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吞蛇 冰弟弟 远程遥控 大变活人? 挪威科幻百合片《西尔玛》熟肉驾到!
父亲落水而亡,西尔玛跳入水中,再次从水中出,则到达了学校里的泳池,和安雅初见搭讪时的那一刻。
有人认为这一刻是西尔玛自杀前的幻象,因为她把爱人变消失后,又把自己的父亲“杀害”了。
Dongdong不这样想,如果西尔玛因为反抗了父亲而自杀,导演就没有必要再设立西尔玛这样一个角色了,因为她又轮回到过去她的母亲、她的奶奶那两代女性的结局。
影片随之而进的画面是西尔玛离开了家,返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学校,和爱人安雅再次过上相爱的日子。
她并没有像奶奶和母亲那样,她不认为反抗父权是一种内疚或是会遭受报应。
她找到了被父母藏起来的手机,手机上有无数个安雅寻找她、Call她的电话、短信。她终于明白父亲一直在骗她,骗她安雅并不爱她,骗她安雅对她根本不在意。
她在离开家前,上前抚摸了母亲——但母亲一开始却有个警觉的抗拒的闪躲,好像害怕女儿会害自己似的(很多女性在受到长期男性的教唆下,常常会对同性产生敌意)
女儿冲母亲一笑,抚摸了一下母亲瘫痪的双腿,转身离开。而母亲的双腿却奇迹般的恢复了!
这里隐喻了母亲其实自己也觉醒了。要有自己的生活,首先得脱离对家庭的过度依赖,对男性过度的依靠。
影片中,把同性恋当成一种精神疾病进而关押强制治疗等,通过西尔玛所谓的精神性癫痫和超能力导致的非正常表现,再次揭示主流强权对压制同性恋群体的劣迹斑斑。
蛇在《圣经》里是诱惑夏娃勾引亚当吃苹果的邪恶之动物,资料说导演放一条蛇在影片中,就是因为无数宗教对蛇都有特别的隐喻,不仅仅是基督教。
Dongdong认为,影片里西尔玛信奉的是基督教,所以,蛇对她来说,就是摘下禁果的欲念。只不过,这次蛇诱惑她品尝的禁果不是亚当,而是夏娃。
水,一直代表着女性,水可以淹没,也可以重生,水可以灭火,也可以洗涤。影片中西尔玛不只一次出入水中,有时候是一种探索,有时候是一种焦灼,最初是嬉玩,最后是重生。
我们爱的时候,怕了,就会逃避,
逃避不了,就希望对方消失,
但真爱不是以相互折磨、相互逃避就可以解决的。
西尔玛最终又和安雅回归如初。
影片最后一幕,回到了一开始学校门口的广场,仿佛一切都没发生一样幸福着……
影片并不是真正在讲述什么科幻、超能力、超自然现象,这些都是导演“故弄虚玄”的幻象罢了。
没有蛇,没有杀人,没有人真的“变消失”,没有谁遥控谁,也没有所谓的癫痫症。
真正要讲的,你看懂了吗?
顺便提一句,这部电影中女二号安雅的扮演者Kaya Wilkins据说生活里也是一名LES。
她并非演员出生,而是学音乐的。她的instagram账号上,有很多自己即兴弹唱的歌曲。可以看到☞soko(和小K谈了三个月的ex)也关注了她
关注深秋小屋公众号ladyscn
在订阅号后台回复 西尔玛 获取熟肉资源
2 ) 成长总是很痛,尤其是你的阳光不同于别人的方向时。
老爹企图用宗教将女儿束缚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是啊,爱情来了挡也挡不住,突然明白爱情真是个突破一切的好理由,好动力啊,原本一切都很平常的她,在遇见她之后,一切都变了,她开始不是自己了,她开始发觉自己不一样的地方了,她开始寻找答案了。当然,其中肯定少不了怀疑,厌恶,自责,鄙视,但是,心之所向不是你不去看它它就不存在的东西,它是你最深处的渴望、欲望,她是你所要追求的一切,最终她会成为定义你的标签,她就是你,是你的使命,你必然的归宿,你可以挣扎,可以无视,但你逃脱不了,谁又能逃脱自己呢?
终于,在鱼死网破之后,在吐出了心中的桎梏之后,一切飞向光明!
3 ) 沉思者(影评,Thelma)
最近推送的影片大都平淡无奇,看点不多,谈资不足,今天换种口味,引荐一部神奇的北欧作品,绝对让你拍手称奇!
北欧影片《Thelma》(西尔玛)
作品类型:剧情、奇幻
主要演员:Eili Harboe(饰演Thelma)...
剧情概述:Thelma的魔幻人生
上映时间:2017年9月15日在挪威上映
这是一部典型的幻想、心理、意识流大作,剧情简单(表面上“同性之恋”)、隐喻深厚(实际上“打破男权”),略伤脑细胞。接下来,笔者通过影像片段,结合心理学、神学,与诸位探讨一番本作的隐意与看点。
I,鹿
在心理学中,“鹿”代表了“纯洁、温柔、灵性”,是“善良”的体现。
影片中,导演用“鹿”隐射了Thelma家族里三位女性成员的地位低下,受到男性成员(Trond)的辖制。
II,鸟
在心理学中,“鸟”(泛指)代表了“无拘无束、快乐悠闲”,是“自由”的象征。
影片中,导演以“鸟”隐射了Trond对于女儿、妻子的约束与监视,换句话说,也就是将她们视为“囚鸟”(失去了自由)。
III,蛇
在Sigmund Freud所著《梦的解析》(心理学著作)中,“蛇”是男、女性成熟的表现,是潜意识中欲望的萌发。
影片中,“蛇”出现的几个场合,恰好是Thelma沉浸于春梦之间,两者不谋而合。
IV,水
影片中多次出现“Thelma在水中(泳池、小河)游泳,然后触发癫痫状态,挣扎一番,最终得救”的场景,有何深意?
①“水”在心理学中有“感情流露“的隐意
②被囚于水中,喻表”Thelma饱受压抑、封闭的精神世界“
③浮出水面,暗示”Thelma终于走出了‘男权’的封锁,重获身心灵的自由“
V,非病理性(心理性)癫痫
这是影片抛出的另一个值得观众深思的理论。那么什么是心理性癫痫?说白了,就是“潜意识中产生的癫狂”症状。这里,我们不多深究“心理性癫痫”的名词解释,而是透过Thelma的症状,解析她的心理健康与精神创伤的成因。
①长期受制于父亲的管教(监视、操控)与束缚(不间断的过量吃药) ,使Thelma的心理压抑与日俱增
②自身的特殊体质(超能力),可以将臆想实体化(物件瞬移)。当然“瞬移”产生的同时,Thelma会进入痉挛状态
VI,同性之恋
Thelma+Anja
同性恋,“看点”与“争议”同在的话题。当然本作引入“同性”话题,并非哗众取宠,而是服务影片主题之一“女性崛起”。为什么这么说?
个人拙见,Anja的出现,除了预示Thelma的自我救赎、心理解放以外,别无他意。导演邀请这个角色加盟的意图十分明确,以”Anja出现在Thelma的生活中“为切入点,然后逐渐加码”Anja的消失“+”Anja的再次出现“,通过这一系列剧情,对应Thelma的内心思想、思维意识的转变,将”女性的抗争“、”女性的反思“、”女性的崛起“实体化。
VII,姥姥、母亲、女儿
三个不同时代出生的女性,三个不同经历的女性,三个不同结局的女性。
姥姥:妄想症患者(或许压根没有毛病,或许与孙女Thelma有着一样的超能力),在男权思想的操控下,耽误一生,老无所依。
母亲:跳桥自杀未遂后,变成了残疾。为什么要“自杀”?因为感觉自己没有照料好儿子,导致其死亡(思维逻辑很有问题)。这是一个长期受制于“男权体制”下的典型女性(脑子一团浆糊,信奉“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她既没有冲破牢笼的信念,更没有反思现状的力量,是个可悲的人。(当然影片末了,Thelma让Unni站了起来,预示“新生活的到来”)
女儿:打破宿命,争破牢笼,回归自我。Thelma的成长轨迹就是一部“女性崛起”(追求平等)的进化史,走过了压抑、迷茫过去,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姥姥、母亲、女儿,三个女性所代表的就是“女权平等“斗争中的三个阶段——压迫、反思、崛起。
VIII,宗教思索
祷告、唱诗、忏悔,作品中的宗教元素(基督教),是又一个值得观众认真探索的关键要义。
①”形式主义“般的祷告
②Thelma毫不走心的唱诗
③”满怀怨言“的忏悔
这些场景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解读影片中的这些桥段?
恕我直言,Joachim Trier如此设计,意义深远!
1,抛出“宗教”话题,引发众人思考两个问题
①《圣经》使人归正,可是为什么世人偏行己路?
②是“基督教义“束缚了人?还是人误读了基督信仰的真谛?
2,仔细思索,以经解经
①《圣经》真无半点虚妄!可惜被罪蒙蔽双眼的世人为得自己益处曲解经上文字,误导众人(就像以前“十字军东征”一样)
②人们为什么会有”束缚感“?难道是宗教的缘故?《路加福音》4:18写道”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很显然,“得自由”是基督教的初衷。那么“束缚”从何而来?人类的心魔——情欲、贪念、控制欲,这才是“束缚”的本像!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3:16-17)
三大宗教本身,都是劝人归正、行善!(切莫误读、曲解)
寥寥几句,分享了一些个人对于这部北欧影片的认知与思考,希望可以帮到各位。
导演★★★★☆(个人风格浓烈,将要说的都说了)
演员★★★☆☆(正常发挥,亮点不多)
剧情★★★★☆(故事发展扑朔迷离,猜不到下一秒剧情;类型转换目不暇接,时而“家庭伦理”、时而“同性恋爱”、时而“奇幻色彩”;开片与结尾的呼应,印象深刻)
视效★★★★★(北欧影像细腻、迷人)
音效★★★★☆(清、柔、淡,却十分应景)
推荐度★★★★☆(思想性浓郁的作品,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懂)
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4 ) 《西尔玛》中的灵性镜头
1、电影开头,白茫茫雪地,一个男人和一个红衣服的小女孩在冰面上行走,孩子看到冰下面的游鱼驻足,男人示意继续前行。
2、森林,大雪封山,女孩看男人熟练地把子弹装进一把AK47中。
一只麋鹿出现在不远处,左顾右盼,停驻不前。男人示意女孩不要出声,举枪对准小鹿。女孩目不转睛盯着,呼吸急促。
男人瞄准小鹿,忽然悄悄把枪口移到了女孩的头顶。小女孩浑然不觉,静静等待一颗子弹射到面前的小鹿身上。
男人突然放下枪,小鹿惊跑了。女孩回头。
3、一个细长的黑蛇穿过草地,穿过玻璃破碎的橱窗,划过平整的白色床单,缠绕过一个苍老起皱的脖颈。
4、西尔玛和安娜同床一夜,第二天,西尔玛发现了安娜的一根长发。她轻轻拿起,又轻轻放回了原处。
5、演出开始,舞台上的默剧演员投入地演出。安娜悄悄握住了西尔玛的手,西尔玛礼貌一笑。
默剧继续演着,西尔玛忽然开始呼吸急促,她不安地看向安娜。
安娜用手背轻轻触碰着西尔玛裸露的大腿外侧。西尔玛的右手突然颤抖起来,她赶紧钳住右手,试图让自己平静。
舞台的演出进入高潮,横卧在地上的男人开始挣扎苏醒,头顶的巨大吊灯前后摇晃,西尔玛的右手颤抖地越来越厉害。西尔玛感到呼吸困难,她立刻起身,冲出了大厅。
6、西尔玛小的时候,妈妈生了一个妹妹。父母不再那么关心自己了。
小西尔玛坐在地上画画,身后的婴儿大哭。西尔玛闭上眼睛,婴儿的哭声消失,母亲回来发现婴儿不见。几番寻找,发现婴儿躺在笨重的沙发底下。
7、妈妈给婴儿洗澡,出去拿了一下东西,再回来时,婴儿不见了,只有浴盆里面的水还在轻轻摇晃。
小西尔玛正在睡觉,她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父母多番寻找,发现小西尔玛赤脚走在厚重的雪地里。她伸手指向湖面。
父亲在冰面下发现了婴儿。
8、父亲坐在小船里,飘到湖中央,双手着火。只好浸入水中。
只要皮肤离开水就会着火。最终父亲被淹死。
9、西尔玛在游泳池中癫痫发作。拼命向上游却发现上面是游泳池的底部。游到下面才是出口。
10、西尔玛救父亲,被冲上岸。吐出一只鸟。
11、西尔玛在癫痫测试中,想到了安娜。安娜被吸进玻璃之中。
12、插曲《Familiar》
Can you walk on the water with I you and I
你能与我在水上行走吗 你和我一起
Because your blood's running cold said the familiar true to life
因为你流淌的冰冷的血液诉说了生命通晓的真理
Can you walk on the water with I you and I
你能与我在水上行走吗 你和我一起
Or keep your eyes on the road and live there familiar without you and I
还是让你的双眼保持在路上 而不是我们一起住在那熟悉得地方
It glows with gates of gold true to life
生命的真谛同金色的大门一起发光
And our love is a ghost that the others can't see
而我们的爱是幽灵 别人无法见证
It's a danger
它是个危险
Every shade of us you fade down to keep
每一个我们共同的影子里 你的身影都已消失
Them in the dark on who we are
黑暗里的它们就是你我
Oh what you do to me
哦 你对我做了些什么
Gonna be the death of me
那将是我的死期
It's a danger
它是个危险
Cause our love is a ghost that the others can't see
而我们的爱是幽灵 别人无法见证
We took a walk to the summit at night you and I
晚上我们散步到山顶 你和我一起
To burn a hole in the old grip of the familiar you and I
将我们过去紧握的熟悉烧了一个洞
And the dark was opening wide do or die
黑暗顺势蔓延 死期将至
Under a mask of Vermillion a million ruling eyes
面具下的弗米利恩是百万双统治者的眼睛
And our love is a ghost that the others can't see
而我们的爱是幽灵 别人无法见证
It's a danger
它是个危险
Every shade of us you fade down to keep
每一个我们共同的影子里 你的身影都已消失
Them in the dark on who we are
黑暗里它们就是你我
Oh what you do to me
哦 你对我做了些什么
Gonna be the death of me
那将是我的死期
It's danger
它是个危险
Cause our love is a ghost that the others can't see
而我们的爱是幽灵 别人无法见证
5 ) 自由意志的觉醒(文章后半段对剧情有强烈的剧透)
据提尔搭档Eskil Vogt透露,“新作是一部在挪威前所未见的电影,它展现了强烈的视觉元素。”
我觉得说的范围有点小了,因为这是一部涵盖太多元素的电影,把全部元素集合,你会发现好像之前看过的片子从没有哪部包含像西尔玛的这些。这可能是一部全球前所未见的电影,其实就是单从女同片的角度讲,已经没哪个片是西尔玛这样的了。所以片子挺特别的,找不到类似雷同的片子。
涵盖元素太多,有超自然,惊悚的元素。有宗教,男权的元素。有女同,性觉醒的元素。有最终的自由意志觉醒元素。电影某段甚至让我有了是否是悬疑片的元素,因为我想是不是安雅只是西尔玛的幻想人物,因为她在父亲母亲控制中从来没有朋友,于是幻想出了一个人,这个感觉是在观看影片中持续了挺久的。
我尽力去解读涵盖的内容,希望观影的朋友们能看到影片想表达的更多元素吧。
以下涉及到了强烈的剧透,可以看完前面元素的介绍,暂停文章以下内容的观看,去看电影先啊。
。
。
。
。
。
。
按分镜头依次顺序吧。
1.影片开始,父女二人走在祥和平静的冰面,冰面下游动的鱼,画面很唯美。2人走进雪原,看到一只鹿,父亲慢慢举起枪,瞄准了女儿的后脑。父爱场面的强烈变化,引出惊悚镜头,足够吸引观众去追寻结论。
2.西尔玛长大上了大学,镜头表现中,看得出她的孤独感。晚上直接被父母的电话质问了一天原本固定却产生了改变的行程,西尔玛是每天活在父母的监控中。
3.自习课中,乌鸦代表了父母的监控,西尔玛内心渴望乌鸦的死亡,癫痫的发作,可以认为是西尔玛对监控的强烈抵抗,是渴望挣脱的表现。片子的后续中,可以看出乌鸦也代表了宗教的监控。
4.西尔玛因为癫痫入院,听到要联系以前的医生,了解病史,首先想到不要被父母知道,心底是充满对父权的恐惧,也看出西尔玛的迷茫困惑。
5.夜晚,西尔玛梦境中,有一条蛇去了她奶奶的病院,穿行在她奶奶的身体上,影片最后能发现,西尔玛的超自然能力应该传自她的奶奶。这段是不是有点潜意识相连的味道啊。蛇,在北欧更多扮演了恶神,在西方更多代表了引诱。在这里代表了西尔玛意识中的自我寻找。
6.父母来走访,从谈话里看得出,其实应该是当面的监控。西尔玛谈论了其他人的父亲,其他人的父母。父亲突入的批评了她,父亲嘴里说着众生平等的话,透露出来的却是父权的味道,母亲看着突入的父权话语,没有任何语言,默许了男权的威严。最终夜晚中,西尔玛再一次向父权男权低头认错。
7.父母离开后,晚自习结束,西尔玛跟着内心的指引,去酒吧寻找了因为癫痫发作而认识的新朋友-安雅。和一些同龄人的交流中,没有接通母亲的电话,在迪厅中,看到父亲的电话,马上离开,接了父亲的电话,仍旧是惧怕父权的,但这一次,并没有说实话,而是跟从了自己的内心选择。
8.晚上想起了安雅,安雅就出现在了西尔玛的楼下。见面后,西尔玛短暂的癫痫,在后来可以看出是想挣脱对女同的思想禁锢,不过这次癫痫消失很快。两人挺正常的在一起度过了一晚。
9.两人接触逐渐增多,谈论了父权,谈论了宗教。她们想挣脱父权,挣脱宗教。讨论中,火被赋予了地狱的象征。
10.音乐会中,安雅的抚摸,让被父权和宗教禁锢中的西尔玛产生了强烈的抵抗;存衣间的从被动到主动的接吻,最后西尔玛拒绝时候的呕吐状,其实是想吐出身体里的禁锢。最终回家还是对宗教进行了忏悔,在对父权的忏悔中,改变了想法,最终只描述了一个很轻微的2杯啤酒的忏悔。
11.西尔玛在教堂中寻求宗教的回归,然后带了一个曾经鄙视但是却是认识的男同学去参加聚会,以此抵抗女同的诱惑。安雅以为她会回归到之前的状态。但在几个同学恶作剧的诱导中,西尔玛唤醒了对安雅的性幻想,这一次潜意识里出现的蛇代表了性,代表了西尔玛性的觉醒。
12.寝室门前,看到安雅的电话,西尔玛崩溃了,因为她以为可以回归到父母眼中的正常,但今天她知道她真正要的是什么了。在压抑中,她崩溃了。
13.西尔玛再次到了医院,想探寻内心的疑问。
------------影片已经一半------------
14.医院中,知道6岁之前发生过一次,但被强效抑制药物让她没有这段记忆。是父权对她觉醒的禁锢。也记起了小时候一件小事,西尔玛近距离的转移了弟弟一次。片子中充满了父权男权中,弟弟在母亲的眼里比她更重要。
15.在医生的诱导下,潜意识里出现了安雅,因为父权和宗教的禁锢,她进行了抵抗,安雅消失了。
16.通过医生的谈话,知道了奶奶仍然在世,寻找到了医院,看到了没有意识的奶奶。通过护理人员,知道了奶奶是有超自然能力,可以控制其他人。
17.泳池中,从控制自己被淹没,到泳池水面被封死,最后自己可以逃脱,重新回到泳池外,西尔玛意识到了,她有控制人,包括自己生死的超自然能力。
18.对超能力的恐惧和让安雅消失的悔恨中,电话了母亲,最终回到了家里。
19.父母的一杯饮料,让西尔玛意识模糊了。父母也告诉了西尔玛,小时候,她弟弟是如何到了冰湖的下面。冰湖下的小男孩,镜头还是挺惊悚的。
20.西尔玛在父亲的监督下,进行宗教忏悔,但忏悔的最后,她质疑了上帝,质疑了父权,表述了对自己的觉醒,对自由选择的觉醒。
21.父母一致决定,当宗教父权无法控制西尔玛的时候,要用最后的方式来结束,就是让西尔玛变成她奶奶一样,毫无意识。
22.对西尔玛的沐浴,让西尔玛意识到了,她可能要变成她奶奶了。
23.清晨,西尔玛梦境中,父亲一人驾船到了湖中心。群鸦乱舞中,父亲开始自燃,父亲面临选择,是在船上被烧死还是在水中被淹死。几次出现的水,感觉有净化的味道,是否这里在水中死亡,有点点西尔玛希望父亲被净化,而不是去火中殉教?
24.惊醒的西尔玛,意识到了她的潜意识中,父亲死去了。西尔玛走入水中,游向深处,是要救父亲?还是希望自己得到更深层的净化呢?最后游到了学校的泳池,主动拥吻了再次出现的安雅,代表了彻底的性选择的觉醒。
25.游泳馆外飞来的,代表着监控的乌鸦让西尔玛回到了湖边,嘴里吐出了一只死去的乌鸦。西尔玛看到万物生命的景象,看到了放在柜子中手机有了安雅的来电,她又复活了吐出的那只乌鸦。西尔玛意识到了,她的能力并不只是杀死人,她能掌控生命的生死。
26.西尔玛回到家中,找不到父亲的母亲看到西尔玛,已经知道西尔玛杀死了父亲,西尔玛抚摸了母亲的腿,母亲可以脱离轮椅,自杀未遂造成的腿部瘫痪被西尔玛的意识治好了。
27.西尔玛离开了家,重新回到了学校,林中的鸟也只是鸟,已经不再是监控她的鸟了。她自由了,自由的选择和安雅在一起。
整个片子结束。超自然的片子,加入了很多元素,我们没法再深入的琢磨其中的道理,因为超自然的元素注定往科学的角度去思索是无法得到答案的,得到的只能是惊悚。编剧,导演还有演员奉献了一部整合元素如此之多的片子,本身已经足够让我们去观赏了。
最后说几句,可能是废话,可以无视。西尔玛,Thelma,这个词除了人名,本身也是意志力的意思。片名应该是双关语。
意志力没有对错,如果父母正确的引导,让西尔玛更早意识到她拥有的不是杀死人的能力,而是自由的控制生死的能力不就好了么,可以拯救很多人的生命,甚至复活生命。但宗教的控制,这是上帝造万物生命,恶魔剥夺万物生命的控制,父亲是理解不了的,发生了片中不少悲剧。(此段对上帝的信徒可能造成刺激,请无视这段,我仅作为一个电影观众进行了自己的观影感受,解读而已)
6 )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西尔玛 评分:6.0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和父亲在结冰的湖面行走,从晶莹透明的冰层望下去是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小女孩和父亲一起去打猎,在看到一头鹿的时候,父亲举起猎枪瞄准的却不是鹿,而是聚精会神看着鹿的小女孩。父亲要杀自己的女儿?而且还是故意的,为什么?刚开篇就营造了巨大的悬疑。
但是,影片后续却是一段平淡的校园生活,女大学生的日常,虽然女主因为另一个女生帮助自己而对她有了好感,慢慢演化成爱恋。但节奏缓慢的已经快要让人忘记片头的故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女主的病开始发作,类似于癫痫的症状。经过漫长的医生初诊、核磁共振以及精神刺激诊断为心理疾病,女主的好姬友却在一瞬间消失了,貌似跟女主有关。
女主从询问奶奶,到回家问爸妈,爸妈的支支吾吾,剧情拖沓到难以忍受,还是不告诉女主她有特异功能这个真相,一直喂她镇定剂、像犯人一样关押着她,才慢慢浮现出她小时候的往事,因为弟弟的出生,她生出的嫉妒心,用意念把弟弟弄丢两次,而第二次直接将弟弟冻死在冰湖里。因为这件事,父母亲都对她又恨又怕,生怕这个怪物再出去作恶,犯下更大的祸事。最终,这种对待魔鬼的教育方式只能教育出一个魔鬼:她用意念烧死父亲,逃出牢笼。
最终,将这种超能力反向利用,将母亲的腿治好,与爱人一起长相厮守,成为了上帝一般的存在。
其实,超能力并没有什么好坏,善恶只在于使用它的人。做善事,你就是天使,作恶,便是魔鬼。
跟我的一个创意很像:如果你拥有影响人心智的超能力,随便改变人的喜恶。那他对你的爱,你又如何分清到底是他出自本心的“真情”还是被你影响的“假意”呢?我觉得这个矛盾冲突更有看点,也更深刻。而上面的“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早就被人分析滥了,虽然其他类似的都是超级英雄电影,更酷炫更走面而不是走心。
r|E;�
装神弄鬼
60/100 过于通俗,但两个姑娘的情感戏拿捏的倒是不错,表演很细腻,能够感觉到情绪在流动,特别是爱情降临时女主的“阳光明媚”(就不要争论是否是真的两情相悦了)
變種人代號:淑女鳥。
没必要拍的电影。
想不到今年的女同电影也这么厉害!当然与其说是女同片,不如说是碉堡了的灵异惊悚片。导演用丰富的视觉意向展示了幽深的心理困境。性取向就像集天使与恶魔于一体的双刃剑,最终将家庭和宗教组成的封印连根斩断。收尾呼应的叙事结构很赞!
很多概念化的细节,男权女权的暗示,但总有种挥之不去的卖弄感,再加上les的噱头,印象就更差了一等。喜欢“白雪公主”般的开头,给满分。吐鸟。ScandiNoir
其实这是一部宗教氛围惊悚片,给国内观众看可能一头雾水。因为虔诚信徒的清规戒律那么多,突然搞起同性恋就跟受到诱惑一样。不过电影又讲起超能力,这玩意被当做恶魔的力量,癫痫发作seizures这词本身就是被devil seized,总之姑娘放弃信仰超能力就回来了。。。那些撞死的飞鸟都是上帝使徒折翼的象征
一种解释:女性觉醒。父亲是父权的象征,被遗忘的祖母、残疾的母亲和西尔玛分别是被控制的三个阶段。通过群鸟和蛇等意象来展现压迫;通过癫痫的有与无来暗示反抗;通过让父亲自燃、让母亲站立、女友的重现等片段来树立女权主义。当然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解释:玄幻超能,校园惊悚;茫茫隐喻,不知所云。
论这世间的导演有多少种方式来阐述,成长,这个主题!!!
违抗父权简直是当下电影的必备 对于恶魔真的是爱与不爱都无解
想象力卓绝。我以为它讲科幻的时候它又讲爱情,我以为它讲爱情的时候它又讲宗教历史,我以为它讲宗教历史的时候它又讲心理,我以为总该是心理了吧,结果原来是讲成长啊…
被魔鬼附体,引地狱业火焚燃父亲;经天使开化,借愈合之力治疗母亲。祖母因幻觉捆绑了一生,被抛弃在孤苦的病床,成了无名无姓的活死人;女友受巫术驱逐到异界,被拯救到沉默的水底,成了不得不爱的傀儡人。西尔玛的伤害或者爱慕都让人无力招架,只能就范。吞入长蛇吐出乌鸦,非癫痫发作,是欲望作祟。
小小失望。感觉野心很大,但没能好好展开。感觉可惜了,最后的反转也没啥感觉。反而还觉得有点长。
Q&A:女二没有演戏经验是高音乐的。女一水中戏学深潜得了中耳炎,等拍完戏才去看医生。女一小时也有得累死癫痫的编。女一为了表演癫痫发病特地去学了一种治疗ptsd的呼吸疗法。女二是真les,女一不是。导演不觉得自已是类型片,只是一个有类型影子的人性故事片
还是导演以往的风格,重在人物的心理刻画,套用了很多类型电影的桥段,最后讲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父权社会的对抗,情节逐渐成了脑洞片,而背后的表达却很含蓄。
故事撑不起野心就显得啰里啰嗦。
故事撑不起野心就显得啰哩啰嗦
电影节电影。来点性觉醒,来点模糊的女权主义,来点同性元素,来点弗洛伊德理论,再来点不痛不痒的宗教批判,搅拌一下就拍出部电影来了。没能进三大可能是因为连电影节都看腻这套了吧。
每个电影节的吸睛元素都掺点,编个老套作文,提不提取出重点不重要,就是一直在试图提点自己有多像阿萨亚斯,唯一有点好观感的摄影,全被别扭的自我感觉良好破坏了...
故事走向和《午夜凶铃》差不多,只不过包装比较花哨...#贞子和本片女主,小时候就开始有特异功能,经常不小心害死人,自己也掌控不了神秘力量,父亲也多次想下手杀死她,贞子的父亲比较下得去手,而本片的父亲心太软,就倒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