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些影片涉及的背景知识,完整影评请收听《后排影评》
http://www.ximalaya.com/yingshi/13031268/70635421
俄罗斯国家兴奋剂计划
2010年一名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雇员Vitaly Stepanov开始向国际反兴奋剂机构WADA发送电子邮件,披露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系统性的服药情况。他在三年内发出了200多封电子邮件和50多封信函。虽然没有得到实际性的行动,但有一名WADA内部人士帮助其联络了德国电视台ARD。2012年十月,一名俄罗斯运动员Darya Pishchalnikova给WADA发送了包含详俄罗斯国家体制性兴奋剂计划细信息的邮件,这封信最终被三名WADA官员转发给了俄罗斯体育官员,次年Darya被俄罗斯禁赛十年。
ARD纪录片《The Doping Secret: How Russia creates its Champions》指控俄罗斯国家机关深度卷入了禁药事件,它将俄罗斯的风格归类于东德模式。而且俄罗斯禁药事件是有金钱交易的,运动员必须把5%的收入上交给俄罗斯当局,并配合所有掩盖禁药痕迹的行动。
2015年法国当局对国际田联前主席Lamine Diack开展刑事调查,指控他接受了来自俄罗斯田联一百万欧元的贿赂用以掩盖至少六名俄罗斯田径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
两名俄罗斯反击兴奋剂机构最高领导Vyacheslav Sinyev和Nikita Kamaev在2016年2月神秘的死亡。英国星期天泰晤士报称Kamaev在死前不久联系了该报计划他自己撰写的《1987年之后关于体育医药学的真实故事和俄罗斯禁药事件》。
90%的俄罗斯运动员拒绝接受单独询问。WADA主席David Howman说:调查其9个月之内,是任何干净的俄罗斯运动员出来为自己正名的最佳时期,很可惜的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麦克拉伦报告
DPM
Disappearing Positive Methodology始于2010年渥太华冬奥会俄罗斯队的糟糕表现。副总理Nagornykh是DPM计划的关键。他掌握莫斯科反兴奋剂实验室所有阳性检测情况。Nagornykh决定谁会被保护,谁不会被保护。他用的指令是"Save"或者"Quarantine"。实验室人员会根据其指令伪造阴性测试结果以掩盖禁药检测数据,并在实验室数据系统中伪造结果。但这个方法无法适用于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为了能将DPM适用于国际赛场,俄罗斯国家安全局研发出了一种能打开密封检测瓶的方法。这项技术专门用于索契冬奥会和国际田联冠军联赛。瓶子内测在显微镜下会显示区别于正常使用的明显的刮痕。调换尿样需要建立干净的尿样库。运动员在体育局俄罗斯国家队准备中心主任Irina Rodionova的安排下收集干净的尿样用于调换。而莫斯科反兴奋剂实验室主任Rodchenkov会进行检测确保这些尿样是干净的。俄联邦安全局官员Evgeny Blokhin专门负责尿样的运输调换。Rodchenkov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确保调换的尿样符合一系列正常采集的尿样的生物参数特征。
伦敦实验室的一系列实验证明了Rodchenkov关于尿样调换操作的说法。索契的调换方法非常特殊,是因为当时奥运会期间在实验室中有大量国际工作人员参与尿样检测。在索契冬奥会结束之后DPM重新成为最主要的掩盖兴奋剂检测的手段。
WADA在ARD播出记录片之后,WADA高层就通知了莫斯科实验室他们要派人将实验室的尿样运送出俄罗斯接受检测。根据DPM,Rodchenkov知道自己有大量的B瓶不干净的尿样被报告称了干净。解决的手段之一是销毁2014年9月之前的所有存储尿样(80%被销毁),手段之二是重新采集相关运动员的干净尿样。体育部副部长Nagornykh联系了俄联邦安全局用特殊手段打开了大量检测瓶协助重新采集尿样。伦敦实验室发现检测瓶内测有多处刮痕,并且3处尿样结果甚至不符合DNA特征。
DPM的步骤:
1.检测出违禁成分后,其生物特征由莫斯科实验室通过各种通信手段传递给联络人
2.联络人在三个不同时期由三个人承担。俄联邦体育部工作人员,CSP工作人员和俄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副主任。大量证据可以证实其交流细节,包括俄联邦体育部工作人员甚至直接用了minsports.gov.ru的邮箱用于交流违禁尿样信息。
3.联络人联络俄罗斯反兴奋剂中心获取相关人员信息。
4.联络人将所有信息汇报给俄联邦体育部副部长Nagornykh,其批示为两种:SAVE, or Quarantine
国家的角色
1.足够的证据表明莫斯科实验室的反兴奋剂运行受到国家的直接控制。
2.莫斯科实验室的人员被要求成为国家通过禁药提高运动员水平的计划。
3.莫斯科实验室的人员没有选择不参加计划的权力。
具体实验方法
由专家盲测26个被打开的尿样瓶,成功推断出了所有被打开的和没有被打开的尿样瓶。
鸡尾酒
Rodchenkov研发了类固醇鸡尾酒,以及口服方法最大程度的降低被检测的几率,将检测窗口成功降低至3-5天内。根据成分可检测出相当多的伦敦奥运会的俄罗斯运动员服用了鸡尾酒。
Rodchenkov如何帮助Bryan作弊
Rodchenkov帮助Bryan作弊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通过由麦克拉伦报告中透露的第一种方法:DPM。这样的话,他将需要把Bryan的尿样通过实验室检测,然后发生阳性的话直接上报给俄罗斯联邦体育部。由于尿样瓶的ID和被测试者的Id是分开的,因此DPM的联络人会知晓Bryan的身份。那么按照DPM之前的传统,几乎全部的外国人阳性都不会被篡改而是直接公开的,因此如果Rodchenkov真的想帮助Bryan的话似乎需要打破DPM这一常规流程。由于DPM非常的敏感,因此流程管控应该不是形同虚设,实验室和测试人身份数据是严格隔离的。
第二种可能就是采取公爵夫人鸡尾酒。但影片中明确展示了Bryan是皮下注射并不是口服。因此Rodchenkov实际上应该是采取修改上传系统,外加特定日期尿检瓶调换的手段。
Rodchenkov可能一开始就没打算帮助Bryan进行真正的反兴奋剂检测手段上的作弊,而是还要依赖常规检测之外的舞弊。那么这样和Bryan设想的模拟阿姆斯特朗的类固醇方面禁药的舞弊行为似乎有很大的偏差。
Rodchenkov的黑历史
Rochenkov宣称普京知晓俄罗斯禁药舞弊计划。2008年之前,高纯度类固醇大量在中国生产。Portugalov,苏联时代的俄罗斯著名教练,拥有一整套非常先进的类固醇训练和躲避检测的方法。Rodchenkov当时恰好是Portugalov的对立面,他在研究如何延长检测期,从而导致Portugalov旗下的运动员大量被检测出了禁药。Rodchenkov于是就成为了类固醇的新的领头人物,因为他知道高纯度类固醇的购买源。
Portugalov有很强的政治能量。很快Rodchenkov就被捕,由于试图自杀,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并被强制治疗。刑事警察将Rodchenkov送进了一个条件较好的精神病院,并可以使用电脑。2012年Rodchenkov收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邀请去伦敦,并且不愿意接受其他人选。这封信拯救了Rodchenkov。莫斯科当局明白获取伦敦反兴奋剂实验室的一手材料有多么重要,如果不从内部了解情况,俄罗斯禁药计划将彻底完蛋。索契成为Rodchenkov的救赎。
联邦调查局派人联系Rodchenkov,希望他能配合调查。美国地区法院向Rodchenkov发传票要求其作证。导演聘请的相关律师认为Rodchenkov如果和联邦调查局方面合作,那么就不太可能在里约奥运会之前公开披露俄罗斯禁药内幕。Rodchenkov坚持要先披露内幕,他同纽约时报联系提供了大量一首文件并进行了核实方面的沟通。之后他花了三天时间接受了美国司法部的询问,提供俄罗斯当局赞助禁药计划的具体细节。当然Rodchenkov并没有告诉司法部他已经将相同的信息提供给了纽约时报。司法部显然非常生气,取消了与Rodchenkov的合作协议,并要直接起诉Rodchenkov。
索契事件
Rodchenkov称索契冬奥会一个月前让所有服用禁药的运动员变得干净。但高层决定要用效果更强的PED。这就是说,冬奥会索契完全放弃了用科学的常规手法规避检查,而使用特殊手段。这就是说必须调换脏尿样。Rodchenkov需要为每一名服药运动员调换尿样。
问题在于索契冬奥会期间实验室的运作并不完全在Rodchenkov的掌控下。由于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的参与,在索契的反兴奋剂实验室戒备森严,监控严密。
非常好看。Icarus中“双重思想”被提到了好几次。1.想在比赛中用药的Bryan和长时间帮助俄使用禁药的Grigory为了某些缘由成为了揭发者。Grigory是个很有趣的人,很难将他和禁药推动者联想到一起。2.从政治的角度来看,Bryan和Grigory接触的时间点以及理由结合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来看确实有点过于巧合了,很难说这背后没有什么猫腻。我个人是认为运动员使用违禁药物的现象在许多国家都存在,这次俄是在自身存在严重错误的情况下被更具话语权的美制裁。但事情真相我是无从知晓了。包括这个电影最后成为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也是有一定政治原因的。3.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当禁药成为了太多运动员的选择时,对其的道德讨论就弱化了。4.Grigory在这件事中确实很难做,Putin让你这么搞,你不能不搞,但是出了事为了怕你说出去可能都会做掉你,你逃往美,检举揭发,俄肯定不会承认,就算一切证据坐实,俄也会把帽子按在你头上。回顾整个事件,最让我诧异的就两件事,一个是刚才提到过的名不见经传的热爱自行车运动的小导演Bryan与Grigory这场莫名其妙的邂逅,Grigory帮Bryan得付多大的风险啊,而且时间确实太巧了。第二个就是,我怎么都想不通,俄是怎么让Grigory逃到美国去的,真的想不通。那可是俄罗斯啊。真的离谱。我已经能想象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某个国家,就不太可能发生这种事。
触目惊心的truth,细思极恐的谎言。如果只是运动员个人对奖品的渴望,难以催生出如此庞大的作弊体系,国家赞助与授意是因为体育成绩背后的政治价值,而这政治价值却来自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体育精神唯成绩论的扭曲价值观。这次曝光的是俄罗斯,难道其他国家就是干净的吗?俄罗斯的反禁药实验室牵涉其中,难道反禁药组织的高层就是干净的吗?如果整个体育界是禁药构筑起的谎言,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谎言的消费者!当我们因为自己国家奖牌榜排名第一而欢呼雀跃时,是否忘记了曾经对于马家军禁药的质疑?当运动员终获金牌得偿所愿时,是否已经忘记了自己服药的历史?人性本恶,是看完本片后最大的感触。但人类又是最聪明的,借住双重思想,让性本恶的自己反而相信性本善的谎言,而反禁药组织等等规章制度,不过是支撑起这个谎言的一砖一石。
1 很多健美运动员使用的群勃龙,在半个世纪前就用于给大牲畜增加净肌肉,实际上很多人用兴奋剂起初都是用来给赛马提高成绩的,并非谁都能用兴奋剂,如果身体基础素质不够强大耐受性差,兴奋剂会很快摧毁你
2 睾酮在运动表现中非常重要,极大地决定着一个人的力量和速度水平,想通过外界摄取提高睾酮水平也很容易,注射剂和药物贴片都很好获得,但过度使用会引起自身睾丸功能退化。如果一个健康人处于饥饿劳累缺觉状态三周以上,那他的睾酮分泌甚至会达到阉割者的境界,实现真正的戒色和四大皆空
可去你的吧,真有你的
意识形态浸染整个片子
大众媒介经过编译变成愚弄大众的尖锐武器,许多镜头的恰当衔接似乎已经暗示了事实的真相。
在这场罗生门中,人为的创作出了违法者和惩戒者,有着极为明显的个人倾斜和极为鲜明的政治语调。
过度的戏剧转折破坏了纪录片本身的质感,作为纪录片单元获奖还是屈才了,应该是更适合作为剧情片参与竞争。
这主人公多次引述《1984》,影片后半段更是以革命者的角度看待他,事实上,他也不是什么好鸟啊,无论是帮助布莱恩违规使用药物还是“勇敢的站出来揭露俄罗斯政府对于药物的违规使用和对于人类道德伦理感的摒弃”都来自于一个极为单纯的目的:保命。无法想象一个革命者是出于这样的动机才像世界昭告,这算什么?婊子从良立牌坊?
体育领域的大而不倒,整个国家,整个竞技体育界都用, 那就大家都不干净了。
历史属于胜利者,不属于真相。题材真的是很厉害了,这个突然从天而降的被迫跑题也是神迹。
从纪录片的新闻价值上来讲,可以媲美《纽约灾星》,并且带有一点现实主义的抓马元素,把纪录片拍出了政治悬疑片的感觉,一直不理解给毛子开脱的某些“体育粉”的逻辑,规则的漏洞是自己可以肆无忌惮破坏规则的理由吗?毛子国经此一战,已经让自己彻底失去了尊重,傻坏狠并存,比棒国奥运还多个狠
“全员嗑药”——针对俄罗斯体育界的指控非常震撼,而纪录片用更加震撼的证据展示俄罗斯兴奋剂服用的“举国体制”。前半部分导演以身试药、恰好遇到变节的俄罗斯禁药主管有点不可思议,后半部分《1984》三段体将矛头直指普京。 看完后我为某国感到担忧,因为这作弊的风格实在太熟悉...
我不信只有俄罗斯这么做。全世界的运动员都想拥有这样的不被发现的强化身体机能机制,只是俄罗斯做的大概最好。奥运会开幕式上伸张体育精神,世界和平。奥运会后就开始打乌克兰。真没想到一个套路还能玩两回,您真是不要脸啊。
美国其实可以考虑用格里戈利和俄罗斯交换斯诺登哇。民主和独裁其实最后是殊途同归government f**k me everyday.
除却新闻价值,最大亮点就是主人公在不经意间旁观、见证并被卷入了历史。值得点赞的是制片方,一个几乎是跑偏原本选题的项目,变成了与毛子对抗的跨国营救,和与时间赛跑的事件揭露。最后的成品足以让他们自豪。遗憾是一些疑点未解开,叙事略混乱。可爱的grigory在重压之下确实感觉有些精神分裂
又一部捅了大马蜂窝的调查纪录片,类似《第四公民》,两者分别扇了俄罗斯和美国一个大耳光,而两位揭密者又分别被对方政府所庇护。该片最生猛或最勇敢之处在于,导演本人“以身试法”,有规律地服用禁药并成功通过了药检,可惜的是,他的竞技成绩不升反降。深层次看,该片质疑的其实是整个反禁药体制。
所以,政治和体育还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奥运会和世界杯在这届组委会的手上受到了亵渎····
这个节骨眼对俄不能不说美利坚有私心。不过去年这个新闻爆出绝对是海啸级别的震惊,体育界的斯诺登,但让人反感的是他帮助国家实行这个计划得意地做了这么多,一点没忏悔的意思。影片中对俄罗斯运动员的照片视频有点不太负责,不能针对个人吧!
刷新对世界认知的纪录片,哇!
谎言世界中,说真话成了革命,革命者格里高利也就成了体育史上的斯诺登。纪录片从业余自行车导演布莱恩,想以身试法挑衅药检机构开始,意外发展到让莫斯科联络人替代自己成为大事件主角,戏剧性转变实在太强,以至让人忘了片子初衷,忘了布莱恩辛苦挨打那么多针和积攒的尿。片尾忘改俄罗斯的平昌命运。
和拍港··独少年黄某某的纪录片一样,这部奶啡投资拍摄的纪录片是如何在事件发生以前就跟踪拍摄的?在他们开始拍摄的时候怎么能预感到黄能够出名?怎么预感到俄罗斯的反兴奋剂主任愿意站出来揭露?
有些服药是个体性的,那是普遍人性贪婪、侥幸的问题,而有些服药是系统性的。有些事会被遗忘吗?
2015年俄罗斯禁药丑闻的纪录片,和爱德华·斯诺德的那部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第四公民】一模一样,导演布莱恩·福格尔也以参与者的身份,与事件时间同步的纪录这起类似于“棱镜门事件”的告密过程,丑闻牵扯到普京总统和俄罗斯政府,最后关于体育界禁药的真相更可怕。
普丁大帝道: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危险的事件,政治干扰体育再度发生了。我特别想让您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自己:到底谁先干扰谁的?
从背包里拿出1984相当刻意了,但也用得让人无话可说。「一边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
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人物。为了逃出克里特岛,他和父亲用羽毛、蜡为自己做了对翅膀,但因为飞得太高,伊卡洛斯翅膀上的蜡被太阳融化,因此跌入大海死了。这个故事说明,任何“法宝”都有天生的短板,它存在的意义,除了为人所用,就是等待失控的那天。失控,是世间一切“法宝”的终极宿命。
4.5 | 主角罗琴科夫约等于俄罗斯版斯诺登,结构更精妙的《第四公民》,渴望提升成绩的美国环法自行车运动员找上俄罗斯禁药大牛,进前十目标没实现倒是跟着拍出了惊天大案,矛头直指普京,后半段与《1984》的互文结构很有想法,动画感染力十足,在美国做这片子难免被怀疑主题先行,但实在是触目惊心呀…
这种主创在不经意间参与历史的神奇经历反而比影片所要展现的一切更加令人感叹,想起了《纽约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