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有着不输于前三季的精彩,却格外让人心碎。
这季依旧有政客的角力,黑帮的火拼,对系统的审视,和很多police work;但不同的是,这季关注的是教育系统和青少年,描述了四个west side少年的日常,虽然有机遇和波折,但最后几乎都毫不意外的走向已经写好的人生。
四人组中Michael是生来的老大,是个很能打,有主见又天性不坏的孩子。开始众人要群殴闯祸的dukie,是他在中间劝架保全dukie。Marlo给孩子们发钱,他也毫不稀罕的直接走开。对弟弟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疼爱。和锤哥练拳也可能是他的way out。但继父的回来改变了这一切。Michael小时候被继父性侵,也因为这个原因无法接受拳击教练的善意。为了摆脱继父,Michael只好向Marlo求助,也就没有回头路的入伙。最后听命把bodie干掉,仿佛是第一季中Bodie干掉Wallace的重演,给corner boy的一生画下句点。
Randy很像个二当家的样子。总是笑呵呵的打着鬼主意的样子。他住在寄养家庭(foster family),在学校以做小买卖来赚些零花钱。虽然也是个不爱学习的娃,却能感到他对foster family的珍惜。他之前一直住在福利院(group home),好不容易排到了寄养家庭,又难得的遇到了一个体面知性又负责的养母。虽然在外面顽皮淘气,Randy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回家,对养母言听计从,乖乖的帮忙做家事。但赚快钱阴差阳错,加上警察的办事不利,成了“告密者”。害了养母,自己也被送回了group home,又开始备受欺凌的日子。
Dukie的家庭和Michael相似,甚至更差。俩人家长都是瘾君子,但Michael的妈是什么都不管,Michael管钱,可以安排支配自己的生活。而Dukie家长是几乎虐待的把他榨干。Dukie老实聪明,能学,容易被欺负。还好Prez发现了他的情况,在生活和课堂上都给了他很多照顾。可惜他没法永远八年级,升学后又重新面临霸凌。过圣诞节时,Dukie拿了小礼物给Prez,仿佛卑微的寻求他的帮助,可Prez听从校长的建议,知道自己没法拯救每一个孩子,已经硬下心move on了。就这样,Dukie也辍了学当起corner boy,和Michael一起闯荡。
Namond无疑是无比幸运的。虽然四个孩子都有个guardian angle一样的人物(Michael是拳击教练Chris,Randy是Carv,Namond是警长Bunny,Dukie是老师Prez)但只有Namond被最有“实力“的bunny收养,改变了命运。看Bunny和教授做实验时,也让我思考,对于这些边缘孩子到底怎样才是最好的教育。他们必然不会上大学,甚至不会升上高中,所以升学应试类型的教育是肯定没有意义的。Prez在普通课堂也有着相同的理念,希望从生活实际出发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Bunny的课堂更侧重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教他们怎么协作,控制情绪,然后再让他们看到生活其他的可能。Bunny带着几个孩子去吃牛排,几个孩子局促的样子,让人回忆起第一季D‘Angelo带女朋友去高档餐馆的一幕。如果不趁现在改变人生的轨迹,corner boy混下去,就算有钱了也依然融不进去。但说到改变又谈何容易呢,家庭,学校,neighbourhood,这是要有多高的天分,多强的意志力和多少幸运才能摆脱一个西区少年的命运。
除了四个孩子,bubs的遭遇也真的太惨了。一个重情重义又在trying的人。想到他送Sherrod上学时特意穿正式的衣服,Sherrod回来时的开心,却这样的结局…
看了这季之前,觉得自己的人生大概是50%幸运和50%努力。看了之后,觉得简直99%都是幸运。如果这季看完,还能怪Baltimore的问题是他们懒,笨,那是真的没有心。这些孩子面对的,是无法逃离的死循环。
每天累的时候看看这剧。就觉得没什么烦恼了。反正人生都是那么苦。还有比自己更差很多的地方。就凑合活着吧………………………………………………………………………………………………………………………………………………………………………………………………………………………………………………去瞧瞧
1、Michael Lee
这个孩子非常特殊,他的原生家庭和其他孩子一样糟糕,但是性格却天生带有不凡的气质。他有主见,意志力强大,甚至敢于公开拒绝Marlo发的零花钱。学习也好,对同母异父的弟弟还抱有平均水准之上的关爱。但他最后成了小小年纪就杀人不眨眼的黑道煞星。虽然,在暴打熊孩子并承受了Nay惊恐的眼神之后,还是借着练拳内心搏斗了一回,但其无需任何人操心的自愈能力让他快速走出反思,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不归路。
中间的转变也是骨折式的,和程序纠结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正途不同,黑道的手段稳准狠。Michael借Marlo之手轻松除掉兽父,从此也成为高速而有效的黑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
Michael的主要性格缺陷:对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极为上心(绝对义气),但除此而外的人和事则十分冷血。
2、Namond Brice
懦弱、平庸但内心善良的绵羊人典型。虽然从小被带掣着走上邪路,但他的本性平和无争,不喜也不擅冒险。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不能,为挣钱杀人越货他也同样不能。让他见识一点高尚人群的生活,就会心生向往。小贱小坏就只到把拼装不上的模型零件藏起来的程度。贩个毒都会被屁大点的熊孩子骗。他的出身在四个男孩中相对算最好的,运气也是最好的,除了被妈妈强迫贩毒,几乎没有遭受生活艰辛的折磨,最后被好人家收养也是顺顺利利。
3、Randy Wagstaff
感觉他将来站街后会成为金牌销售。做生意的本事绝对是胎里带来。告密也是真的告密,万金油性格的人最难管住嘴,一遇难题就想用秘密蒙混过关,但这秘密直接决定了他的最终命运。
4、Duquan
关于他的情节记得不太多,好像连Naymond那点小贱小坏都没有的一个老实孩子,单纯的原生家庭环境恶劣,连件干净衣服都穿不上,更不用说洗澡,所以得到了Prez很具体的帮扶。但是因为被迫升学,最后还是离开了这所初中,临别时送给Prez的那支纪念笔简直令人绝望。哪里有学可升?无家可归,无业可就,还不是去街角站着重复贩毒的老路。
5、Felicia Pealson/ "snoop"
钉枪少女,埋尸助理,这个雌雄莫辨的女孩的存在给人一种判断失能的炸裂感。想说她是邪恶的?她在同伴制造的每具体尸体面前都朴实天真,荣辱不惊。想说她是善良的?那些尸体的棺材板子就要愤怒地掀开。想说她是无知的?她分明具备专业人士娴熟又老练的气质。想说她是失足的?每一宗谋杀于她都毫无压力,每一名死者她都安之若素。她甚至不是麻木和冷酷的,因为言行举止足够亲切灵活,没有丝毫的变异感。你想象着她应该伤痕累累,她其实毫发无伤,也没有多余的唏嘘,她简直就是尸山血海里成长起来的miracle,生如彼岸花,死如菩提叶。
悲天悯人,真的是悲天悯人...Creator得多爱这座城市、多爱这里的人民才能拍出这样美术低劣到无以复加、但对无论毒贩、乞丐、警察、市民乃至所有巴尔的摩人都抱有绝望般的希望,对体制有多么庖丁解牛的观察和哀其不争的失落,才能拍出这样的剧...自己中途节奏一度停滞,拖了两个月才看完,又是看到最后三集完全折服。
Bodie挂掉了,孩子们好的好坏的坏各奔东西,只有Clay Davis的一句Shiiiiiiiiiiiiiiii长流。
迫不及待的看完第13集好来打五星,没有比较就分不出好坏,谁能想到我会同情Bodie的死?八年级的戏份简直增加好感度正无穷,虽然一切都是白费,但是仍有一群人在努力的拯救未来。
我现在非常恨这剧。不是讨厌,是痛恨,让人看不到一丁点希望,所有的努力,哪怕只是试图改变到头来都是徒劳只能向社会妥协。没有比看着痛哭的Bubs更难受的事情了TAT
Before the wire, I had no idea TV could be like this.
中学是联通帮派街头、政府机构的一环,黑白两色的蝴蝶效应波及警界,前面偏散但收线厉害,末尾娃娃帮名字尤在同一面墙而人各一方,有沉沦有希望,情感冲击特别大。这剧妙处之一是人物不变但职位流动升降,带出各种新天地。
深不可测,难以超越。维度的收放简直不可思议,一市之长的苦恼,瘾君子的苦恼,小学生的苦恼,被奇迹般地赋予了同等重量,所有身位悬殊的人物,在屏幕外的一道目光里被照为平等。其实每季片头已经传递了The Wire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最核心的表达:社会的污河趟满了人;污河之中没有主角。这条核心表达是树干,场景人物虽然每季都在换,但到底都是这条树干上长出的枝叶。在第四季里,我们从Michael, Randy, Namond, Duquan等人身上看到的不是几个孩子的童年,而是超越了时间和经验的一种不死的童年,它是原因,也是结果;它发生了,它还在发生。Avon, Stringer, Bodie, Dee...这些业已消失的人,我们直到此刻才开始理解他们,我们才睁开眼看见冷血与野心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看完第三季我的心只是伤感,看完第四季真的很想痛哭一场。为污河中所有人。
这季增加了Corner Boys和教育系统这条线,愈显无奈,几个少年的命运令人唏嘘,还有警探和街角少年之间的人情味。人人都是主角,唯独McNulty这季打酱油哈。这么多警探中最佩服还是老木匠Lester.上季被迫离职的Bunny和Prez这季继续在教育系统扮演重要角色,编剧实在妙。Bodie,you're a soldier,R.I.P.
巴尔的摩众生相之四,教育与选举。这是直面美国最底层的血淋淋的教科书,一个国家可怕的不是现状,而是没有未来。选举中的各种勾心斗角并不新鲜,但看到孩子们一个个不可避免地走向毒窝才教人绝望。
先感谢风软。。。。。
加入了教育线和选举线,这一季更让人感觉巴尔的摩是个烂透了的苹果,每个人都深陷泥潭,无处逃生。如果前几季主旨是讲恶人如何行恶,那这一季就是讲一个糜烂的机制如何让好人不得不行恶。ps:这一季的主题曲最好听。
就像很多人说的——这是历史上最好的美剧,没有之一这是艺术!
“火线”已经很牛逼了,而第四季在我看来是最牛逼的一季。学校、政客、街头三线并进,看上去互不相扰,却依然在无形中决定了corner boy们的命运。每一个人的演技都好到炸裂,假小子snoop的残忍让人吃惊,而bodie的死更让人感到难过。#个人美剧第一名#
街头少年成长烦恼,教育制度问题的严肃抨击,唯一好出路的是误入改革体制者。公屋藏尸,接班帮派越来越狠。这一季弱化了警方线索,突出了探案手段失误所造成的各种灾祸。最后什么也无法改变的结尾看着真心酸
Bodie R.I.P.
发现美国人也是穿秋裤的
除了“无与伦比”,我想不到还有别的什么词可以拿来形容这一季了。直面暴力,却不乏细腻的感情。从街头暴力到学校教育再到政坛的复杂浑浊,不但视野宽广,而且洞察力非凡。无与伦比的杰作。
目前为止最好的一季。在前三季的主角和反派的戏份都大幅度减少的情况的下,愣是把街头贩毒这个主题写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循环,此外还加入了选举和教育这种社会辐射面更广泛的议题,所以巴尔地摩才是这部剧真正的主角。一部美剧用巴尔扎克写《人间喜剧》的思路在搞,你说它野心大不大?
发现the wire一季比一季分高,大概是因为只有真正喜欢这部剧的人才会一路看到第四季第五季吧
这剧也没啥大悬念和大爆点,但一旦看进去了,就跟毒品一样离不开。看的时候不觉长,看完之后很凄凉。一小时一集一点不长,而且尼玛还停不下来,越看越想看,不让看就骂娘、抓狂。一天不看就像断了粮,你说这剧强不强,强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