂,还有术业有专攻,演戏真的需要天赋和实力,大荧幕只会更暴露短板,伟仔爱惜羽毛吧
中间的打戏太爽了
你俩既然都是共产党,那干哈打的那么狠…还扔楼下去了,那是真想干掉他的样子……王一博居然还行,虽然有几场特写还是差了口气,和高手过招也是,但整体没算掉链子,还是得要导演调教才能出来。梁朝伟和周迅,不用多说,跪就完了
无名在我心里的演技排名:1梁朝伟2周迅(和梁生拥抱那里脸部表情绝了)3日本军官4王一博5黄磊6王传一7江疏影8大鹏9张婧仪
影片结束我还舍不得走,还沉浸在剧情中。程耳,我终于还你的电影票了!无名值得!笑到最后!我还要再看!永远相信程耳!
程耳就像是郭敬明的soulmate,着迷于上海的某种情怀,拍的时候把所有想法都放在一起,形式都最终到了极致,却只剩下一个花架子,少去了本质的精神。#于冬冤大头实锤
1.大年初一鬼子屠杀中国人晦气,你带着这么主观的感受去看一个谍战片,真的大可不必,完全可以直接看其他那几个合家欢。2.说逻辑混乱剪辑零碎的,建议你带上脑子再去电影院,故事明明很完整,细节表达也都很到位,一些倒叙和插叙也让整个电影更有层次感了。3.画面很符合当时的场景,确实震撼,很深刻地能得到共情,说诡异阴森的还是,你大可不必,这个电影不适合你。4.不是任何人的粉丝,也是第一次看王一博演的戏,客观评价演技可以,和老戏骨一起也一点没露怯,对角色完成还是很好的,我认为已经达标了。5.这电影已经完全超出预期了,有心思好好看电影的强烈推荐去看,娱乐为主的就算了。
程耳需要给李安版权费吗
冲王一博来的观众欣赏不了程耳的风格,爱程耳风格的观众看不上王一博。再加上还有一群欣赏能力处于熊出没地带却为了装逼自己错选无名感到受骗反赖电影的巨婴。心疼程耳…
啥呀,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只能通过剪辑来变得悬疑吗
程耳真的太会拍了几个空境 没有台词 画面就极具冲击力真的情绪一下就被抓住了几处暗喻也给的特别恰到好处 一下就能懂每个镜头都有他要表达的东西 没有什么无所谓镜头两段打戏特别特别爽 没想到影帝六十岁的人了还这么能打 王一博自然是帅得酣畅淋漓 看完首场 迫不及待想二刷了。几处细节要再品一品!
最后王一博是共产党这点觉得崩了,如果是国民党觉得演的合适。。
重生之易先生审王佳芝
王一博哪有那么差,程耳抓他的气质抓得很准,好导演可以成就演员。
黄磊劝周迅跟他一起叛变革命去广西种地的时候 我还觉得 没毛病啊种吧干嘛不去啊 后来发现她老公是梁朝伟 那确实不行哈哈哈哈哈 你去吧我不去了
买票的时候三十六线小县城还只有上午场,不能剧透只能说对得起我早上九点坐在电影票,是商业片但有程耳一如既往的细节讲究,影帝影后不用说,两个新人也挺好的,能让人沉下心看。
包了一层费列罗包装的王致和臭豆腐
程耳,梁朝伟,周迅,为什么有个王一博??
我是个软弱的人,看不了这种剪辑混乱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