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寡妇挣扎求生,从受气包蜕变成女王的故事。
故事其实不复杂,女主有一双湛蓝的大眼睛,死了老公,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承受着全社会的恶意。有一天混混铁托偷袭了毒贩,抢走了毒贩的白粉,被毒贩追杀的时候藏到女主家里,由于自己居住的环境品流复杂,铁托临时起意把毒品藏在女主家,每天回来拿一点出去卖掉,还给女主一定的分成,女主最初是抗拒的,可是单亲妈妈太难了,敌不过真香定律,甚至一度她有可能和铁托成为朋友。但有一天女主没把毒品放好,被小孩拿出来玩,于是毒品就被霍霍干净了。铁托回来发现毒品没了,他倒没有过于难为女主,就是想和女主嘿嘿嘿。女主是个贞烈女子,平常别人怎么欺负她都行,要打破她的贞节牌坊那是万万不可,于是女主反手就是一刀干死了铁托。事后女主为了掩饰,只好无师自通自己动手碎尸,过上了白天带娃,晚上抛尸的刺激生活。好不容易把尸体料理完,之前被抢的毒贩又找上门要她把铁托交出来,为了保护家人,女主孤身带着铁托的头去毒贩的老巢踢馆,看起来穷凶极恶的毒贩看到软妹子从包里掏出一个人头马上吓尿,女主一顿嘴炮,然后用铁托留下的枪一个个干死了毒贩。从此再也没有人找她的麻烦~
这部电影为什么说有点意思呢?就是她用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社会问题。
女主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片中没看到她有什么工作,所以应该是吃救济的,老牌资本主义帝国的兜底福利还是可以。在超市里女主精打细算地买着食物,因为儿子偷吃了一排巧克力,她的钱就不够了,所以女主的经济应该是十分拮据的。女主发现儿子偷吃了巧克力,第一反应是想把糖纸扔掉,不给这个钱,但是被超市的巡查员(白人)看到,“友善”地提醒她这个要付钱,于是到了收银台,女主的钱果然不够了。白人巡查员还一直盯着女主,女主只好对收银员坦白自己没有足够的钱埋单。这个时候收银员(黑人)表示十分理解,没有让女主过于难堪。
女主去警察局询问自己老公的凶杀案进展,但警局前台(白人)随便就打发她走了。通过后面的剧情得知,女主原本是个体面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儿,但爱上了她的死鬼老公,这个死鬼老公人其实不坏,但年轻时误入歧途,有案底,所以一辈子也不可能有啥出息了。生了两个孩子之后,死鬼老公被人杀死了,大儿子目击凶案过程,从此不会说话了。由于死鬼老公有案底,警察把这个凶案归类为帮派仇杀,也就没有下文了。女主一直希望让丈夫沉冤得雪,也从侧面证明自己没有爱错人。
女主带孩子去自己妈妈家,妈妈和女主的关系不太融洽,从妈妈家的布置来看,妈妈应该经济上比较宽裕。从后文也得知,妈妈对女主爱得深沉,但是这个妈妈是那种有距离的,严厉的爱护,某程度上催化了女主青春期的叛逆,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一个有贩毒前科的小混混,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二人关系的紧张。两人坐在一起,沉默的空气中都几乎可以听到“我早就叫你别嫁那个穷鬼,你看现在倒霉了吧?”和“我没事,我很好!”互相都想证明对方是错的。
女主本来应该是个体面人,从后面的剧情来看她的知识储备是很丰富的,而且她看电视也会看政论节目,证明她受过不错的教育。(跟后面铁托在她家只会看美食节目然后不停抱怨形成鲜明对比,两个人的认识层面和阶层完全不一样)但这样的体面人在窘迫的生活面前也是不堪一击,所以女主在超市钱不够会觉得特别难堪,后面她强烈地抗拒铁托在她家藏毒,但一方面她的包子性格让她不敢反抗铁托,另一方面铁托给她的票子也让她沉默。拿着铁托给的钱,她终于可以在超市里想买什么买什么,给孩子们吃有营养的有机食物(第一次从超市回来孩子们吃的是薯条一类的垃圾食物)。因为有些胁从贩毒的情节,所以女主后面就回不了头了。典型的人因为贫穷而堕落的过程。
混混铁托严格来说不算坏人,他在女主家藏毒,会有不错的分成给女主,甚至每次过来还带点吃的给孩子们,哪怕最后女主把他的毒品搞黄了也不过就是想和女主啪啪啪。但从他看电视的品味可以看出,他就是反智教育的受害者,他的见识和心智不允许他干出更高级更来钱的坏事。女主能反杀也是意外,前面有一个小伏笔,女主伺候两只神兽睡下以后,自己寂寞难耐,掏出了许久不用的假鸡鸡,又用小刀拆了一个孩子玩具里的电池,假鸡鸡就欢快地运动起来。所以女主的床上有粗大的假鸡鸡,边上桌子上有小刀。女主被铁托按在床上,她先用假鸡鸡戳了铁托的眼,跑到桌子边又被铁托抓住,女主顺手操起小刀把铁托干死。可以说没有头天晚上一时的欲火焚身,就没有后面的剧情。铁托死于(女主)好色……
黑帮老大也是个挺有意思的人,看着挺狠,但身边只有两个跟班,打人把拳头蹭破了还要去医院包扎。他逮着两个男主的室友拷问的时候提到铁托这个名字,于是联想到南斯拉夫,伊拉克和叙利亚,都是曾经被铁腕统治又被西方搞乱,现在打成一锅粥的国家。能够提出有别于传统政治正确的见解,黑老大也算是很有见识了,所以他能当老大。女主打倒了黑老大逼问他的时候,他说出了自己就是杀死女主丈夫的人,因为一次他在逼债,女主的死鬼老公碰到,做架俩(强出头),于是被黑老大杀了。成全了女主一次过把所有问题解决。
在这个过程里,老牌帝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起了什么作用呢?这部电影重点抨击的就是这些。
治安:女主老公横死,因为有案底,就没人认真查他的案,去警察局被冷眼相待。女主在家里刺死了铁托,可能动静太大被隔壁报了警,警察也确实来了,这里一黑一白两个警察很有意思。黑警察全程摸鱼,一直在偷吃女主餐桌上的剩饭,这里反映了两点,1. 黑人普遍缺乏教养,也缺乏营养,看到女主的有机剩饭就忍不住下手了。2. 黑人的社会地位,跟着白人警察他必须是个辅助,只有白人能开口。白人警察其实也是摸鱼,进来就是在饭厅站了一会儿,铁托的尸体就在房间里挺着呢。而且白人对于这种贫民区的居民都是有罪推定,一进来就是审犯人一样审问女主,他预设的场景就是放荡的单身妈妈与男友的龌龊,倒是临走是多少关心了一下孩子。
医疗:女主的儿子因为目睹父亲被杀患了失语症,女主会定期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这个应该也是社会福利,因为女主必然负担不起),镜头给到女医生手上全是钻戒,但是对于孩子的病,只能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而没有解决方案,这些饱食终日的中产阶级专业人士(她还算不上精英阶级)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社会功能,拿着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的收入糊弄底层人民。但女主本身也曾经是中产阶级,所以她有能力判断女医生说的无非是正确的废话。
社保:后面因为警察上门过一次,于是社工也来到这里调查。社工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来帮你的。然而当女主即将崩溃,说出家里有男人闹事,社工又说:你确定要我把这些写到报告里吗?言下之意就是,她并不想写到报告里,增加一些自己解决不了也不想解决的麻烦,她来这里完全是走个过场,她根本不想把这个案例变成需要长期跟进的案子。
表面看来,警察,医保,社保这些严密的社会福利把底层人民照顾得很好,但实际上这个体制里面充斥着自大无能,自私自利的个体,所谓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其实也不过是一套花架子,流程跑完,纳税人的钱花完,就完事了。至于底层人民是不是得到了必要的帮助,没人关心。(P.S.不过,花架子也聊胜于无)
这个片子里还是有很多政治正确,比如那个屡次骚扰女主的超市员工,女警,男警,心理医生,黑帮全都是白人,而对女主展示过善意的只有黑人收银员和黑人垃圾工(黑帮抓女主的时候被几个垃圾工人阻止,结果被黑帮一顿暴揍,黑人果然还是缺乏营养,强出头的下场果然都很惨)白人基本都是坏人,黑人还有些好人。
女主前后杀了四个人,铁托,黑帮三人组,从受气包升级为自带女王气场,在超市不再忍受骚扰。但实际上社会问题却会长期存在,女主能够逍遥法外,就是托那些喜欢糊弄事儿的警察的福(判定为黑帮仇杀懒得查);超市员工无非换个人骚扰;女主住的贫民社区依然有人贩毒,铁托这样没有受教育也没有工作机会的年轻人依然要靠犯罪过活,结尾看起来一片阳光普照,但女主的一对儿女在这个街区长大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不太难猜。没出息的类似铁托,有出息的混成黑老大。女主要改变命运,最靠谱的办法是接受妈妈的帮助搬离这个鬼地方。
她曾经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好人,她丈夫本人杀死,她无力报仇,伸冤无门,自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存,去趟超市,还得受保安的欺负。日子煎熬般过着,却还是不够悲惨,非得再给送进门一个毒枭,毒枭天生的贪婪,挣钱还不满足,还垂涎美色。好不容易搞定小毒枭,后面又跟来无数的大恶霸。这世道,好人就是应该屈辱的活着?
她放下家庭主妇的马尾辫,留起了披肩发,抹上了口红,挎着装人头的小包,左手手枪,右手小锤,血肉横飞间世界突然间太平。
超市里的渣男,颤抖吧,在我重生的那一夜,你的挑衅在我眼里就是笑话,只从那一夜,我的世界从此明亮。
2星,一句话形容这片就是:“好女难寻,蠢男好找”。女主是难的一见的集美貌与善良于一身的俏寡妇, 含辛茹苦的单身拉扯孩子很是惹人心疼。女主给这部剧情俗套,桥段也见惯不惯的影片增色不少。但里面的反派实在是智商太低,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愚蠢,看的不由得让人想笑,如果黑帮毒贩都是这个样子,大家就都放心。哈哈哈哈。
萨拉·科林斯自丈夫斯蒂芬死后,独自带着儿子本、女儿露西生活……萨拉生活拮据,在超市购物经常被超市里的理货员雷骚扰……
萨拉是难得、难寻的好妇人,平日绝不与别的男人来往,即使是性欲亢奋时,她也是用震动阳具来自己解决……
街头混混蒂托·莱利抢劫了里奥·米勒帮的毒品之后,仓惶逃入萨拉家,将毒品藏匿在莎拉的家中,每次拿出一袋毒品去卖,并威逼萨拉保密,承诺将卖得的钱分四成给萨拉,但萨拉拒绝收那钱……
萨拉的丈夫斯蒂芬被人捅死,6岁的儿子本当时亲眼看见,但被吓得失声,无法告诉萨拉当时的情形;萨拉试图至警局一问经过,但警局拒绝向其透漏案件详情……
萨拉试图向蒂托打听丈夫的死因,但蒂托不认识斯蒂芬。报纸上报道斯蒂芬是个毒贩,但萨拉不相信丈夫是毒贩……
儿子本不小心意外将蒂托藏匿的毒品毁掉了,蒂托就恼羞成怒得要强奸萨拉;萨拉就用刀捅死了蒂托……
里奥·米勒打听到偷毒品的是蒂托,就开始用酷刑审问那些买主关于蒂托的下落……萨拉为了处理尸体,将儿子、女儿托付给母亲照看一晚……
萨拉在五金店买了钢锯、斧头,就在家开始肢解蒂托。在脱去蒂托的裤子时,萨拉发现里面藏着一把手枪……处理完尸体后,萨拉将孩子们接回了家……
萨拉到医院为儿子本治疗失声症,4岁的女儿露西却反复念叨着“蒂托”的名字,恰巧里奥·米勒在医院治手伤,听到了露西念叨“蒂托”……于是,里奥就一路跟踪萨拉到家……
里奥的两个手下蹲守在萨拉的门口,萨拉觉察到异象就马上带儿女离开,但却被拦在了屋外……里奥驾车赶来,本看到里奥后想起以前的熟悉身影,吓得撒腿就跑,差点被垃圾车碾死……垃圾工觉察到萨拉被3个男人刁难,就挺身而出,却被里奥暴揍……萨拉趁机逃离现场……
看到这,应该清楚萨拉的丈夫就是被里奥捅死的……
萨拉将儿女带到母亲家,但里奥跟踪到了这里,萨拉只好敷衍里奥,谎称1个小时后将蒂托带到他的酒吧……
萨拉回到家,家里已被毒贩翻得凌乱不堪……萨拉拿着一个皮包就来到酒吧,被里奥的手下麦克尔斯带到了里奥的办公室……里奥见萨拉并没带蒂托来就恼怒不堪,这时,萨拉从皮包中拎出一个人头,——蒂托的人头,令现场3人目瞪口呆……萨拉质问里奥是否认识她的丈夫斯蒂芬,里奥顿时明白萨拉的来意。
里奥正要行凶,不料萨拉从蒂托人头里掏出一把手枪,先后将里奥3人击倒……萨拉审问里奥杀其丈夫的原因,里奥说斯蒂芬爱管闲事,当初他向一人讨债,斯蒂芬看到后就管闲事装好人,他就只好捅死他……萨拉连开两枪打死了里奥,麦克尔斯挣扎没死,萨拉就用榔头将其爆头……
警方消极不作为,丈夫冤死背污名。 单亲妈妈携子女,超市受扰娘不亲。 毒贩闯门硬储货,防身除恶分尸身。 提头来见大毒枭,拔枪为夫毙三命。 血腥玛丽出落成,为母则强谁不信? “如果你想在这世上有所成就,你就不得不婊一点。” 电影名从好女难寻再到好人难寻,五花八门。其实我觉得这个电影名取的实在太烂,看完整部片我还没看出跟片名有多大关联。剧情即,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倒霉遇上了一组黑帮,又幸运地找到了杀她丈夫的凶手。 不怎么样吧,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看,剧情挺俗的,拍摄手法也算普通,只是导演讲故事方式有点不太精彩。 讲真,最后女主提头实在是恶心我了
去年看完美剧《致命女人》,除了很爽之外,就没别的了,很难同情剧里的女人。爱人出轨,不至于要杀掉吧。离不了婚,被家暴,危害到自身,没有别的方法了,变成致命女人,还比较能说得过去。
这部电影《好人难寻》里的女主,最后变成致命女人,整个过程是很顺理成章的,但不是走美剧《致命女人》比较爽的路线,她跟美剧《致命女人》里的女主们不同,她杀掉的不是爱人,而是危害到她和她孩子性命的人。
跟《致命女人》展现的有钱人生活不同,这部电影是普通人的生活,是普通女人在这个社会遭受的来自某些男性的言语或行动上的性骚扰。
超市男店员看她买不起儿子吃的零食,后来又买得起,凑近问她“做一次多少钱”。停在她家门口不远的车上的男人,问她“要不要打一炮吃一片披萨”。把抢来的东西寄放在她家的男人,在知道她儿子把他抢来的东西玩没了,要打她的孩子,她拦着他求他,不要伤害她的孩子,她什么都愿意做,他就开始在言语和行动上强奸她。
她没办法救助于警察,来她家两次的两个男警察无视她,还“教”她怎么做个检点的女人。
这些对比现实,真的是一模一样,女人在某些男人眼里,只是资源、工具,不是活生生的人。
她是怎么从一个唯唯诺诺的女人,变成致命女人的呢?
电影一开始,就交待了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活得战战兢兢,丈夫死了,警察告诉她,跟她一起生活这么多年的男人,是一个毒贩,死了活该,她不相信。每日除了照顾孩子,再是去警局问消息,警察显然懒得查,她依然不放弃。
某日,一个陌生的男人敲开了她的门,她看着突然冲进来的男人,害怕极了,她安抚两个小孩,让他们待在自己的房间不要出来,独自去面对这个男人,她问他知道她丈夫吗,这个男人说不知道,还威胁她,她只能忍让。
送走了那个男人,她松了一口气,却没想到这个男人又来了,他怂恿她让她一起卖毒品,她很缺钱,她拒绝了,又再次让他离开,他离开了。
她怕得要命,靠酒精很难平复,她想着他放到浴室的东西,能让她纾解一下,她正准备使用,听到孩子喊她,她立刻把东西塞了回去,却没藏好,被儿子发现,儿子以为是面粉什么的,洒了一地,也吸了。她发现了,急忙帮他清理。
这个时候,那个男人又来敲门,她连忙把两个小孩送进房间关好房门,去应付那个男人,她跟那男人说明了,那男人要找她儿子出气,她拦着他,跟他说只要放过她孩子,她什么都愿意做。
她知道一旦开始,便没有结束,她不能退让下去。她还没找出丈夫被杀的真相,她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于是,看起来柔弱的女人,一边假意迎合对方,一边用手探刀的位置,拿到了刀,她捅向了那个男人。没想到,那个男人就被她杀死了。
她慌得要命,孩子唤回了她的神志,她又去安抚门外的孩子。
把孩子送去他们外婆家,她开始想怎么处理尸体,她去店里买锯子和斧头,男店员用让她心慌的眼神看她,跟她在超市买生活日用品碰到的用言语骚扰她的男店员一样,她不去看,挑好了工具走去收银台,收银台的女店员猜到她要用这些工具来干什么,她笑着劝她,说有更容易的方法,她听着,小心翼翼问女店员可不可以用零钱,女店员微笑着回答她可以,女店员的话,让她安心了一些。
分尸的过程,对她而言,格外漫长。
她以为熬过去了,她跟她的孩子能好好活着,却被有黑社会背景的人盯上,盯着她的两个男人曾经言语骚扰过她,她发现了他们,赶忙带着孩子逃出去,还是被他们拦住,她的儿子突然冲到马路上,拦住了垃圾车,车上的大汉看到了,向他们走过去,他们叫他别管闲事,他没退缩,她有了跑的机会。
她跑去了妈妈的家里,那群人还是找到了她,她为了孩子和母亲的生命安全,还有死去的丈夫,就独自一人去了那群人的据点。
那几个男人早就轻视她,吃定她,万万料不到,他们一直在找的男人,被她杀了,不但杀了,还分了尸。
结局如何,去看电影吧。
从开头就能看出,她不是心狠手辣的人,相反,她很善良。坚信她日夜相处的爱人,不是警察口中的坏人。闯进她家的男人,她没有事后报警。对她不太友善的警察,她没去投诉。在言语上骚扰她的男店员,她没有举报他。艰难度日,她没有把她承受的痛苦撒在孩子身上……
遭受重大打击,面对不怀好意的男人,还有轻视她的警察,她展现给他们的,都是颓丧的精神不佳的软弱的样子,所以他们才有恃无恐,一而再地伤害她,如果她没有支撑她的孩子、母亲,没有保护孩子、母亲的欲望,她大概不会变成致命女人。
她有希望,才有了勇气。
作者:简咿 插图:《好人难寻》截图
估计夫妻感情很好吧,女的愿意相信她老公
《好女难寻》警方消极不作为,丈夫冤死背污名。单亲妈妈携子女,超市受扰娘不亲。毒贩闯门硬储货,求生除恶分尸身。提头来见大毒枭,拔枪为夫毙三命。血腥玛丽出落成,为母则强谁不信?
3.5 女主好
小品级的故事
是个狼灭。
导演不会讲故事。
-他不会信的。-那又如何呢?
片名《好人难寻》不如翻译成《好人难做》。当一个女人独居一定要有一把枪,而没有钱的底层人民要变的更狠和邪恶才能生存,这又是多么悲伤的社会时态。
寡妇怒火生,独自扫黑帮。故事一开始很温馨,然后出现偶然事件,渐入惊悚,最后独闯贩毒黑帮中,以一己之力解决后患,居然还全身而出。有意思的是,被肢解的毒贩竟然取名“铁托”,还提到南斯拉夫,这是有什么暗喻么?
看看操蛋的英国社会把人都逼成啥样了?ps:女主是挺美
直接撇开现实逻辑,这电影就非常精彩了,惊悚和血腥逐渐叠加,女性独立的异样崛起,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整个爽利的回击和复仇,算是关照观众的热血狂欢,很直观很生猛。★★★☆
原来是《一夜寻情记》和《荒原》见过女主,难怪这么眼熟。至于片子,开头和结尾好看,中间太拖
寡妇单挑毒贩,比较意淫,怪异。就女主角表演不错,颜值也高
....
去你妈的“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女子不弱,“刚”并不是因为母亲的身份,而是这个让人恶心的世界。好女人难寻,好世界,不存在。
恐怕女主研习过不少悬疑片,要不怎么轻松就把恶棍黑帮都扫清了且跟她一点关系也没有。小成本英国片很有英伦特质,从底层寡妇视角着眼于当今英国社会问题,好人难寻只能单干。剧情安排可再精巧些,女主颜值演技撑起全片
演得好用力
6.7/10 尸体肢解部分非常震撼,应该是此房是我造之后唯一一个能让人如此反感的同类型片段了。就电影本身来说,复仇战姬已经不再具有新鲜感,并且故事和节奏方面并没有掌握的很好,但更多了一份可值得反复思考的深度感,虽然说还是没有跳出框架。另外,女主的演技可谓是惊艳无比并且气质独特。
就这?配乐有些喧宾夺主,故事发展全部在意料之中。史上最蠢黑帮大佬。估计田园女拳也不会喜欢这种女性复仇电影,因为一开场女主就为了给自己的震动棒装电池而偷偷撬开了儿子的玩具车~
爲啥男的全都是色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