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的一部电影《克隆丈夫》。
伊娃格林一个人撑起了一部片儿。豆瓣评分比较低的一部冷门。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女孩雷贝卡与青梅竹马的恋人分开后12年,再去重逢,2人重又相爱。但很快一场车祸夺去了男主的生命,女主毫不犹豫克隆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并自己生下了他,把他养大,看他交女朋友…直到他明了自己的身世……恋人成为陌生人再变成恋人死者儿子再回到恋人直至陌生人……
看完之后并没有太深刻的感触,可能在于故事的超现实。但却一直突然出现在脑子里。
艺术的美妙之处常在于创作者将它完成后,不会告诉你他会表达什么,之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果有一个机会,你会不会克隆一个已逝去的人,并为其倾尽一生?
艺术的美妙之处也在于它将一些“不可能”呈现出“可能”的样子,去探索那些未知的“边界”。
一个美丽的女人一生只爱一人,分离和死亡也没能阻止她。这是不是爱情最广袤的一种边界?
探索边界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虽然豆瓣评分出乎意料的低,但我认为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佳片。
此时,我生命中执与不执在内心天枰的两端,却是平衡的。
事物最具美感的时刻在于矛盾中的和谐:很难做到坚持,也很难做到放弃……
五星推荐。
伦理片中的文艺范,文艺片中的伦理狂。Eva Green的表现十分惊艳,除了化妆不够力度之外,内敛与爆发的度都拿捏得当。这爱真是惊世骇俗,近乎恐怖。摄影凄清绝美,充满视觉暗示。3.5星。
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想到了“女儿是爸爸前世的情人”这句话...人们总渴望能够挽留死去的爱人,或是重温逝去的时光,焉知它若真的重来常常已非曾经的美梦,只会成为现在的噩梦。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男主这个丑样怎能配得上伊娃格林!!!妈蛋
《儿子与情人》
表演和镜头非常英伦的文艺片,也有着很好的科学内涵,我们能够克隆机体,却无法克隆感情,因为情感是后天获得和培养的,所以爱情无法复制。
根本就是《伊俄卡斯达》嘛。在德国北海边拍的英音浓厚的东欧片,摄影极赞,极简主义。音乐用得很节制,结尾段该煽情的时候却不用音乐,而“只有风”(这个导演下一部片子就是这个片名……)。科幻仅是个设定,但儿子的年纪却恰好透出了后冷战时代的悼亡意味:东欧剧变恰好20多年。
这影片真是好安静的调调。挽留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在他离开以后,想尽办法再制造出一个“他”。
丈夫转职为儿子,然后再转职为丈夫
最后终于乱伦成功了。。男主太难看了,脸有二尺长好吗。文艺片的调调,但没什么内容,浪费了Eva Green。
每一个镜头都美的没人性啊!!!Eva女王又再次流弊了,“Cassie”也美,虽然没太多戏。
记doctor的一次regeneration。Matt Smith永远给人other worldly的感觉,Eva Green也是如此,好吧Hannah Murray其实也这样...倒并不是坏事
把老公当儿子养,把儿子当老公用
cassie还是那么灿烂
从吾栖之肤,到这部子宫,小清新果然都很爱重口味影片。女主角伊娃格林有点娜塔莉波曼的气质;之前看过男主角马特史密斯的一部同志片,觉得眼睛不好看;饰演男主角妈妈的莱丝利曼维尔去年看过她的又一年,年老却很美;一下子好几个熟脸。
非常纯正、堪称典范的镜头语言;表演低调、内敛,氛围冷冽、安静;全片配乐近乎于无,只在最后半小时有两处加了短暂的配乐,稍显多余;克隆问题值得深思。
影片的创作意识非常先锋大胆,挑战伦理,在伦理问题上最终也看似无解。这个故事太悲情了,甚至让人也觉得那份执着等同于病态,让人很难去评判影片的主题,它至少了给了观众一次审视生命的机会。影片氛围阴冷,情绪压抑,色调阴暗,到了最后的那场床戏,所有的道德伦理世界观彻底崩溃了。★★★★
一男一女青梅竹马相恋多年然滚床单未遂男方横死,女方克隆男方且自孕自产自养二十年兢兢业业最后终于滚上了床单……
1非常安静的片子,对白很少,配乐也几乎没有。2画面摄影还不错,灰暗冰冷的色调。3这种伦理故事不是太喜欢,好在处理成文艺范没有搞得太狗血。4主要来看Eva Green的,演技果然没让我失望,母性的气质压倒一切。
虽然被车撞死很狗血,但我总是很吃冷色调且鸦雀无声的文艺片基调这一套,安静的面部特写穿插着大量海边的空镜头。最成功的点是选伊娃格林做女主,她写满神秘的脸太适合演这种压抑的伦理片了,最失败的点是男主的选角,长得丑还显老、疯狂出戏
摄影凄冷,伊娃格林表演内敛沉稳。就是男主角真的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