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间,就看完了这一部只有6集迷你剧。并没有太大波澜的剧情讲述完后,我竟然有想要再重新看一遍的冲动。
在影片中,主人公托尼不停沉浸在过去拍摄的妻子的视频中,无法自拔。从视频中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充实美满的日常生活,让屏幕前的我陶醉于他们的幸福甜蜜之中。
然而现实生活却是,托尼的妻子病逝于年初的时候,从此托尼一蹶不振。
经历了人生的打击后,托尼变得暴躁易怒,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攻击性。
邮报员、流浪汉、妓女、小学生、同事、小舅子(老板)都是他攻击的对象范围。
对死亡的无所畏惧,让他仿佛感觉自己有了超能力,肆意妄为、毫无忌惮。
但是大家并没有放弃他,在他的冷嘲热讽之下,大家的人生观还是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另外的角度。于是他开始了尝试新的生活,也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去和一位美丽又温柔的女士约会——在养老院照顾他老年痴呆的父亲的工作人员。
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拥有重要戏份的,那条狗。在托尼几次放弃生活,想要自杀的时候,都是这条狗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
整部剧的节奏很柔和,充满的都是温情的旋律。而且展现出来的生活节奏很慵懒,原来英国人的生活可以是这样的啊。托尼在报社的工作,每天工作的内容简单地重复,也可以负担得起他那么大的房子,如果没有这病魔带来的意外,这种小镇大房子养条狗的生活,让人羡慕啊!
托尼是不幸的,但又是那么幸运。
摆在你面前的永远有两条路,一条通向自怨自艾,一条通向重整旗鼓。面对生活的重击,愿你可以还他一记漂亮的右勾拳。
生活不是一无所有的。一无所有的是因为你放弃了一切。人开窍只需要一瞬间的事,在那之后带来的幸福感是你回忆起无比简单美好的事。
“如果生活失去了希望,你还要跟我谈继续活下去吗?我想要将内心变成石头,想说什么话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想做什么事即便要承担后果,那也跟自杀一样,因为我可能随时随地会选择自杀。我有一条狗,它是我最后的精神支柱。”模拟了男主托尼的内心想法。
他也许是被身边人的爱所感染,那位奶奶的温暖话语,那位工作了25年的女护士的勤奋,那位性工作者的善良,那位吸毒的流浪汉的诚实,那位男主嘲笑他爱吃的胖子的质朴等等。剧中的没有人物无缘无故欺负男主,对男主不好。妻子留给男主的视频里充满着激励的话。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人生度过了坎越多,人越是比过去的自己强大。在那之前,需要将自己沉淀下来,允许你思考,但不是往绝望方向发展。
我爱这部六集的剧,像看了一部电影。娓娓道来,细腻,普通。
感谢。
另外,插曲很好听。
部分截图(还有好多带给我感悟的台词没有截图下来)
如果你觉得这个片子无聊,其实应该恭喜你,说明大千世界有很多能吸引你、让你快乐的东西。你从来不会孤独到去怀疑活着的意义。
*
一个中年男人,没啥形象,身材发福,穿衣没品味;事业没上进心,在一家小报社里混日子;平常也没什么爱好,没啥特长;脾气不好,嘴很损……托尼可以称得上是“屌丝”本人了。
但即便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欲望,有时也无法安静地过好一生。上帝夺走了他挚爱的妻子,他唯一的快乐源泉和精神支柱,等于是夺走了他后半生的意义。
这样看来,人生真的挺丧的。但这的确就是绝大部分人的人生。
人到中年,和什么事业有成、梦想开花、财务自由、男人四十一枝花……都没啥关系。当平淡取代了年轻人的欲望,当家成了唯一的温暖和期待,却注定要经历失去家人之痛。所以,应该如何面对惨淡的人生?
在日复一日的无聊生活中,发现爱和美;在丧得不能再丧的人生中,找一点希望;即使被生活打倒,也绝不放弃希望;鼓起勇气,向死而生——这是这部片子传达的能量。
*
托尼是个负能量爆棚的人,他看什么都不顺眼,对谁都要怼,甚至觉得患老年痴呆的父亲应该安乐死。他总是令周围人难堪,但人们都很善良,他们渐渐帮他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
每一集都有一个被采访居民的故事,这些故事很无聊。但主角都是在遭到不幸后,笑着面对生活的人。
①收到五张同样明信片的老人,很想把这事分享给妻子,但她已过世一年。(快乐在于分享)②用鼻孔同时吹两根笛子的胖小子,采访后母亲竟然和托尼的同事交往了。(人生处处有惊喜)③妻子遭到飞车党抢包,脑袋被锤了几下;丈夫看到墙上漏水形成的水渍,很像某个名人,认为这能让妻子开心。④一个胖女人因身体被插进了钉子而进医院,她却庆幸是自己肥肉够厚而没有伤到器官。⑤用人奶做布丁,用阴道酵母菌做面包的女人;收集老鼠、蟑螂等垃圾的男人,自娱自乐演木偶剧。
*
托尼丧得尝试吸毒,他认为自己和瘾君子很像,都因为失去伴侣而失去希望,借吸毒来麻痹痛苦。
但托尼是幸运的,他身边有一群鼓励他、帮助他的朋友。而瘾君子最后被发现死在阴暗的仓库里,除了妓女外无人惦记。妓女尽管从事不光鲜的工作,但是心地善良。
每个人都不完美,每个人都会遭到不幸,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无奈。所以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同样是痛失另一半,每天对着丈夫墓碑说话的老太太,给了答案:快乐的意义在于给予。就像老人在种树的时候,明知道自己没机会坐在树荫下。Happiness is amazing. It doesn’t matter if it’s yours or not.
*
PS:想起了小说《一个叫欧文的男人决定去死》。
T:我不想来咧,不想再心理咨询咧。不明白这样有啥意思。
P:心理治疗是安抚你情绪的方式。
T:咋么个安抚?
P:你看你这么问出问题了,就代表你在解决问题的路上了。
T:真的嘛?有呢么?
P:我们在这里做的就是改变造成你困扰的负面行为。
T:我的负面行为是啥?
P:你说你因为自己的失去从而想惩罚整个世界。
T:对,有些人该被惩罚。包括我。我以为我可以决定谁该被惩罚。但我错就错在,我以为所有人都是Q人。但不全是。有些人就不是。有些人挺好的。难就难在,咋鉴别谁是Q人,谁不是。因为Q人都挺聪明的,他们会装好人,会假装对你好。这些人…你就是个Q人。
P:所以我挺挺聪明的。
T:对。
P:所以你想惩罚我吗?
T:不想。
P:不想?
T:不想,我就是不想也不需要你咧…我不需要你咧。
P:好吧。
T:你不是有多恶贯满盈。你不是HTL,你就是个L货,你是个L人。
P:你这让你感觉好受一点了嘛?小汤?
T:嘿真的,这么说还真好受点儿咧。啊,继续。你个D人……你个D,你个B。
P:其实推荐你来的是你的姐夫小马,我们都觉得你来接受治疗可以帮到你……
T:没错,我也就顺势而行咧一阵子,我也不知道为啥,这个感觉就像揉一颗松掉的牙齿一样,我也知道你是个Q人……但我想这就这么试一下说不定……
P:至少这帮到他的忙了因为他的婚姻关系最近是一片狼藉。
T:……啊?啥?
🍑🍑看点: ⭐️英剧一贯的短小精悍。 ⭐️最近重温依然让人泪目。温暖。2020年出了第二季,2022年出第三季。 ⭐️失去伴侣后,男主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好人为别人做事。 🍑🍑启示: ⭐️失去亲人永远都是令人难过的话题,如何从心理上处理好是很难的
为什么一定要140字以上啊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D.(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note/773619626/
最近,丧的一批的我,被一个公众号推荐看了这部丧剧《after life》。
目前看到第一季第三集,就已经有太多值得品尝的东西。
这是一部题材不是那么新颖的剧,男主人到中年丧妻,于是开启怼天怼地怼上帝的丧气生活。自从的他的妻子死后,他觉得生活已经找不到一件能让自己开心起来的事情了。每天唯一能让他展露笑颜的,只有妻子生前录的鼓励他的视频。
男主Tony是一家报社的采编并不帅,有些胖,还有些秃头。妻子死后,人丧气到不行,见人就口吐芬芳绝不留情,每天都想着怎么去自杀。当他那个商量的报社上司劝他说话要多顾及他人的感受时,他说:“做人善良、体贴、正直并没有任何好处。”颇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啊,不想当一个“好人”,不想管他人的感受,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其实很帅啊。要做到这样其实很难,看的时候我在想,人到底要多绝望,才能真正做到对别人不管不顾呢?
或许当你突然失去了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时,生活就会开始变得杂乱无序。一切努力的目标好像骤然消失,你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想颓废着。不想好起来,只想眼睁睁看着自己变坏,一步步堕落下去。那个照顾tony爸爸的护工指责tony自私,说他自己不开心就要让全世界跟着不开心,平时不正常就算了,能不能在爸爸面前正常十分钟。Tony说他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开心起来。护工却说,这不关我的事。Tony无奈地笑了,没人在乎我的感受。
不怎么的,觉得护工对他的指责似乎太过了。“我找不到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听着就是一个抑郁患者的求救信号吧。要怎么才能让自己开心起来?似乎真的没有人能给Tony一个答案,只能他自己寻找答案。但能不能在此之前,让自己稍微堕落一下,不做一个绅士,对别人表现出不耐烦,就是要口吐芬芳,就是不想尊重人。可不可以呢?生活已经太多乱七八糟,太多求而不得的事情了。唯独在此刻,“我”就想遵循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舒坦一些。所以拜托,别再多一句指责的话了。
刚刚看完第三集结束前,Tony带着狗去海边,他恍惚中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在喊他,叫他走向海里。他立刻脱下他的外套,一脸淡漠地跳下去,闭着眼睛缓缓地让自己沉浸在海里。如果不是他的狗大声朝他大叫,让他突然清醒,大概他这次的自杀计划就成功了吧。
其实,想想Tony是幸运的,有一个关心他的好上司包容他,有一个和他同病相怜丧夫的阿姨陪他谈心,有一只可爱的狗,还有一个奇奇怪怪的瘾君子来给他送来快乐药。想想现实中社畜的我们,大概会是这样的情形,失恋的你,没有宠物,没朋友陪你谈心,上司还要你加班,奇奇怪怪的陌生人趁机打劫你。这……才是比电视剧残酷一百倍的真实人生吧。
突然想到第一集的一个片段,Tony去采访一个老爷爷生日时收到5张一模一样明信片的新闻,一开始Tony一脸不耐烦地听完了他的叙述正准备要走。老爷爷说,要是他的妻子听到肯定要被逗笑了。老爷爷的妻子去年去世了,他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和她分享,直到她去世。老爷爷有些落寞地说:“任何事不分享出去就没意思 了,我有时候也会抑郁,但你在生活中还是遇到这样的有趣的小事。不能老是可怜自己,你要向前。”
虽然没那么容易,但试试看吧。
如此怪人要么不结婚,要么就深爱。他与妻子的纽带既是爱,也是依赖。(这不是剧,是婚姻生活模拟器)最后一集再自然些就更好了,不过无妨。
我和你不一样,我是真的想死。
happy ending版的基努里维斯。失去挚爱之后如何寻找活下去的意义。其实日剧也常有这种调调,但不知道为啥总是有种小心翼翼、故作乐观,还是英国人才能这么透彻地悲伤。这也许就是民族性吧。
满分吧,我发现我共情没有那么弱了,也可能是年纪大了。只要真的开始关心身边的一切,一切都会变好。人如此,事如此。
悲是喜剧的源泉。
喜欢狗远大于人的毒舌Ricard Gevais人到中年时对于那些人性中依旧存有的善意献上的一段小品。将尽尾声时简直鸡汤的让人不适应,但看完还是觉得暖暖的。我们并不只是为自己活,即使自己不快乐但是如果依旧有能力可以让别人开心,也是生活原本的意义。
依然毒舌的Ricky Gervais,加上一点忧郁,再加上一点点温情,30min*6不到两部电影的篇幅,探讨了哀悼、抑郁、自杀,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做好事,做好人。真的是太好看了。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是这部剧的选角。剧描绘的是英国普通小镇上的普通工薪至底层阶级人的生活,选角除了男主是超大牌(毕竟是人家自编自导自演的剧),女主是个小大牌,胖子是个老龙套,其他角色都是由不算高颜值的普通演员扮演(要换成国产剧,估计除了胖子以外,统统都是各种小鲜肉上场吧)。这也许也是一种自信,是剧作者自信自己的剧本和所有演员的演技已经足够抓住观众的心,不再需要靠性感女主角来作噱头了。
这星是给前五集的,最后一集鸡汤的不敢相信。
年度最佳 日子fucking操蛋 但是生活还是有希望 希望是一切
如果没有最后一集,就打五分了。
Ricky Gervais最好的发挥,这几年看过最棒的丧剧;且不是为丧而丧,而充满了真挚的深思。触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两性,朋友,宗教,犯罪,死亡等,引人发笑又感人至深。
当Gervais式的刻薄毒辣仅仅是为了温情做幌时,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人到中年,鳏夫牵起狗子过原本不想要继续的日子。打低分毒舌的媒体希望Ricky如《临时演员》那样尖锐犀利,每一集抖数不清的包袱;又或保持《德里克》那样对小人物的触及,直指泪腺与内心;但这一次他交出的功课是完全“做减法”的作品:面对电脑里留下的遗言,有过沉醉于烟酒的消沉,也有着试着努力往前看不再选择哀悼。Tony在后半生试着努力学习成为更好的人,也希望践行爱妻说的那样去尽情“快乐是美好的,不要悼念我,去享受阳光”。“PTSD类”的剧集总会被兴起的丧文化,变得致郁;但却很幸运,可以在过得不容易的一周后,聆听其中角色诚挚的对谈,赏着用心的歌曲与静谧的风光,跟着对世界做温柔的和解,谢谢。(缺点是如此豪华的阵容,基本上没发挥作用,平淡得可惜)
“如果你是好人,去做你想做的事就等于做好事。”我现在是宁愿看三部这样短小精悍的英剧也不愿看半部又长又臭的美剧了。
EP1那位谁关心你弃不弃
編導主演都是同一人,基本上第五集的時候我就確定他的專業了,看下資料果然生物轉哲學。雖然這劇本不是真事改編,但他一直在極力表達宗教和心理學有多鯊鼻。
又丧又Mean,撑到第五集,觉得实在没有看下去的必要,因为看不到主角的善良,看到的只是一个狭隘令人生厌的中年胖白男。
Ricky Gervais温情起来真的让人不习惯了,一口鸡汤被灌饱。不过正是因为丧到极点了、见过彻底的黑暗了,才会触底反弹,更加珍惜一切。
从丧到治愈,只需要6*30mins。像Tony这样太聪明的人很惨,他知道如何精准地伤害别人,也知道如何惩罚自己,让自己不快乐。与此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可以快乐,只是不放过自己而已。有一天,他放过自己了,一切又都好了。
I cried so much while watching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