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幽灵》是埃里克·布雷斯,继《蝴蝶效应》之后第二部执导、编剧的电影长片,《蝴蝶效应》被观众奉为影史经典,影片在叙事结构做文章,靠着悬念和紧凑的节奏,一步一步,填补影片的情节留白。
这一回,《战争幽灵》也有似曾相识的技法。《蝴蝶效应》里,一本日记推动剧情、串起了全片;《战争幽灵》中,给予谜题、增加悬疑、扩展想象空间的也是日记。
不过,《战争幽灵》的野心更大,短短95分钟串讲了四个故事,跨越至少3个年代,每个恐怖的留痕、令人莫名的蛛丝马迹,都会在最后20分钟,谜底真正揭晓时,一一对应上所有悬念。
如果你以为,看到结尾就圆满了,就大错特错了,《战争幽灵》在末尾还埋了梗,让人带着惊惧倒吸一口凉气…
在故事前半段,它娴熟地运用悬疑元素,塑造了一个标准的闹鬼古堡:
比如,地毯下边的圆形祭坛…
比如,火柴莫名地就是打不着火…
比如,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鬼影…
然而,埃里克·布雷斯绝不会满足于,仅仅拍一部让人惊恐的鬼片。
导演拍摄《战争幽灵》的契机,正是因为关注到一个现象:很多退伍军人都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残酷的战场上受到心理创伤后,有些人会产生精神、心理问题,退伍后因为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他们的自杀率极高。
在《战争幽灵》中,导演大量、细腻地描摹了参战士兵的心理,不遗余力地想展现战争残暴的一面。
这个用刀直捅喉咙,弄得鲜血汩汩而出;另一方,要检查倒下的敌人是否真的没了命,狠狠地来上一刀,或者补上一枪;即便敌人死了,那也要撬开他的嘴,看看里边是不是镶着一颗金牙……
《战争幽灵》看似为一部恐怖电影,但实则透过片中士兵随着鬼怪骚扰而逐渐崩溃的内心,呈现出一场战争除了造成士兵与人民的死亡,也会对存活下来的人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再次强调所有战争电影关于反战与和平的核心。
整部影片融合了暴力、惊悚、神秘以及家庭元素,导演以更贴近现实的角度向观众展示了人在战场上遭遇到的肉体上、心灵上的创伤。
让人不禁深思,战争的恐怖之处,不仅是带来了死亡,更是在于极端环境对人性的摧残,在于给人留下的永远不能弥补的缺陷,没有比战争更恐怖的恐怖片了。
———————
分割线
———————
-
-
-
战争+科幻+闹鬼混合类型片。科幻一定有,鬼魂也一定有(除非真的有程序员恶意篡改了电脑程序)。
1.先捋剧情:一美军五人小队在阿富汗执行撤离保护人质任务,未曾想ISIS先人一步到达人质家,五人加情报官躲进夹层,坐看一家被杀,然后被冲出来的阿富汗母亲自杀式袭击弄的个措手不及,阿富汗妈妈死前下了一个大诅咒,即片中反复出现的神秘词汇“Vetrulek”。
五人被送到科幻实验室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康复(主要是心理),医生把电脑模拟背景设为二战,认为这更能帮助他们。
2.鬼魂从何时开始介入,以何种方式介入?
通过光头医生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这套系统本身是良性的,并不会作出“循环模拟”这种事情让小队在梦境中陷入死路,而现实是,五人小队在梦境中的二战,陷入了死路,走了一圈又一圈,最终还是回到了闹鬼的城堡。
所以从小队被送到实验室开始,鬼魂就跟来了,并干扰电脑系统。
推测,假如没有鬼魂的话,这套系统运作起来小队的梦境应是如下:
二战战场,小队接连炸纳粹吉普、给难民帮助、然后在城堡交接驻守、众人的谈话(包括狙击手回忆往昔犯下的罪行),这些是系统定好的程序,目的在于促进五人的心理康复,同时减少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然后城堡住着幸福的法国贵族一家四口,小队在此驻守,受到了法国家庭的热情款待———【对应接应阿富汗一家】
突然有一天,他们收到电报称一股数十人的德军部队马上要到达此处———【对应ISIS部队】
此时五人躲在城堡的某处(可能是阁楼、可能是庄园角落的小屋),坐看一家四口被纳粹盘问、虐杀———【对应小队躲在墙后看阿富汗一家被杀】
当然,梦境中小队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比如与纳粹开战,事实上他们正是如此做的。(狙击手提议撤离古堡,队长坚持要驻守,但他说不出这样做的原因)
如果没有鬼魂的话,这套系统可以重现当时的情景,小队可以面临再一次抉择——挺身而出或见死不救。试想众人在梦境中为保护法国贵族一家人而与纳粹拼了个你死我活,即使梦境醒了,重返现实,他们想起阿富汗的事情,心中的负罪感可能会有所减轻。
但是,BUT!
鬼魂来了,电脑系统并未向良性发展,而是演化成了【闹鬼古堡+无限循环】,众人在经历一系列事情,通过日记了解一家的故事后,本以为将他们埋葬可以送走鬼魂,殊不知这样更加深了鬼魂的力量,让其可以在现实世界兴风作浪。
结局,队长让女医生送他们回到阿富汗战场重新面临当初的抉择,想要弥补。
但他醒来,仍是二战树林,对面坐着抽雪茄的男人。
“What do you want?”
一家四口want的,可能就是五人在梦境中永远循环无法逃出,以此惩罚他们的麻木不仁和见死不救。
结局留白,不过我推测,小队剩下的四人应该永远无法从梦境中醒来了,此时鬼魂的力量足以影响现实,利用电脑系统把他们永远困在梦境中。他们在实验室的身体实际上变成了“植物人”状态。
类似的电影还有
经评论区豆友推荐,补充几部
以上,喜欢这类题材的请自取。
介绍一下这电影吧。这部电影的模板,契机,逻辑,几乎和《 源代码》差不多。不用我多说你们也知道大概了吧。前面全是坑,最后才填。我是半夜三点看的,与亚洲鬼片那种恐怖入骨的氛围不同,欧美电影所谓的恐怖真的吓不了我。幽灵比起鬼,我觉得只是恶,并未有什么恐怖感,哈哈。故事开始于二战背景,一个美军小队进入一个古堡与里面的恶灵纠缠战斗,期间也交杂着和德军的战斗。结果幽灵,德军,美军三方乱斗……这只是开始,就像前面说的,只是代码,源在最后,慢慢看。中国古话说,种恶得恶,视恶无睹,皆有恶报,大概就是本片精髓了。本片战争是挖坑,恐怖是铺垫,科幻是点睛,能揉在一起也算小有新意,我给3.5星,还不错。
直接剧透了,没看过电影的别往下看了。
先说恐怖,
前半段是比较常见的闹鬼套路,剧情穿插了一些暗示伏笔,看到后半段才能意识到是在说啥。
依我之见,整个剧里根本就没有幽灵,而是男主心理负罪感在系统里具象化,否则无法解释幽灵最后也在呼唤他Remember,以及帮助大兵对抗德国兵,因为潜意识里医生一家就是他们的友军。
那又怎么解释幽灵也在呼唤他remember?
其实从幽灵出现的方式,到德军的死法,还有日记的内容,幽灵全片并没有伤害大兵(除了把通讯兵手夹了),他们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在复现记忆碎片,唤醒大兵的阿富汗记忆。本质都是男主潜意识对自己的暗示。这部分是五个大兵的痛苦记忆,因为没救下医生感到负罪感,为了消除负罪感,痛苦记忆倾向于指引大兵回到阿富汗重新选择以赎罪。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幽灵不停地用行动唤醒大兵,并不攻击他们。
而潜意识的另一部分,用摩斯电码暗示自己离开这里就会死,显然不是指离开这个古堡,更不是现实世界做精神疗养的病床,而是指离开阿富汗的墙,这与离开二战记忆回到阿富汗本质是一回事,回去重新选择是死路一条。这部分潜意识代表求生的本能,抗拒回到阿富汗。
求生本能和痛苦记忆的来回拉锯,所以男主进入系统总是回到二战,但又夹杂了大量阿富汗的场景碎片。
潜意识与现实世界的选择结果是一致的,现实世界大兵也放弃了挺身而出,选择目睹医生一家被残忍杀害背负沉重的罪恶感。潜意识里大兵们抗拒回到阿富汗,而选择留在二战记忆面对幽灵的折磨。
当男主又一次进入二战梦,问树后抽着雪茄的黑影What do you want ?个人理解这是想赎罪补偿的表达,犯错或亏欠了,才会这么问。所以显然,黑影是医生,医生一言不发,把雪茄丢到男主身边,亮起火光。不言而喻。幽灵,或者说痛苦的记忆依然倾向于唤醒他的记忆。
至于这会是一个死循环吗?我觉得不会,这本身是一场本能和人性的对抗,最后我相信人性会战胜本能,大兵会回到阿富汗,但实力悬殊,基本也是死路一条,无济于事。
面对敌人数量和装备碾压,不是几个小兵勇敢就能解决的问题。
到这,我想起两个事,
一是著名的“电车难题”,拨动把手选择让谁死?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人就不应该有扮演死神的权力,因为怎么选都是错的,怎么选都会背负上罪恶。而战争让大量的普通人有扮演死神的权力。
二是反战。战争难说谁对谁错。对于某些地方的运动和恐怖组织,武装干预真的会起到正面效果吗?其实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有选择的机会。
奈何人间千分雪,最是无辜梦里人。下雪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翻出来一部最喜欢看军事题材类鬼片。因为有种可以硬钢的成分在里面。这部电影刚好在中元节前夜看,老毛病又犯了,越看越困,无所畏惧。看完去趟厕所,慢悠悠的走着,听着田间草际的虫鸣,并没有觉得有多可怕。其实世上没有比人更可怕的事物了,经历了,才会知道,就算有阿飘又怎么样,一切不过是因果缘由,生一日活一日是命,躲不过也是轮回的使然,做坏人没有好的结局,做好人更没有好的结局,于是和电影一样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慢慢的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局。影片中心句,系统闹鬼了。。。。。点睛之笔。其实按影片分析,这个战斗队已经不是第一次进入循环了。本来心理恢复模拟系统是良性引导,辅助他们抹去阿富汗战争中的心理问题。意外的是系统竟然闹鬼了,出现了鬼打墙,步步引导他们犯错--把尸体埋葬并祈祷直接导致了鬼魂的复活。并入侵到电脑系统,导致这几个人永远活在了拯救,赎罪的死循环。按影片米国洗白战争的角度来看,这和这个小队没有太大关系,而杀害阿富汗一家的KB分子却没有任何伤害,有良知的小队却死伤和被纠缠,看起来貌似无理,实际上也阐释了一点,当金钱站起来说话时,所有的道理都要沉默。谁会真的去追冤有头债有主,女性被QJ,我们不谴责犯罪分子,却怨被害者穿着暴露长得诱惑。诸如此类的太多,总是被审判的是良知,逍遥于外的是罪恶,容易抑郁的善良,良心狗肺的总幸福,因为弱者天生就是注定被淘汰的,很多公知都偏向于更能生存下来的,而无关于道理,情理和公理。弱者有罪论?个人揣测这个地方电影是表现的这个意思。电影的逻辑设计很巧妙,脑洞大开,起伏转折,6.6的评分属实太低了,同类题材鬼片还有韩国电影R高地,506哨所,都是很不错的鬼片。
这个影片同时也是反战题材,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所以珍惜和平,热爱生活,报效祖国!
前半段模仿韩国电影罗密欧点,只不过前者是纯粹的鬼片,而本片就是个四不像电影,依次出现的电影类型有战争-惊悚-恐怖-科幻片-战争片-鬼片。类型变化的太过了,什么都想染指但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什么都没拍明白啊。前后脱节严重,像好几部电影硬生生的拼一块的。
槽点:1、纳粹士兵进大宅子就像进自家花园一样随意。
2、士兵在水里被电击时出现了一帧画面,是现代医院里,右边的金发阿姨还挺美,特意暂停回看了一下。
3、队长被带走时身旁的三战友为啥都不动,就阁那看着。
4、当兵的素质就是不一样,鬼怪都现身了居然都不会吓到尖叫。
五个士兵为了更大的胜利牺牲了阿富汗一家,能把士兵的劣迹拍到如此清晰足以可见拍摄国的胸襟有多大,这可是真正的抹黑!谁说士兵不怕死,求生畏死是人类的本能,不怕死的是被洗脑了。虽然也能理解士兵的行为,但还是有所不齿,因为太有损形象,然而世界人民仍然能看见他,这就是创作的自由。这一点上,我服!!
结尾是什么垃圾玩意儿,憋了半天以为要使个大劲,没想到放个臭屁。黑暗中一个男人电影,男主说what do you want就完了??
实际是恐怖片,但以战争为背景,有点《502哨所》的感觉,但最后一段又揭开了恐怖背后的真相,故事编排确实很有看点。最后的一句问句结尾也是恰到好处,没有狗尾续貂,直接在尾巴那里截断了。最近的恐怖片都咋这好看的~
本年度开脑洞佳作,以战争片+灵异片为引子,讲述了一个悲情的故事;影片结尾部分以科幻片的形式进行反转,类似《源代码》、《重生男人》、《生死停留》、《恐怖游轮》;而最后再以灵异入侵、科技失控的再次快速反转切入桥段与影片开头形成闭环。整部片子气氛尚佳、层层递进、各种风格的混搭组合还不错,属于小成本大野心的佳片。电影编导埃里克布雷斯的代表作即是《蝴蝶效应》,而本作中的隐藏线显然也有其血脉的延续;话说《蝴蝶效应:重新启动 》应该不会真的排片2030年吧。。。
一波接一波反转,铺垫足够,顺承自然。其中对战争的诠释更是别有新意,角度清奇:上了战场的那一刻就已经万劫不复了,无论你是选择牺牲救赎还是自保苟且。终究选择只剩下身死、精神受一生折磨或者成为一名刽子手,都是地狱,难道就不能干脆没有战争吗?希望终有一天人类能够进化到足够有智慧以至于没有纷争。
惊吓手法low了点,重点在片尾的大反转上。结果就是……导演把自己成名作《蝴蝶效应》又拍了一遍,Brenton Thwaites 也把自己多年前的《信号》又演了一遍……
近期看过最新奇的恐怖片,“蝴蝶效应”导演久违之作,主场讲述二战时期美军和纳粹的相互制衡,中段画风急转直下,变成古堡闹鬼怪奇秀,怨气冲天的古堡家族与美军小分队的周旋与捉弄,在黑暗和惊吓中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隐藏着冤魂的生死过往与小分队内心深处的秘密,电影聚焦战争带给亲历者的那些创伤后遗症,以及潜伏在最深处的触目惊心与悔恨遗憾,并裹挟着血肉之躯下的生灵涂炭,导演用他最擅长的超前思维,将战争的满目疮痍和战争中无辜死去的人类,做了脑洞大开的科技依托与怨灵入侵的相互浸溶,在可被控制的潜意识里完成复仇与救赎,电影虽然场景简陋,但独到的创意和层层递进的转折还是数度给人惊喜,它既有战争片的醒悟反思,也有恐怖片的廉价惊悚,居然还有《黑镜》式的觉醒科技,简直是融合了诸多元素的杂烩大片,导演多年磨一剑,水准依旧
有的地方挺吓人,非常适合半夜看,气氛营造的很好,看出导演编了十年的剧还是比较有诚意,但是黑境和很多电影都有类似的情节,如果只活男主一人回忆还行,这么近距离这些人下巴都掉了还活着真是奇迹,简直是尸体拼起来的。几个士兵躲在角落里偷看,很像之前新闻女友被人强暴而男友在外门不敢进去一样。
哇我是没想到的这也可以层层恐惧,第一层是战争片,第二层是恐怖片,第三层是科幻片,第五层还是恐怖片,老千层饼了,很有思路很有想法,但问题在于看完也就看完了,厉鬼也不敢报复伊斯兰国,只能欺负一下伤残退役士兵了,没想到鬼也是欺软怕硬的。
电影在73分钟之前,我都以为这是一部落入古堡套路的恐怖片,想着《蝴蝶效应》的导演也就不过如此,不过之后的部分,狠狠地打消了我之前的体会,只能用限制级的口语来表达内心的惊叹。出人意料的脑洞开启,不过电影的内核还是人们熟悉的忏悔与救赎的内容,有能力去拯救而没有行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原罪,即便是他们的身躯被炸弹损毁,但内心像是被诅咒一般的煎熬丝毫没有消退。用这样的方式来描述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的内心很少见,很巧妙,也很深刻。
这部电影之前我都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戛然而止”.
美国是最应该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恶霸
你以为是战争片,结果是个鬼片。你以为是个鬼片,结果又变成了战争片,又变成了鬼片,又变成了科幻片,又变成了鬼片……
吓人的手段比较低级。《蝴蝶效应》导演新作,虽然梗比较老,但反正不是单纯的二战×鬼片。至于完成度就见仁见智了。
故事不错,结尾部分太仓促没解释很清楚
有《蝴蝶效应》内味儿,前一半就是平庸的鬼片剧情,后面反转也不是很新颖,同类型又跟战争题材结合的片子三十年前就有了。中间的台词早就暗示了结局,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时无间,空无间,受者无间。
刷副本,主线任务不能跳过。
地雷挖金牙,影子吊死鬼,幽灵走出画,怪屋反围剿,无头翻花绳,ghost in the shell again. 前半段闹鬼还可以,结局反转太生硬
被水军骗了。。。想不到这么糙的片子竟然还有水军。。。不仅各种穿帮,还狗屁逻辑不通。。。还以为是The Asylum拍的。。。。
看得出有野心,但是用了大段时间铺垫的这个二战鬼屋大冒险实在太过无趣,而憋了一个多小时之后的大反转也显得自作聪明甚至有点侮辱智商的感觉:阿富汗大兵的战争创伤用二战VR来治疗就因为能找到兄弟的感觉?还能带这么强行的?不过这片倒是给国内那些唯物主义恐怖片提供了一个借鉴的方向,等等还是说压根就是跟国内的片子学的?
故事有点扯的飞起,好在最后给圆了回来,逻辑上说得过去。故事构架应该参考了《致命ID》或《死亡幻觉》这类作品。是导演旧作《蝴蝶效应》同时期很流行的格式,放到今日就显得陈旧了。古堡闹鬼部分还不错,中段打鬼就开始胡来了,最后“机器闹鬼”的概念也与90年代一部恐怖片相仿,总之偏邪典范儿的作品,小众影迷会喜欢
拿着战争创伤后遗症的主题,玩起了类型混搭,用这种《蝴蝶效应》式的写法,虽然观感不新鲜,一惊一乍的拍法也不高级,但至少不low,能够很好的完成类型任务,完成度也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