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独自一个人到电影院了。原因真的没有其他,因为这次看的是部印度电影,没有朋友会愿意陪我做印度人去,大家都只爱看好莱坞(戏院里只有我一个华人和3个印度人),反而我个人还蛮喜欢看宝莱坞的,画面镜头可以和好莱坞媲美,音乐更是无话可说了,是印度电影极为重要的部分。最重要是,很多印度电影的剧本都写得非常好,胜过好莱坞一些商业性质的电影。而且这次《Talaash》的主演有我个人十分欣赏的演员 Aamir Khan。所以,我告诉自己,非得进戏院看大荧幕。
相信大家对这位帅哥应该会觉得很眼熟。没错,Aamir就是在《3 Idiots》里饰演男主角的那一位。偷偷告诉你,人家现在已经48岁了,那时候他饰演《3 Idiots》也已经45岁了,还可以把一个20岁大学生的角色揣摩的那么栩栩如生、不做作。敬佩。当然欣赏他不只是因为他演技好、长得帅,而是有许多他所演绎或制作过的电影,都含有十分浓烈的社会讯息,也带有政治色彩。除了通过电影来表达自己对国家所面对的问题的看法,更为广大的人民抱不平,多次亲自参与不少的社会活动,为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声援。像他这种持有自己坚定的想法,并真正透过电影来传达社会讯息的演员和制片,是十分难得的。
虽然如此,我对于这次 Aamir饰演的这部《Talaash》并没有留下很强大的感受。少了的,就是心灵成长的那一部分。你可以很享受很尽情的看这部电影,但是踏出电影后你记得的只是故事和画面,心灵上没什么收获。所要表达的社会讯息也不强烈,其中除了揭露印度的妓女黑暗性的生活,就也没什么了。
但如果以娱乐性的角度来观看,这是一部佳片。每位演员的专业演出(每一个表情都给足100分),摄影画面的角度多层次、也很有惊喜,让我不得不敬佩印度宝莱坞电影业的功力。还有,可以把剧情写的那么精密、错综复杂且仔细、时间性的玩弄和操控也一流,角色性格写到我不懂要相信那一个角色说的话才好,猜测故事结局可能性也有3、4个……哇!真的很刺激。不过或许有印度同胞会很失望,因为这部《Talaash》只有歌,没有舞,而且跟一般印度片普遍有的热闹、明朗的故事情节不一样。它很黯淡、悬殊,还有死亡。
重点,可能很多人看了不知道,电影中女怨鬼出现在马路中的这一幕,是根据这部电影的编剧Zoya Akhtar亲身体验的经历而写出来的。她表示,那是她有一次在孟买参加完一个派对,回家的路上,和车子上其他5个朋友,亲眼目睹一个什么都没穿的一个女子突然出现在马路上,而他们的车子就这样穿越了这个女子!但回头看,马路上却什么也没有。(好怕,捏把冷汗)还不用紧,Aamir也表示他所认识的其中一个女演员(Aamir不愿透露名字),也同样遇到过相同的经历。信还是不信,你看了电影再决定吧。
看完了阿米尔汗的《觅迹寻踪》,我得天,拍的不知所云,里面不仅塑造了一个“虽然我打骂、威胁证人,但我是个好警察”的主角,最后还被神棍给骗了,这片的编剧在想什么?阿米尔汗在想什么?
为什么允许这种东西的存在。
深TM幽灵,明明开头的悬疑气氛还不错,结果到了中间变成肥皂剧了,最后又开始宣扬封建迷信了,讲真,你要是在恐怖片或者科幻片,甚至,丧尸片里搞这个我都不带说的,但这TM是个悬疑因素很重的片啊,里面几个前期以为是重要角色的角色突然就没戏份了,那个什么桑直接就死了。
我去,搞什么啊,你要说她是幽灵,能帮着开房门、开车门,你说不存在,你要是说那些是主角自己干的,你能在水下把车门推开,再退一部,就算都是主角干的,那不就是一家人,一个封建迷信一个精神萎靡,这高低得挂个专家号。
什么玩意儿啊,我真的有点不相信这片的主演是拍出《我滴个神啊》的阿米尔汗演的,讲真,看《印度暴徒》的时候我都没这么绝望,《印度暴徒》好歹还有点试听上的体验啊好吧。
话说最后水底下的时候,那么漂亮的女主角,你拍的肩宽都快赶上男主了,真的服了。这片怎么能有7分多,外国片自动加一分都已经蔓延到印度片上来了吗????
“你是受过教育的”
这句话是这部影片唯一可取的地方。
因为事先看到别人的短评,说最后十分钟会颠覆一开始我们对整个故事的判断……所以,到了最后半个小时,我已经基本猜到故事的真相。在最惊悚的时候也只是被声效吓了一跳,但没有感觉意外。
这是我所看的第三部由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前两部是: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第三部让我深深沉浸其中,并且过后感叹的电影。
印度片,在很多人印象里只是歌舞分段和狗血剧情,3个小时的爱情故事、中间每半个小时一段歌舞,几乎成了套路。故事或者活泼诙谐或者悲情伤感,同时不乏各种小白……从宝莱坞之恋(Devdas )开始喜欢印度片的我,也曾遇到过几乎看不下去的烂俗片,以至于觉得印度电影水平跟天朝公映国产片的水平,不相仲伯。
但是,也正是看了一些包括此片在内称得上是佳作的电影,才让我一直觉得印度电影的希望大过天朝。因为你总能时不时看到一些佳作,而不会像在电影院里看咱们的国产片,一部失望过一部。
这部电影,讲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但编剧和导演却是会讲故事的人。
(以下微剧透)
不管大家对结局是什么看法,但是相信大多数人在看到五分之四的时候,依然觉得这故事有点意思,也很想知道真相是什么。
如果觉得结局太坑,也是因为导演和编剧确实有意误导。
换个角度看,这部电影只是没有想要做成100%惊悚片的意图,而是努力往温情路上靠,否则,它也可以做成经典惊悚片(例如1999年那部全球风靡的好莱坞悬疑惊悚片。这两部电影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巧在,我记得那部电影是印度裔导演),而不是现在所呈现的这样:一部带了点惊悚的悬疑故事。
相对于悬疑的部分,我更欣赏这个故事里最现实的那部分。有时候会惊讶于它的尺度,惊讶于它所展现的真实。当镜头在大街小巷里跟着人物推进的时候,觉得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表演,都自然无华,毫不做作。
整个故事看下来,我认为没有任何细节问题(如果有人觉得结局不可思议,那也只是表示对于整个故事的定位跟导演的想法不一样,却并不代表这个故事本身的叙事逻辑存在问题),最开始一条主线三条辅线的展开,不同身份的人物迅速登场,但叙述手法流畅,虽然繁杂但并不混乱。所有人物的出现都不是多余的,任何镜头到后来都会有个合理的交代。
于是这样的电影,结构紧凑,毫不拖沓,观赏起来非常舒服。
在我眼里,此片的剪辑、画面、音乐都很棒,在制作水准上相当不错。情绪的渲染层层递进,恰到好处。这也是让我觉得此片为佳作的原因。
这电影打动我的,在于它想要表达的残酷和痛苦,以及残酷和痛苦背后的温情。
当妓女跟警察讲述她朋友的故事时
当警察跟妓女展示他钱包里的照片时
当夫妻俩在屋里望着彼此,内心希望走近,最后只是默默擦肩而过
当夫妻俩在楼下争吵时
当他望着她渐渐远去时
还有最后的最后,真相大白,尘埃落定,两人的背影……
很多场景都让我内心里触动。
于是,悬疑什么的,到最后感觉一点都不重要了。
我最喜欢的是夜里警察与妓女见面的各种片段。
似乎充斥着欲望,克制而隐忍的,又带着某种想要倾述或是挖掘的意图,彼此试探。两人对话,暗地里交锋,又相互倾慕,信任,彼此慰藉。
某一瞬间,觉得这或许是场爱情,柏拉图似的,深情却克制,优美且惆怅。但在另一刻,觉得这两个人之间仅仅是因为案件而带来的际遇,不过是彼此的述求刚好得以互补而形成默契而已。
阿米尔汗的表演依旧很赞。跟三傻大闹宝莱坞比起来,完全是另一个人。他把那种内心里饱受煎熬、但又正直的警察,表演的入木三分。
而且穿警服留着浓密八字胡的他,虽然是个有些发福的中年男子模样,但总觉得十分帅气,且有股不怒自威的霸气。
另外,听说他为了拍这部电影,学了3个月的游泳,旱鸭子的蜕变,勇气可嘉,在水底拍摄的效果也相当不错。
关于最后某细节的感想(下面涉及关键情节剧透)
……其实当最后,当男主在警局里彻底明白自己所遇是怎么回事,然后跌跌撞撞来到岸边,回想起女人的话,于是终于挖掘出尸骨时,我在想:这才是整部电影的真正反转——然后警察会报告警局,然后会有大批警察来到现场,案子重新书写,并终告完结(看美剧看多了的后遗症)。但没想到只是烧了尸骨。想必案子还是跟警察的上司说的那样,已经在商人所谓自杀的基础上over,无需再多言了。
于是,想起女人在岸边跟警察说的那番话……
“世间从未有过她们的痕迹又何来人间蒸发”这句话,在她第一遍说时我是感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命运悲凉,在第二遍回放时则表示这其实是一种暗示。但当尸骨焚烧之时,我又想起这句话,不由深深叹息她,以及很多如她一样的人的命运。
又及:此片到底还算是惊悚片,在知道真相之后,回头再看某些本来感觉正常甚至可以说是优美的画面,现在则在音乐伴奏下感觉背后有点发凉。
最后感谢深影的翻译与制作!
在B站上无意间听到《觅迹寻踪》的配乐,短短几秒的时间便快速吸引了我。本着打卡米叔电影的心态,我决定等看完电影再重新回味这些配乐。所以可以说,我看这部电影的最初动机在于米叔。
这些年来,我们每个人都观影无数,然而米叔的电影于我而言是迥乎不同于其他电影的,以至于以往的观影经验似乎时常不起作用,剧透也对观影无甚影响。于是,我下意识检索豆瓣上的影评,想要在观影前给自己的小心脏先来一点建设。
但正如我前面说的,所有的建设有时都是徒劳的。一个米粉,在剧透无数之后看着案情感到一阵迷惑,很长的时间里都被人物和案件搞得一脸懵。然而就在结束观影的那一刹那,忽然觉得自己就像米叔扮演的警探苏贾一样,有一种突然恍然大悟的感觉。那时正是深夜,我独自一人对着发光的手机,独坐在漆黑的房间里。卡琳娜·卡普扮演的女鬼罗西似乎在微微发光的窗前若隐若现,没有鬼片带给人的所谓的恐怖,只有一种撞击心灵的震撼一遍又一遍地撼动着我。本是冲着配乐和米叔而来的我,最终却被卡普女神的角色吸引而不能自拔。
女鬼罗西,一个风尘女子,虽然她算不上倾城倾国,但是多年风月场的浸染使得她深谙这个小圈子里的生存之道。妓女、小瘪三形成了姐妹兄弟的家庭,共同生活在黑帮、老鸨操纵下的大染缸里。她是妓女中的魁首,是黑老大和老鸨身边举足轻重的摇钱树,一个媚眼,嘴角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变化都足以让男人心神荡漾,不能自己。也许,她喜欢这样的生活吧?她的“客户”甚至是英俊潇洒的明星富贾,宝马香车,豪华酒店,似乎可以满足一个女人莫大的虚荣。以前我也曾听说,有些女孩是自甘留驻此间的,纵使被人解救,也还是会千方百计“逃”回原来的风月场,过“快意自在”的生活。而罗西呢?我试图摸索她的轨迹。
片中早已花容老去的尼尔玛拉在内心里渴望着瘸腿小瘪三的爱情,在预感到爱情灰飞烟灭的时候,坐在火车上怀抱巨款,远走高飞的她忍不住悄悄痛哭。好不容易被赎身的玛丽卡在情人死后又被逼重操旧业,挣扎的结果即是身体和心灵双重的虐待。她们不是有心如此,可一旦坠入便难以超生。妓女,一个本来就不该存在的社会阴暗面,政府和法律不允许她们存在,警察不肯伸出援手,社会不愿关怀和帮助。就算有心开始新的生活,她们前面的路又谈何容易?更可怕的是,当罗西在一次“客户”的调情中不幸被甩出急速行驶的汽车,为了不落下嫖娼的恶名,这些“客户”甚至眼睁睁地看着一息尚存的她在血泊中苦苦挣扎,径直开车离开。一个女孩就这样实在黑夜的路边,作为一个失踪的人,没有人在乎,没有人关心,就这样被人忘记。她被葬在鲜有人烟的海边荒地,没有墓碑,只有死不瞑目的悲哀。然而她的死成为了黑老大盘剥勒索的价值所在,以她的死从这群“客户”手中获得的“封口费”数额又是何等巨大。这一切都是那样的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死亡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我们也许只能报以一声有气无力的叹息和无用的怜悯。但死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复仇女神精彩的华章就这样开启了。生前无法给自己争取自尊和正义的弱女子,在死后为自己报仇。多少曾经伤害她的人的死何尝不是“拜她所赐”?一个新的开始来得并不容易,然而在心有挂碍的阴间,她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打开尘世留下的怨结。而最终,也获得了自己死后真正的安宁。
由无力到有力,由无助到自救,由生到死,由人到鬼,这一切又何尝不是这个女人真正的涅槃重生?
影片总有曲终人散之时,纵使我们反反复复地观看多少遍,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的生活,然而,电影终究要像心灵的补给,给我们一点营养。这营养究竟是给其他活着的或死去的罗西?还是给我们这些男男女女?
这部电影跟之前看过的另一部印度电影《白象》很相似,都是主人公遇见了一个对他很重要的人,这个人在他所做的事情中扮演着牵引的作用,而最后都是发现这个人其实已经死了很久。我所看过的几部印度电影都给人印象深刻,具体的原因我想是印度的电影通过极其简单朴实的方式反映了人内在和本质的情感。人很矛盾: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个世界有它邪恶的一面,这个世界漠视底层的那些人包括他们的生命和尊严。于是人便在这个世界迷失了,一方面为了生存不得不沉浸在这个世界的规则中去践踏漠视生命,另一方面却受善良本性的拷问。
这部电影的主线十分简单--女主角牵引着阿米尔汗扮演的警察完成了破案,在破案后他发现女主角其实已经死了很久了,当他看到周围同事对他相信鬼魂投来的异样眼光,他开始理解他的妻子为什么会找一个通灵人跟他死去的儿子对话。这些年来,他过的不好,儿子的离去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伤痛,他不愿意接受这一切,他甚至将儿子离去的部分责任强加到他妻子身上。但是突发起来的案件使他执着起来,在整个破案的过程女主角对他的牵引其实是他内心深处的力量在指引着他,让他敢于直面事实与真相。一个背负着情感包袱的人是不能得到真正快乐的,他既不能原谅别人也不能原谅自己。但是当他开始正视事实时,他就找到了一把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而当内心世界之门开启时,他就能看到善的光芒。电影的结尾,阿米尔汗扮演的警察读着儿子来自阴间的信,信上写着:你好,爸爸。我很想你,我知道你也很想我。不管那天发生了什么,那都不是你的错。那是我的错,爸爸,对不起。你改变不了任何事情,我只想告诉你这些,请不要自责,我因为这个很受伤,不要因为我跟妈妈打架,你跟妈妈一直高兴,我就会高兴。爸爸,记得你曾今告诉过我,你希望我一直高兴。我知道你能把所有事情都办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当他坐在河边读完这封信得时候泪流满面,他放下了,从此解脱,能以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他的孩子永远栖息在他的灵魂旁。就像结尾的那段音乐:就算全世界告诉我你已离去,但是你在这里,此时此刻你在这里;就算全世界告诉我你已离去,但是你在这里,此时此刻你在这里,在我所有思绪之中,每一句说出的话语,在我所有的感隋之中,每一个表现的表情,你是唯一,你是一切...
好的悬疑片就是已经猜到真相了,但是还有很多的细节吸引着你一直看下去而不乏味,其实这类融合着灵异元素的悬疑片,很容易会被拍毁,宝莱坞在剧情的把控上已经甩我们N条街了。离奇车祸、灵媒邻居、女鬼索命,结合到一起却形成了一个颇为心酸又温馨的结尾,要是把那些矫情的MV式段落精简那就更完美了。
还是不太适应阿米尔这个样子。。。 算了 这是印象分。。。 不要太当真
影评不好写,太容易剧透了
米叔不愧是宝莱坞最有西方电影意识的影人,开头的都市夜景,中段的多线叙事,最后的反转,都紧紧扣住人性主题,没有印度电影常见的夸张和歌舞。借鉴了黑色电影的蛇蝎美女和心理焦虑,结局又类似倩女幽魂,每个人都很有人性深度。对孟买底层小姐的同情则体现了米叔一贯的现实关怀。
就算全世界说你已经离去,但你还在这里…结尾哭成狗,OST循环一百遍
第六感 3.5星
這神展開,臥了個大槽Orz卡琳娜太美了真是神仙劇本了
几乎睡着。。。
不得不说阿三的编剧比我大天朝的好多了
双鱼男就是Aamir khan,所演示的角色太典型了,脑残程度加一分。故事娓娓道来,配乐和镜头运动的很好,结局出人意料给人惊喜:终究不过是一个引导人走出过去的故事。在印度那个有信仰的国家,这样的结局可说服人。越发的想去印度了。虽然知道现实和电影会差很多,但是我还想去这个国家。
国泰Jo'burg - HK 的航班上看的,机上的HINDI电影只有两个,一个是OMG,一个是这个。相当好看!!!!简直就是印度版《灵异XX感》啊,还有大量的悬疑元素啊,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尿点!!
不知道怎么编的结尾么
★★★☆
米叔演技很好。不过米叔这次挑剧本不如以前好~
虽然在阿米尔·汗的作品中并不出彩,但影片的整体质量其实还可以,只是原本以为会是场精心设计的巧局,谁知道最后却和怪力乱神扯上了关系。
逆转,成功!
还是喜欢科学片
情节和松本清张的《疑惑》类似,只是印度人做了自己的诠释,尽管做得不那么印度style。PS:恩,要想知道从逻辑推理角度如何发生车祸的,去看《疑惑》。
就是这么反转,就是这么印度,就是这么让你猜不到。
最后是煸情点,,感人至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