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无名女孩2016

HD

主演:阿黛拉·哈内尔,杰瑞米·雷乃,奥利维埃·古尔梅,托马斯·多雷,法布里齐奥·隆吉奥内,摩根·马林,马克·泽戈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法语年份:2016

 剧照

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1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2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3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4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5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6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13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14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15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16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17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18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19无名女孩2016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

达内兄弟的作品在这之前一直都是只听说过,却是一部都没有看过。 看完之后,到是回忆起多年前的一个小事。 我和爸爸妈妈走在河边,离河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口蛇皮袋子,隐约可见血迹,袋子表面如同臭肉来蝇般的吸引了很多苍蝇。 “那里面会不会是一个死人阿?要不要报警。”我妈随口问道。 只见老爸脸色瞬间有了变化,“少管闲事,到时候一身麻烦。” 对话有些遗忘了,但是当时老爸的脸色却是记得的,像极了影片中被女主挨个盘问的那些人。 回到影片,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由一个妓女的死所牵扯出的周围人的罪与恶,导演将镜头对准医生珍妮,并对小镇的底层人物进行了一个群像式的白描,微微晃动的手持摄影和近景取景,以及导演对于分镜头的厌恶,这样的拍摄手法让观众有了一种置身其中的观感体验,仿佛是观众自己跟随着珍妮见证了一切。 单视角所营造出来的悬念也是其他的方式所不能取代的,但若是说珍妮出于内心的愧疚在工作之余对病人挨个询问尚可理解的话,那么最后导演将事情的真想披露出来,且让那些与女孩的死有直接关联或者间接关联的人物,挨个来女主家中认罪的做法,确实让人有些感觉有些多余。 影片从医生珍妮的视角带出了很多其他的角色,在被珍妮拿着手机询问的时候,他们都众口一词的回答不知道,他们之中或许有的与女孩的死有着直接关系,有的与女孩的死有着间接关系,亦或毫无关系,但他们出于道德焦虑和或有也无的负罪而做出的回复,却如同那灰暗的天空一般,让人压抑。 因为心脏病倍感折磨的坐在病床上的父亲,善心的告知珍妮事情的真想,挺直了腰杆的儿子却在旁回之以拳脚;寻思之人不得好死,开不开门隐喻欧洲移民问题。影片的道德深度和象征讽刺意味十分锋利,但是结尾的处理和主角询问的理由和方式若是换一个,会更好。

 2 ) 无名女孩

本片的平庸不能归结为达内兄弟的黔驴技穷,而是这样的角色设置、议题已成了达内兄弟的一种创作惯性。女主充分诠释了何为出淤泥而不染,众人皆醉我独醒,当为了突出议题而刻意强化女主头上的圣母光环,放大周遭的人心险恶时,故事已不再令人信服。唯一舒服的就是透过女主房间的窗子听到的夜间车辆穿梭声,这或许比较达内。比起这部,更喜欢《舞女》。

 3 ) 门

相当生活化的电影,一全科门诊医生零零碎碎的一天又一天。用大量开车驾驶,路上行走,电话联络的情景去表达剧情的前进和转换。生活过得是重复又紧凑,有条不紊但也波澜不惊。几个一转身几乎要贴到女医生脸上的镜头,就好像你的角色是一个默默在旁观看的助手,或者路人甲,甚至你就是那个电话里冰冷的siri. 女医生的性格非常鲜明,对实习生批评的严厉和不留情面,是做事严谨和执着的体现。她有医生独有的冷静和观察力,对人与物的精准判断力,职责范围内应有的责任感。普通人的情感中,又夹杂着医者对事态惯有的冷漠和心理距离。一次结业后的没开门,间接导致了一个无名黑人女孩不幸遇难。这也只是蝴蝶效应,或者怎样的结局。医生从法律上毫无关系,从道德上她的良心受到了拷问。如同赎罪,她开始调查和处理女孩的来历和身后事,又在途中发现了更多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粗略了解了一下导演达内兄弟一贯的风格,电影往往聚焦社会民生实事,政治宗教,那再去重新代入此片,不难发现里面的各种隐喻。 从她川流不息的病人中,有鳏寡老人的福利需要重视,有没有身份的黑户需要救治,有常年酗酒的主妇,有逃学的少年,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或多或少的承受着一些痛楚和磨难。而应该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政府或者警察,处理的方式又是不紧不慢不痛不痒,还有仿佛内有乾坤的点到即止。剧情巧妙的把每个被调查的人,用蛛丝马迹串联了起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自私和良心的天平一直在上下摇摆。大家都守着一份私心,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里活着。即使是女孩的姐姐,也因姊妹争宠而心生怨恨,对死者忽然消失而心生畅快。 而医生在救治病人出诊之前,频繁出现的电话,门口楼下一次又一次的门铃询问。一道一道门,堵在了面前,它们是文明的高墙,人与人之间安全的距离,也是冷漠的磐石。而这个社会,也病了,需要医治。 难民问题一直是欧洲发达国家难以解决的顽疾。战乱,饥荒,瘠苦,导致了大量难民和非法移民的涌入。人间最不缺的大概就是贫穷和苦恼。开不开这扇门,开了又会如何,何去何从,不仅是一个普通医生的抉择,更加是一个国家应该思考的难题。 全程电影没有一点配乐,全是现场收音。有的只是风声,海浪声,人声吵闹,车辆来来往往的喧嚣。唯一飘进耳里的旋律,是医生的光头病人和小伙伴为她自弹自唱的曲子。虽然不怎么悦耳动听,但它是对善良最真挚最好的回报。

 4 ) 达内兄弟俩:寂寂无名下的寻访

大凡有良知的人,或者人的天性,在做错事后,都有着
某种内疚、不安和自责的心理,称之道德焦虑感,哪怕
是无心过失,也会伴有这种带有“自我遣责”的心态,
只是说轻重而已。而对此偏执的人来说,良心的不安,
顷刻会化作一生的歉疚与困惑,且愈演愈烈,除非能有
某种消解的办法,否则,良心苦药会一直吃下去。

让-皮埃尔·达内兄弟俩执导的《无名女孩》(2016),
就呈现了一位年轻女医生珍妮内心极度不安的过程。
出演珍妮的女演员阿黛尔·哈内尔,90后,这几年
在法国挺火,她有一种隐含内敛的张力,表演很是
自然。因星期四这夜与诊所实习生朱利安有点不快,
有人按门铃没开门。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五,警方找到
了她,说是附近河边死了一个黑人女孩,结果发现即
那个按门铃没开门的那个女孩,警方要求察看24小时
监控录像,这让珍妮陷入深深的良心不安之中。

的确,那夜,门铃响起,她对朱利安说都已下班了,
别让病人累着你,一个好医生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否则也做不好诊断。朱利安很生气,因为之前他因为
一个病人的突然抽搐,吓得他不知所措,才有了珍妮
对于他身为一个医生未来的担心。没想到的是,第二
天就发生了这个事,且她找到朱利安,请求他的原谅,
他却说不想做医生了,要回到老家村子里去。

这让她更是困惑,因为朱利安刚来实习时,还信誓旦旦
地说想从事一生的医疗工作,且等于他学了多年的医学
也白学了。更大的内心煎熬来源于那个无名女孩的突然
死去,警方告知她那女孩死前胳膊上有被勒的伤痕,好
像一起谋杀案。于是,她拿着Appie手机到处寻查,看
有否找到证人,当然,她并非破案,她只是想找到女孩
的死因和女孩的名字,以便找到她的亲人,让逝者有一
个安息之地。

谈何容易。先是通过病人当中寻找。再三追问下,总患
消化不良的少年布莱恩告知说看到了那个黑人女孩,看
到她从一个男人的车上跑下,之后就不知道了。珍妮特
地去工地的河边实际察看,了无所获,然后到废车库找
到当事人,却遭到了拒绝,再通过一位老患者口中得知
,这名黑人女孩曾被他儿子找来给老头“服务”过。

迷雾重重,珍妮的寻访并不轻松,还遭到了黑社会的恐 吓,让她少管闲事。警方得知她四处查找线索后,也忠 告她用不着这样,女孩的死亡是警方的事,与她无干。 她说我只想找到女孩叫什么。警方说这很简单,我们可 以告诉你,塞丽娜·恩东。珍妮并未停止寻查的脚步, 到了朱利安所在村子,劝说他返回诊所,但他执意留下 来。紧接着,终于有了眼前一亮的结果。

那位一直反反复复的布莱特父亲主动找到她,吱吱唔唔
后,说出了实情,原来那夜,他无聊至极,找到了这位
黑人女孩,到了车上,本来是说打飞机,结果他有了进
一步要求,她不同意就吓得跑了,他怕女孩黑夜瞎跑会
出事,就赶紧下来也跟着跑,并非想要强暴她。果然,
她去了高速路边的诊所,按门铃后,见没开门就继续往
前跑,他拉住了她,撕扯中挣脱后继续跑,摔倒在工地
上滚到了河边。他以为只是她晕倒了,没想到她死了,
他吓得要命,所以一直不敢说。

因为后怕,他发生了抽搐,珍妮让他放松,并说我不会
打电话给警方,要打你自己打。等他起来后,他拿着珍
妮的电话给警方打电话。可喜的是,她曾去过非裔人的
黑人网吧,网吧女服务员告诉她其实那个死者就是她妹
妹,因为怕报复,她一直不敢讲,加之她男人的阻抖。
她妹妹1995年生,真名其实叫法莉茜·康芭。

影片表现了珍妮的一根筋,的确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她为了追查真相,她放弃了肯尼迪医疗中心高薪工作,
并主动揽下小诊所工作,她没有恋爱也没有心仪的人,
好像她所有的生活都被沉潜于良心不安的漩涡之中。

片名《无名女孩》不止是指无名死者,其实也可说是
女主角珍妮本身,这是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孩去寻找无
名死者所遇到的种种不堪,有着另一重的寂寂无名。
影片叙事直白而相当节制,连配乐也懒得用,刻意写
实,似乎过于的白开水,因而也饱受争议与批评,但
在我看来却有着另一种可贵的特质。通过解析一个人
的道德焦虑所引发的心理寻迹,其实见证了同一事件
下人性的多侧面,切中要害,令人乏味之余,倒有了
某种难得的咀嚼感,也不失为另一种直白电影对于人
性的有趣解析,并非无聊到死无片可拍的作死。也许,
百年后,这将是一部跟他们《美丽的罗赛塔》《单车少
年》《两天一夜》同样被击赏的影片。
2017、2、28

 5 ) 3

Jenny是一名年轻的普科医生。一天晚上,在诊所关门后,她听到敲门声却没有开门。第二天,她听说警察在距离诊所不远处,发现了一具身份不明的年轻女孩的尸体。Jenny是一名年轻的普科医生。一天晚上,在诊所关门后,她听到敲门声却没有开门。第二天,她听说警察在距离诊所不远处,发现了一具身份不明的年轻女孩的尸体。

 6 ) 作为女性的侦探

作为“侦探”的主角,在这部电影中,其女性身份对叙事的影响很大。影响并不涉及男女之间的感情问题(和朱利安之间有所暗示),而是使侦查过程有一些不同于一般侦探片的地方。首先,侦探作为一名女医生,其职业身份和性别都使其在探案过程中处于极其陌生的境况,有时甚至使其处于极其危险的情况(如在房车里“天真”地问车主,独自一人进“网吧”,以及让百利安的父亲进入诊所等,这种情况通常会给观众以女主可能被强迫的暗示);另一个方面,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身份使得主角在侦探过程中极少正面反抗,而是躲避对抗,另找办法。比如被黑人拦下来,逼着摇下车窗,吓得魂都丢了。

这两方面的影响给观感带来了并不好的体验,观众没有感到“发现”的快感,因为秘密的发现过程总是有人在隐瞒后主动“表白”,而非正面突破。另一个方面,藏了一整部的秘密,本身并不惊奇,而是一场“什么也没有”的意外事故。(当然,这可能也是导演要的,因为导演真正要表达的是道德感或者是回忆对人,对生活的影响。影片通过几个人(女主、百利安以及他父亲,朱利安,妓女的姐姐),以及他们面对主角问询的类似的反应,都展现了回忆对于他们的“折磨”。也正如最后主角说:“她没有死,她在我的脑子里。”)仅就观感来说,看完之后总会觉得缺一些什么,在讲故事和将故事升华表达主题两方面,似乎都差那么一点。

最后必须称赞女主角的演技,准确又细腻,整体克制,但爆发力又很强。

 短评

一人一故事,情感克制却五味杂陈。达内电影让观众深刻感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问题,而达内这时候只攫取了医生这个角度来讲述人生百态而已,而这个故事中任何一个人又都是另外一个故事。达内给观众电影以外的联想才是最值得钦佩的。[B+]

7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最大的亮点大概是剪辑了吧,剪辑点选的真是精妙无比(除了结尾冗了)。能够想象这个以“人人都是圣母心”为动作逻辑的剧作在戛纳如何扑街的(但我还愿意给四星)。联系上难民的政治背景(开不开门的隐喻),不难看出老哥俩还是有话说;然而别忘了有着明显阿拉伯姓名的警官早已提示着欧洲绿化势不可挡。

1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对于达内兄弟而言,四平八稳差不多就相当于失败,更致命的是气质中已显露出老派,是谓暮气。个人最大的感慨,是从走马灯似的人物更迭里一一辩认出曾经合作过的那个老班底,杰瑞米·雷尼耶也从翩翩少年变成中年大叔了。

12分钟前
  • 狄飞惊
  • 还行

对达内兄弟来说真是够平庸的……毫无亮点

1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达内全明星嘉年华,就差罗塞塔女主没出场了!单看故事和题材有些回归《一诺千金》的意思,但《无名女孩》之于达内绝非《两天一夜》式的自我重复,这应该是他们最大胆的一次新尝试。着重描摹背景,甚至利用主人公的遭遇隐喻了欧洲国家“开不开门”的移民困局,如此大量现代科技产品的使用对于达内来说也是头一回。很可惜,转型没有成功。后面那段坦白太破功,《无名女孩》也应该是达内开场最平、结尾最弱、人物最难以共情的一部了。

19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确实有点自我重复的意思,片名一语双关在《孩子》玩过了,讲白人女主角带出社会百态和难民问题在《两天一夜》用过且没有马良主演的片子表现得自然。悬疑的外壳太出挑,盖过了以往最有力的道德困境。

24分钟前
  • 深邃
  • 还行

无名女孩的故事虽然流于平淡,但这恰恰是因为每个人的秘密都隐藏地更深,并没有付诸什么行动。内心的波澜通过另一种形式——疾病展现出来,每一份巨大的病痛背后都埋藏着巨大的谎言。医生仅仅是掀开了真相的一角,便钻出了这么多病态和暴力。手机、门铃、监视器方便着生活,却让人更加疏远而难以捉摸。

2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好喜欢Adèle Haenel啊

28分钟前
  • 普拉蒂尼啃脆梨
  • 推荐

其实这部电影除了大量的医生日常工作描述略显枯燥以外(我觉得还好)跟达内以往的电影并无太大不同,少不了的都是一个天使般的暖心角色-只不过这次她是主角。可以和两天一夜对比来看更明白一些:只围绕个人的道德困境是没有办法解决根本问题的,看到群体共同的利益所在才能“拯救”更多人

32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我在这呢,谁见着了,状况百出医了他吧考证全科,百密一疏又学到啦阴阳相隔,非正常就像不过期的许可,让出新的赛场而浸透水道的淤塞,如鲠在喉移情烟盒,贴住极圈更觉脸热,紧挨的痛点刮花繁重的名册,牵动苛责。

33分钟前
  • 放大的夜遇
  • 推荐

是达内兄弟最熟悉的味道,底层写实,手持摄影,道德困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因为有个悬念做支撑,起码能吊起些胃口。女主强烈的道德感让我等汗颜,达内兄弟总温柔,我已经上不去了。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百老汇moma。1.女主没有私人生活,主要的空间是对外敞开的诊所,在做的事总是被门铃声和电话打断。她唯一的一次没有及时回应成了整个悲剧的开端。2.因此女主虽然职业是医生,却很类似一位社区牧师。她有着异乎常人的罪感,对被害者名字的关注先于真相(也回应开头呼唤癫痫男孩名字从而将他召回那场戏)。“如果她死了,就不会还在我们脑海里了。”观影过程中无数次想起《乡村牧师日记》。3.但社会派推理的叙事结构太陈旧无聊了。日剧每年得拍10部这种东西,深度未必欠奉,还比达内拍得好看。

38分钟前
  • 奥兰少
  • 还行

达内兄弟的滑铁卢之作。手机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道具,人物都沦为了虚浮空洞的符号,一如“诊断时代与社会病症”的医生,竟然连制服都不用穿。圣母女主从前史、心理动机到行为都十分不可信,不真实,更何况达内兄弟这回竟破天荒地放弃了底层边缘人物视角,使观众难以共情。片尾以几位人物的主动自白来强行揭示真相,亦是廉价情节剧的套路。于是,达内兄弟原本锋锐而细腻的写实主义手术刀就这样堕退成了隔靴搔痒的苍白碎片。(5.5/10)

3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还行

3.5 前期评价低,导致达内老师场次比舞女冷清不少,个人观感觉得高于预期,虽不比前作的力度,但一贯坚持不玩花哨不媚俗不取悦,冷静客观,批判与讴歌,拷问与质疑,令人心生敬意,这回的另类侦探片让沉重题材免于乏味冗长,饱受良心煎熬的人物群像,社区小诊所医生真是阅尽世间百态 @欧盟影展

41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一个加蓬女孩,深夜奔向一盏亮着的灯,却没能推开闭锁的门,她对世间最后的期许都落空。生时默默无闻,死后三缄其口,她便成了无名女孩。没开的玻璃门折磨着医生的慈悲,勒紧的牛皮带夹死了男人的善良,姗姗来迟的拥抱拯救不了姐姐的歉意。你我皆非穷凶之辈,却在电影里经受平常善念的质询和灵魂拷问。

44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一个非裔性工作者的意外死亡引发的一系列道德自检,我中间打了个盹,昨晚一夜没睡,但不影响剧情。昨晚四场都没看,今天早上想把票取出来,但是取不了了,跟影院通融沟通了一下最后兑换了一些周边。工作人员看我比较郁闷,还送我两本手册,缓解我的情绪,有点感动,群里一个好友还给我送了些过往电影节周边,今天真是遇到了好人呀,前两天的阴霾荡然无存。【“无法逃遁,这就是我”·比利时达内兄弟电影回顾展·百老汇moma】

46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呆哈好评

51分钟前
  • 二猫儿
  • 推荐

一位无名女孩引发的人性拷问。达内兄弟的电影总是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一根筋角色,那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道德追求,当然这也是这部电影无法引人注目的原因,对女主的描绘似乎过分夸张了。

55分钟前
  • 金敏丧
  • 还行

达内兄弟拍这样的片子想必是信手拈来,而最有戏的角色还是留给了御用男主

56分钟前
  • Henrique Asano
  • 还行

6.6 视角的姿态有些高了

57分钟前
  • 松野空松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