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是前些年在新浪博客上看到的】 作为在电脑前看电影的同好,你知道有什么最让人讨厌吗?那就是你百度搜索到的同一电影资源的一个个链接里的剧情介绍,都象约好了一样一定藏了半截而让你抓狂!!完全与十年前的盗版光碟太监版介绍一样——下面没有了。 西部往事是我最喜欢的西部片之一,我无法用影评人的手法描述这部影片。但对于这部几乎没有多少个中国人能有幸看到175分钟意大利原版的电影,我希望把我看到的166分钟美国版的剧情完整的纪录于此——by the way,如果你能找到175分钟的版本,希望能与我分享。 假如你无意中看到我现在所写的文字,并接着就去看了这部电影,希望你能感谢我。否则你将不是为了回味——而是为了看懂——再花166分钟。 如果你喜欢西部片,那么这实在是一部值得你看的电影!! 电影的一开始,弗兰克Frank手下的三个枪手在片石镇火车站之前的一小站足足等了12分钟,等来了口琴师Harmonica,口琴师本来是约弗兰克在此见面,了结一段过往的恩仇。既然弗兰克没有来,枪战就不可避免了,口琴师干掉了三个枪手,自已锁骨下也中了一枪。 那弗兰克为什么失约呢,他领着其他手下的,去杀马克贝恩Mc.Bain一家。贝恩本来与小儿子在悠闲地猎斑鸠,等待着自己第二次婚宴的开始。没想到几分钟后,一家四口就被枪杀在自家的门口。 贝恩家的农场,虽然名字都起好了——甜水镇Sweetwater Town,其实周围都是荒漠,只不过就在贝恩家孤零零的房子旁边,有一口甜水井,可以给蒸汽火车头补水,因此是已经延伸到片石镇的通往西部的铁路的下一个必然的站点。 铁路大享莫顿Morton本来是让弗兰克用威逼利诱的法子赶走贝恩一家,占有甜水井这个要地,实现自己将铁路一直通到大西洋的梦想。但弗兰克就是这么狠毒狡诈,他和他的手下穿着另一个以肖恩Cheyenne为首的匪帮的清一色的招牌大衣来杀贝恩一家,并留下了这种大衣的碎片,嫁祸他人。 贝恩的第二任妻子吉尔Jill是贝恩在新奥尔良认识的漂亮妓女,他们一个月前已经在新奥尔良登了记,现在,当吉尔在惨案发生几天后到达片石镇火车站时,贝恩家已经没有活人来接站了。 吉尔雇了一辆马车前往Sweetwater,途中经过一个类似大车店的旅馆,里面住着各色人等。当吉尔随着车夫,好奇地进来看看时,门外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活着进来的唯一的人就是带着手铐的肖恩。他被警察误认为是杀死贝恩一家的主谋而被抓获,但不知他用什么方法打死了押运他的几个警察。他在大车店里试探了一下在这养伤的口琴师,并让一个吓呆了的旅客帮他打断了手铐,然后与前来会合的手下扬长而去。 吉尔到达甜水镇,明白了一切。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好不容易从良了的妓女的痛苦。但从良的妓女,可能或多或少都还保留着她们这一行当所养成的习惯——尽快的从交易中获利。于是她在贝恩家里四处寻找,希望能找到点什么有价证券、金珠宝贝之类的。不过,我们看到的是一无所获的吉尔在贝恩的床上辗转难眠。 影片在这里突然转换到口琴师在大车店里对之前帮他约见弗兰克的大车店老板大打出手,逼问为什么弗兰克会爽约。说实在的,当然多看一遍也能看懂,但这里一定剪掉了什么,对于这么一部电影,哪怕4个小时我也愿意看下去,真不知道美国人的院线为什么一定要剪掉一些内容。 吉尔睡不着,接着在贝恩家翻箱倒柜。她从一个箱子里翻出一堆建筑模型,其中一个车站的模型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引子。这时吉尔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忽然窗外传来口琴声,她往口琴响起的地方开了一枪。第二天,失望的吉尔收拾行李决定离开Sweetwater。但这时肖恩来了,他和他的手下被警察追了一个晚上,他想来了解弗兰克为什么要杀贝恩一家并嫁祸给他。他告诉吉尔事不是他干的,他再坏也不会杀孩子。两个人探讨了一会贝恩一家被杀的原因,肖恩认为Sweetwater什么地方一定藏着什么财产,但吉尔还是决定离开。 这一段交流中穿插着火车上因为骨结核而驻着双拐的莫顿与弗兰克的谈话,弗兰克暗示将要把吉尔也杀掉,这样麻烦就没了。 吉尔离开前又有人阻拦她,这次,是昨晚在房子外面吹口琴的口琴师,他和肖恩说着同一句话——既然杀了4个,就很容易再去杀第五个。口琴师从马棚里看到外面有两个人站在山坡上,意识到弗兰克派来杀吉尔的人到了,他用计在水井边干掉了他们。这些都被在另一处山坡上没有离开的肖恩与手下们看在眼里。 与两个高手交流过的吉尔,终于知道了弗兰克才是杀死自己丈夫的凶手。口琴师一定告诉了她找大车店老板可以找到弗兰克,虽然影片中没有提到。口琴师这样做是为了有机会跟踪大车店老板找到弗兰克。果然,一个跟着一个,口琴师上了莫顿的火车,这个时候肖恩也扒在火车底下。 经验丰富的弗兰克发现车厢顶上有人,并抓住了口琴师,同时知道派去杀吉尔的两个手下也死了。于是他决定亲自去会会吉尔。弗兰克离开后,接下来的是一场斗智斗勇的火车上的枪战,肖恩把看守口琴师的三个家伙干掉了。 镜头切换后并不马上就是弗兰克与吉尔的戏分,Sweetwater这个荒凉的地方一下子堆满了建筑材料,一块供应商也不清楚有什么用的招牌木板,让吉尔终于知道她的老公原来是要在这里建火车站!吉尔想把车站模型找出来,这时弗兰克把模型从旁边递了过来。 接下来一段时间镜头切来换去,这里更是剪缺了什么东西,虽然剪掉的东西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前后猜出来,但何必让在电影院看电影的人看到这都糊里糊涂呢?!说实在的,我到现在也没完全看懂! 镜头一下子切换到弗兰克的老巢里,莫顿与弗兰克商量用和平一点的手段买下甜水镇这片土地,但弗兰克羞辱了莫顿并让手下把他软禁在火车上。弗兰克现在有了新的想法,既然他已经看到了火车站的模型,他应该是自己想要这片土地了。 镜头又切换回甜水镇,按理就算刚才是插一点倒叙进来,现在也应该回到弗兰克与吉尔的独处,但我看到的却是口琴师与肖恩一伙象考古学家一样在探索堆满了建火站材料地块的实际用途。这一段本应该发生在弗兰克与吉尔独处并双双离开之后。 镜头这时终于切换成弗兰克与吉尔在贝恩的马棚里的亲热戏。先不说前后的衔接,吉尔的举动让人一下子难以理解,她是如此地主动,以致于你会认为吉尔是不是过于水性杨花了。不这,慢慢想也许能想通(你要是在电影院里看,一定会在走出电影院才能想通):吉尔还能怎么做呢?面对弗兰克这样的强人,不这样做也许甚至回不去新奥尔良呢。 因为接下来就是吉尔拍卖Sweetwater的片断。弗兰克应该威胁吉尔必须尽快卖掉甜水镇。而且,为了保证自己能够低价拍到甜水镇,弗兰克让手下的在现场威胁那些参拍的有钱人。使得出价到500美元就没有人敢继续往上叫价了。 在莫顿的火车上,莫顿被弗兰克的手下看守着。莫顿心里应该是百感交集,他只是想得到甜水镇,让他把铁路通到大西洋的梦想能够实现。现在不但被弗兰克不按常规的手段搞到毫无进展,而且因为弗兰克的远大图谋被软禁在火车上。他盯着一幅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油画,眼角沁出泪水。莫顿是反角吗?显然不是的!虽然他并不是影片中的主角,但不管主角还是配角,其实都只是大时代背景里随波逐流的稻草,只有莫顿是弄潮儿!幸好他有钱,他把2000刀摆在四个看守他的匪徒面前…… 这边厢在拍卖厅暗处观察的口琴师与肖恩紧急关头演了一出二人转。口琴师在楼上喊出5000美元,并且押着肖恩从楼上走下来——通缉肖恩的赏格就是5000! 吉尔与口琴师在酒馆里互相评论对方——我还喜欢这部电影的所有台词——其实看西部片还是学英语的好方式——这时弗兰克推门进来。他心中恨极却喜怒不形与色。他想用5001刀把Sweetwater从口琴师手里买走。 弗兰克走出酒馆时,他那几个叛变了的手下已经埋伏好了。由于有口琴师相帮,弗兰克侥幸没伤着。但在窗口观战的吉尔非常生气:她质问为什么口琴师不但不杀弗兰克,反而帮助他。原来,口琴师认为杀弗兰克是自己的事。 弗兰克回到莫顿的火车,到处都是尸体,莫顿也只剩一口气——显然有过一场枪战。但这场枪战被引进影片进美国的商人无情的删掉了。看到这时,根本不知枪战的参战者除了弗兰克的手下还有什么人——后来,这些到影片的未尾才有交待。(拜托请问谁看到意大利版这一段删掉的情节?) 弗兰克没有杀莫顿,让他在幻觉中的大西洋岸边死去了。 镜头转过来,铁路工人已经将铁路修近甜水镇了。在这等弗兰克的口琴师看到委顿的肖恩骑马来到,接着弗兰克也来了。(其中都是精采对白啊) 口琴师与弗兰克决斗,弗兰克死了。 口琴师与肖恩离开吉尔家,突然肖恩踉踉跄跄下马痛苦地坐在地上。原来,之前他带着他的帮派在莫顿的火车上与弗兰克的帮派交火的时候,他被他认为是废人的莫顿一枪打中了要害。 在影片的结尾,火车开进了Sweetwater!!而口琴师却带着肖恩的尸体离去。这是要告诉我们:虽然莫顿死了,但是铁路没有死。死掉的,只是属于牛仔的时代——Go away, Go away, I don't want you to see me die——借肖恩临死的这句话终篇。
个人了解:
整部来看口琴男的离开是必然的就算死掉弗兰克也会离开,他们步入旧时代过深无法越出也无法避免,新时代大门随敞开但对于他们来讲也只是海市蜃楼,但是本来弗兰克有概率会走进新时代但到后面还是被拽了进去
老板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的这是耳目共睹的,就一个目的看海,可还是被无情的被扼杀了,但在被弗兰克解决之前,也给弗兰克上了一课,武力不是要能的
夏恩整部来看,他很想安稳点过个日子,但我还是比较迷惑他是否接纳了新时代,同时夏恩的BGM《Farewell To Cheyenne》我也是很喜欢的个人感觉最棒
女主前夫(忘记名字了)他确实有远见,是个做大资本家的料子可惜了
女主在西部的体验中,也逐步明见了西部的生存法则,同时也具有野性美和独立女性的气质美
电影确实不错很畅快西部电影里拍前五也算理所当然,也刻画了挺多的比如里面插了一段写中国劳工的
《西部往事》又名《万里狂沙万里仇》,开头很古龙——西风烈马,落日黄沙,一个神秘客(查尔斯·布朗森 Charles Bronson)约见了江湖成名多年的弗兰克(亨利·方达 Henry Fonda),他在火车站苦苦等候,然而等来的,却是三个杀手……
三个杀手穿着同样的牛仔,带着同样的礼帽,与神秘客相视而立,就在双方雷鸣闪电般的拔枪之际,只听“砰—砰—砰”三声枪响,三个杀手应声倒地。
好了,镜头切换,故事开始:神秘客骑上三个杀手送来的马,踏上了他的复仇之路。
时空的另一头,杀手弗兰克正在执行另一项“任务”,在火车先生的指使下,干掉爱尔兰外来客马克华恩一家,在这项“任务”中,弗兰克充分地展现了他赶尽杀绝的一面,连十多岁的孩子都没有放过。
而这时,马克华恩的妻子(克劳迪娅·卡汀娜 Claudia Cardinale)正从新奥尔良赶回家中,途径客栈,偶遇神秘客和江湖游侠夏恩(杰森·罗巴兹 Jason Robards),这几个人命运,就这样交织在了一起。
爱尔兰外来客马克华恩十几年前在沙漠中看中了一块地,然后把它买了下来决定建造为车站,十几年后,火车轨果然修到了这里,这块宝地变得炙手可热,于是火车先生雇佣了弗兰克杀死马克华恩,对这块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看来,在商业竞争几乎不存在的边陲小镇,却存在着黑道的垄断,大部分的妇女儿童,都是男人的附庸。
弗兰克在执行“任务”时假扮了夏恩团伙,让江湖游侠夏恩也不得不卷入其中,夏恩在追查弗兰克的途中干掉了火车先生,同时马克华恩的妻子成为了那块地的新主人,把几个男人“串”在了一起,神秘客不过是想复仇,夏恩不过是想追查真相,而弗兰克打算和马克华恩的妻子结婚来占有这块宝地(这是一个会做生意的杀手),然而这一切的阴谋,最终又被神秘客打破……
神秘客总是吹着口琴,除了闪电般拔枪的时候。
他追杀弗兰克终究也只是为了了却多年前的一段往事,弗兰克杀死了他的家人和盟友,把口琴塞进他的口中。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弗兰克最终自己来到甜水镇,来了结多年前他自己亲自缔造的戏剧性的一幕,随着一声枪响,他倒在了神秘客的枪口之下,然而,他最终也不知道这个神秘客是谁……
这部电影对西部片影响深远,塞尔乔·莱昂内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完整故事情节,开始向剧情方向发展,纵横交织的人物,碎片化的场景,在当时可谓是先锋之作,他模糊了正邪之间的界限,重塑了一个个鲜活的反英雄符号,以至于后来《革命往事》里的胡安,《美国往事》里的面条,身上都带有着这种印记。
《西部往事》上映于1968年,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冷战、越战、种族和性解放运动复杂环境的压抑之中,塞尔乔·莱昂内非常精准的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将一个个酷到极致的美学暴力元素搬上了荧幕,吸引了众多眼球,博得了一致掌声!而且从音乐、剪辑及画面处理上,对徐克、何平、姜文似乎都产生过影响,我们从《新龙门客栈》、《双旗镇刀客》、《让子弹飞》里,似乎都能看到《西部往事》的影子。
当然,这一时期的美国,除了塞尔乔·莱昂内,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也很精准地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只不过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剧情更复杂(《教父》),反思更深远(《现代启示录》),但也正因为如此,当时却成了票房毒药。
但谁也不能否认,塞尔乔·莱昂内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美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他们共同开启了反英雄主义剧情冒险类电影的先河。
从片中可以看出自我完善的生命轨迹。铁路家贝恩怀抱梦想二十多年,并坚持自己的想法。马夫说道:马可贝恩!那个顽固的红头发爱尔兰人。在荒芜人烟的沙漠里耕种。甜水,只有他那样的疯子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甜水”。震撼我的也正在于此,对于未来,贝恩也许很有远见,但却忽视了山后面住的是强盗。这不得不说是个人意志太自我的结果,最后杀死他的是强盗。所以说资本家需要秩序,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的秩序。 中国环境不可能有经济秩序,如果一切经济是私利,那么在中国这样一个整体思维的国度里,靠阴阳师发财起家,显然是对西方个体意志的冲击。个体意识创造的私利,一旦失去,人就变的懦弱自私。试着想想未来哲学的发展,不是生长而是消亡,越原始越有意义。当代社会问题我想应该多借鉴西部文化。未来融合是趋势,中西文化大融合的高潮即将到来。当然,从大国角度看来,中国人如果不出来相应的国际制度优先,那么至少还会落后10--20年。因为愚昧封闭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优先开放,思想解放了,社会也就活跃了。至此涉及政治,不论也罢。
好看到哭,补回了去年9月没能去上海莱昂内影展的遗憾。出主题音乐时,一阵感慨:武侠片就应该这样开场啊,狂沙十万里。出大特写时候,有个妹子的身影从银幕底下晃过,对比好强烈。在凝视的目光中,无论正派一方还是反派铁路先生,人们对这个(西部)世界充满信念和希望,等待着火车进站(到来)
【Great】本以为《黄金三镖客》那种史诗级别的西部电影已经很难再去超越了,没想到莱翁内这次整了个更“史诗”的作品出来。无论是戏剧内核还是视听层面都高于《三镖客》,配乐也算是莫里康纳的巅峰了吧。当然在影像节奏上要比《三镖客》更加缓慢而不知所踪,在很多人看来算是缺点,但莱翁内的“慢”是在镜头语言下所精心构造出来的极端氛围营造,每一个镜头,每一个音符都在不断撕扯着观众的神经,并在某一刻完全喷发,形成极致的观影体验。打个比方,《西部往事》于西部片就像是《无间道》于港片,代表了各自最高也是最后的巅峰吧....
看到这部其实就已经可以看到后来《美国往事》的影子了,传统西部片里个人英雄主义的浪漫完全消解,核心驱动力其实是一种拓荒者的现实野心,但又与牛仔们那个时代的情怀多少掺杂在一起,最后离开与死去(更彻底的离开)也意味着为新时代来临让位。所以归根到底这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叙事,但到了《美国往事》时,就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了。莱昂内能够不断突破套路,不断探究更深,尤其还是通过这种往往容易偏娱乐的类型片,实在太有勇气了。(然而女性角色显然是受时代影响,明显又是一个男性想象出来的女人,不是没有魅力,但是世界上有这样的女人吗?没有,醒醒吧。所以还是得减一星。)
在五六十年代美国西部片渐渐式微之际,创造了“意大利式西部片”的奇迹,一定程度上重新振兴了“西部片”这个被安德烈·巴赞称为“和电影同时诞生的类型片”。
我靠啊太牛叉了……
当年影片在美国上映时,曾因为片长过长而被片商修剪,导致故事架构含混不清,语焉不详
“谁会信一个穿着吊带裤却系着皮带的家伙,他连自己的裤子都不相信。” 莱翁心中的西部“武侠”世界,凝重肃杀苍凉寡言,手起刀落一念间,万里狂沙万里仇。很难简单定调本片的价值,贝托鲁奇笔下强悍的女性角色,蒸汽火车将要带来的外部文明,已突破了惯有的西部元素。
彻头彻尾的男人戏,厚重的历史感,绝对地潇洒。大漠黄沙,悠扬琴弦,轻轻的来了,轻轻地走,不带走一个女人。8.4
真真的看不下去啊~
有两种片子能让我无话可说,一种是平淡得要命的片子,另一种,就像是这部片子……
在这里,电影是时光倒流的魔法
“-这里将成为一个美丽的小镇,甜水镇;-我希望你将来能回来;-someday…” 太慢太冗长,也没有引起共鸣的故事,近3个小时,很难入戏、很难坚持看完…音乐悠扬大气跌宕,剧情实际没如此澎湃,所以这片好的只有配乐了…
作为一个脸盲症患者,看这种片子压力实在太大了
“未来与我们无关,现在也无关”
古龙式开头
每一个镜头仿佛都有历史的厚重感
莫里康内的音乐好是好,但有时候太抢戏。黑泽明的决斗场面经常只有风声和喊声,却更为动人
我所踏上的西部土地有两段:一段黄沙滚滚扑面来,一段铁轨哐当驶远方。我所爱的西部男人有两个:一个扎根黄土已逝去,一个浮萍漂泊已远去。我所听到的西部声音有两种:一种手抚口琴奏忧愁,一种快枪出鞘斩情仇。我所经历的西部时光有两段:一段如汗液黏着死亡,一段如清水流淌希望。
看完才知道原来莱昂内并不是技止于镖客三部曲,像他的其他电影一样,没有谁是完全的正义,也没有人是完全的邪恶,也许这就是真正的西部吧。镖客三部曲的口哨、西部往事的口琴,简单的东西在莱昂内手里变成了表现的最好的工具,经典无误。
莱翁内才是当之无愧拥有“西部之魂”的导演!日落黄沙,风卷残云,侠肝义胆,快意恩仇。是不是最好的西部片有待商榷,但不论哪方面都我想要的西部片,那粗砺又浑厚的独特气质,久别重逢的感觉,风格道骨兼具,节奏稍缓,但丝毫不影响情绪的释放与氛围的营造,荡气回肠的配乐至少加半星,可够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