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麦克法兰

HD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拉米罗·罗德里格斯,卡洛斯·普拉斯,约翰尼·奥蒂斯,拉斐尔·马丁内斯,赫克托·杜兰,塞吉奥·阿维拉尔,迈克尔·阿圭罗,戴安娜·玛丽亚·里瓦,奥马尔·莱瓦,维勒特·罗德里格斯,丹尼·莫拉,玛丽亚·贝罗,摩根·塞勒,艾尔西·费舍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剧照

麦克法兰 剧照 NO.1麦克法兰 剧照 NO.2麦克法兰 剧照 NO.3麦克法兰 剧照 NO.4麦克法兰 剧照 NO.5麦克法兰 剧照 NO.6麦克法兰 剧照 NO.13麦克法兰 剧照 NO.14麦克法兰 剧照 NO.15麦克法兰 剧照 NO.16麦克法兰 剧照 NO.17麦克法兰 剧照 NO.18麦克法兰 剧照 NO.19麦克法兰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就因为是真是的故事所改编的,所以显得故事有曲折性,很耐人寻味。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部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电影。没错!但导演的手法是在是令人佩服。真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
      导演很是擅长“声东击西”的手法。比如说在决赛前我们看到的过多的都是托马斯的画面,在比赛也差不多描写成他的“专场”,关于小胖子丹尼只是一下就过。还有之前我们看到教练几次说道:“丹尼,你是我们队的顶梁柱。“这很容易就让我们猜到等会托马斯跑在最前面的画面。没想到在最后的重头戏才是丹尼。比看托马斯还激动。可能是因为我们看到的运动题材的电影大多是以托马斯这样的方式结尾,也有可能是因为故事原本就是这样。不过导演才在决赛时故意减掉点丹尼的戏份 堪称手法一流。
      在给女儿的派对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承上启下。不仅是在描写教练与当地的情感上,也是在写托马斯和女儿的情感上,导致托马斯后来知道教练可能离开这里。这让我们也感觉导演一直没有离开故事的发展。
      这是一部运动的励志电影,不过影片的笑点和音乐让我感觉到不会那么单调。衬托出它的励志和情感,让我感觉他表现的更强烈。
      唯一让我觉得“鸡蛋里挑骨头”的地方就是主演的演技。在情感方面面部表情太严肃了。不过这种严肃在比赛方面我觉得表现的非常好!
      影片和故事,真是太好了。从电影的目的来看,它给我们传达一个很好的励志。
      
      

 2 ) 我跑,我存在。

感动。越野跑,人最基本的机能,是刻在DNA中的关于自然,关于生存本能的体育赛事,仿佛一直都存在原始却生气勃勃的麦克法兰。只是需要人去发现,就像土地需要开垦一样。我不会主动去选择运动类影片,我自认为知道运动影片是怎么一个套路。牛刀小试,初露锋芒,遭遇挫折,再创辉煌。也不可否认,影片中确实如此,但不完全这样。我认为的详略得当不是全程展示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血与泪,更是运动员在生活中的痛或美。很显然,我在阅片过程中认识到:跑步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的融洽的,心存感恩的,是“当我奔跑,我会忘记我是一个墨西哥人”的那一部分。太多时候,身份,地位,阶级束缚了我们,让我们无能为力去享受人的本质。电影中所讨论的,也无法逃脱的种族歧视,白人凝视,美国贫农的哭泣都被麦克法兰这片土地拥抱,picker和runner从来就不应该是两类人,而是土地上的我和奔向大海的我。

 3 ) 《麦克法兰》:当我们奔跑的时候,我们就是神

1987年,橄榄球教练吉姆·怀特,因为愤怒之下误伤球员,被学校开除。为了生计,他不得不举家搬到美国南加州最穷的小镇麦克法兰,因为他只能在这个小镇的中学找到工作。

这是一个以拉美裔人为主的农业小镇,镇里的居民大多是农民、长工,依靠采摘草莓卷心菜等农作物为生。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小镇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麦克法兰小镇的孩子似乎从一出生命运就已注定:

10岁开始帮助家人摘草莓,13岁开始早上四点半起床去农场,一直采摘到上学时间,才背着书包跑向学校,放学后继续回农田干活。他们来自农田,毕业后继续回农田干活,除非被逮捕。

更糟糕的是,家长们贫困、见识少、不注重教育。

如果没有吉姆来到这个地方,这些少年们将会继续他们祖辈的生活。

而吉姆在这个小镇经历的事情,在2015被导演妮基·卡罗搬上了大荧幕,由凯文·科斯特纳主演,影片名称就是《麦克法兰》。

小镇条件实在很差,吃住行都无法跟之前的城市相比,从踏入小镇的那刻起,吉姆只想着如何才能离开这个糟糕的地方,他实在不忍让妻子和两个女儿跟着他受苦。

在初到小镇的煎熬中,他发现了学生们的长跑天赋。

为了不浪费这些孩子的天赋,也为了给自己找点有成就感的事情做,吉姆组建了七人越野队,企图通过长跑比赛来改变现状。

就这样,一个非专业教练,一群从未参加过越野比赛的少年,通过艰苦的训练,成为了加州越野比赛的冠军,为他们自己也为麦克法兰赢得了无上的荣誉。

电影《阿甘正传》中,奔跑是阿甘唯一的出路,他跑赢了骑着自行车的恶作剧小伙伴,跑赢了开汽车羞辱他的同龄人,跑来了成为橄榄球运动员的资格,跑赢了虎视眈眈的对手成为全明星球员。他继续跑,跑过战场上的霾霾阴雨,跑过残酷的枪林弹雨。

对于教练吉姆和越野队的少年们来说,奔跑、赢得比赛,也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但是,刚开始少年们并不明白。

跑步最厉害的Thomas说, 我们一遍一遍跑,然后呢?我们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发生改变,明天起来我们依旧还是农场采摘工。

小镇上的居民也是这样想的,跑步没用,读书没用,还不如早点辍学回家帮助家里干活。

但是吉姆没有放弃,他带领队伍参赛,给他们播下希望的火种,带他们去看海,去见识世界的其他可能性,他亲自参与到艰苦的采摘工作中,去了解小镇居民的生活,了解少年们的日常。

了解越多,他越是被他们感动,他发现小镇居民并非愚顽不化,他们知道感恩, 知道组织募捐活动,为越野队募捐队服和球鞋。他们为吉姆的大女儿举办具有印第安特色的成人礼,让吉姆一家彻底融入这个小镇中来。

他们会举全镇之力去州里为参赛选手加油,25年来从未休息过一天的杂货店,也在这一天关门去往加州,跟在校车后面的车队让人振奋,就像《世界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中,男主离开故乡去美国参赛时,所有年轻的骑手们,骑着摩托车为他送行护航。

麦克法兰缺少的只是改变的契机,就像作家韩松落说的那样,“我们相信一切都需要契机,我们管这叫做缘分”

跑步让少年们有了选择的机会,吉姆说,你们可以攻读农作物科学、葡萄栽培、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等专业,学成后回乡造福小镇,还可以选离家只有几个小时车程的大学,周末能帮助父母采收。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发生在总决赛前。看到来自各个地方的优秀选手,大家异常紧张,平时跑得最慢的小胖Danny紧张的吐了起来,吉姆对大家说,“你们看看四周,汇聚了整个加州最强的选手,但他们没有经历你们所经历的一切,他们没有像你们一四点半起床到田间劳作,上完课后也没有继续回去劳作。你们除了严酷的训练,还忍受更多的痛苦,这一切他们都没有。你们忍受痛苦,就是为了来到这里放手一搏。”

这样一番话,点燃了所有人,更是让少年们尤其是Danny在最后时刻开了挂,跑出了最好的成绩。

其中一名少年长大后成为了洛杉矶时报的记者,他在当时的作文中写到:

当我们奔跑的时候,仿佛是地球的主宰, 大地是我们的,我们听得懂鸟语, 我们不再是移民,不再是愚蠢的墨西哥人。 当我们奔跑的时候,灵魂仿佛飞上天空,和神灵对话, 当我们奔跑的时候,我们就是神。

所有这些,感染了教练吉姆和他的家人,也让吉姆最终放弃诱人的高薪职位,留在了麦克法兰。

是的,吉姆教练至今仍然生活在麦克法兰。

在越野队拿到州冠军之后的十四年里,麦克法兰中学接连拿下了9个运动项目的州冠军,吉姆指导过每一个队伍。他曾带领学生到世界各地参加比赛,包括美国、欧洲、亚洲,这部电影就是根据他在麦克法兰的真实经历改编。

越野队七个少年的亲朋好友,没有一个读完初中,他们七人却全部考上了大学。在见识过外面世界的风雨和彩虹之后,他们选择回到麦克法兰,为故乡小镇服务,传递希望,就像当初吉姆教练做得那样。

有一次和朋友谈起这部电影,我问为什么是长跑和运动改变了这个贫穷的小镇?而不是工业或者科技?

朋友用经济学家何帆的一段话回复我,运动的本质,是在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时间跨度里面,通过制造一场又一场充满戏剧色彩的比赛,一个又一个史诗一般的传奇人物,塑造出来一系列的精神图腾。最终是这些精神图腾跨越种族、文化、年龄、性别,扩散到每一个人身上,让小镇人们的精神内核发生了改变。

 4 ) 《麦克法兰》和《百万金臂》和美国梦

第一感觉这是另一个版本的《百万金臂》。

讲述的都是一个知道游戏规则的人
因为事业受挫
来到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
找到了一些苗子
经过自己的点拨后,把他们带上职业化道路。
然后借此改变自己的一生,也改变别人的一生。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推广了一项体育文化。


其中,《百万金臂》相当完整地呈现了体育商业运作的产业链。

待续。。。

 5 ) 每个人都值得被载入史册

        故事:平凡而真实
和一般的美国大片不同,《麦克法兰》有着朴实的画面和平凡的人物,没有大英雄也没有世界末日。这是1987年一个真实的故事,怀特先生因几度冲撞领导、暴力滋事后不得已多次辞职以致穷困潦倒,最后只能在加州边远的贫困小镇中落脚。这个小镇可能和我们的贵州毕节没什么区别,贫困、愚昧、不注重教育,毫无盼头。
因为有爱,怀特先生发现了身边的孩子的特征:强壮、抗高温、长期飞奔在尘土飞扬的土地上。虽然是半路出家,他没有放弃学习和尝试,依托当时仅有的媒介:报纸和电视去学习那项属于富人区孩子的运动:越野跑。教练给孩子们准备他能准备的最好的跑鞋和队服,带领他们参加各式各样的比赛并最终赢得州冠军。自1987年一直到2003年,他都致力于带领他的队伍们奋力拼搏。他用他的爱赢得了居民们的尊重和爱戴,也为这个小镇带来了希望。
        希望:渺茫而强烈
奔跑带给孩子们希望,在奔跑中,他们发现自己的精神并不贫穷;在奔跑中,他们发现自己的人生并不绝望;在奔跑中,他们发现上天赋予他们的天赋高于常人。
没有经历过绝望的人或许并不能体会希望的力量,因为奔跑,他们成为家族中第一位上完高中并进入大学的人,在经历各自不同的人生之后,他们回到家乡,选择继续为家乡人传递希望。
就像“知识改变命运”一样,或许越野赛改变了这帮孩子的人生,他们有机会走出小镇参加全州比赛并成为全镇人的偶像。毫不夸张,希望是一种病毒一样的力量,它带给一个人快乐的同时就给了一群人光亮的远方。
        梦想:艰难而美妙
或许每个美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国梦:可以拯救世界,可以改变人类。这也是多数美国电影除了科幻片之外的主旋律。《麦克法兰》就是这样一部中规中矩的励志电影。怀特先生的梦想很简单: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给家人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离开这里。像那个早熟的孩子说的:如果可以选,谁都不愿意留着麦克法兰。为了他的梦想,他需要不间断地学习,为了不影响训练,他需要偶尔当当采摘工去分担孩子们10岁起就开始参与的工作,为了进入专业化水准,他还要屈辱地不断接受失败。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家人的不解,群众的不屑,同行的鄙夷是最难熬的过程。影片中一段话,既是抚慰孩子们,也是抚慰自己:
So when you are in pain out there on this mountain, I want you to remember, so is the guy next you and the guy in front of you. This is gonna come down to which runners can handle the pain, so I want you to look them, and I want you to look at each other and ask yourself, 'who's tougher?'.(我希望你们能够记住,当你们面对山峰感到十分难熬时,你的对手们一样觉得难以承受。每一个竞技者都需要面对这种煎熬,此时,你只需要问自己:鹿死谁手,就看谁更坚强!)
人生中有许多挑战都败于最艰难的那一段,熬过去了便柳暗花明了。
        命运:不公而无奈
毕节四个儿童集体自杀的事件发生不到一周,看到《麦克法兰》这样的影片时实在无奈。很多人对惨剧的总结是:天杀了那个无良的父亲!天杀了那个无情的母亲!有多少人曾经想过,为什么那个父亲会有家暴倾向?为什么那个母亲必须丢下骨肉离家出走?为什么孩子们会有如此强烈的绝望?
或许在生下的那一刻起,你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电影里有许多本土的小段子:一群白人在面对当地菜单时的一脸茫然(墨西哥鸡肉卷和汉堡的区别);白人的周末不是用来整理庭院的吗?(说的是只有黑人才需要下地干活);地里的食物是不可以吃的(说的是白人对黑人奴隶般的统治),还有最让人无奈的,
When we run, we own the earth.
当我们奔跑的时候,世界属于我们。
Not immigrants no more, not stupid Mexicans.不再是外来移民,也不再是愚蠢的墨西哥人。
就像法国电影里充满了对美国人的嘲弄一般,不身处于当地,你甚至无法体会作为拉美移民在美国西部那种低人一等的生活。这也是影片一开始我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那些孩子们如此玩世不恭却必须服从一个毫无专业能力的白人教练——他们生而不平等。
可是,这就是命运。我们所有人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他。这也是如今中国面临的现状:宁愿骨肉分离,也要到城市里打拼,即使低人一等,也不甘因为自己的认命就认了后代的命。或许那些进城务工的人抱着共同的信念:一千人出来了,只要有一个人出人头地了,他改变的就会是一万人的命运。
        努力:终将载入史册
我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做对人类有益的事。这个过程或者这个念头被很多人摒弃过,但是,我永远相信蝴蝶效应。所谓没有剥削阶级、没有等级制度、没有除人民利益以外的私人利益的理论起码在百年内都是虚无的,只要还存在智商的差异,即使世界末日来临重新洗牌了世界,等级一样会出现,只要还存在等级的差异,就一定存在资源分配的不公,只要还存在资源不均的状况,就永远生而不平等。
所以,改变世界并不是一个人一世的力量,然而你这一世的努力只要能够救赎一个人,便是造就了几世人。就像片中的教练,他改变了这七个孩子的命运,这七个孩子便用自己的力量继续回报其他人,他们带给整个镇子的欢欣雀跃不只是冠军这个名号,是希望。
我依然相信,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值得被载入史册。

 6 ) 智.更重要的是选对赛道。《麦克法兰》观后感

Jim White原本是爱达荷州博伊西市一所高中的橄榄球教练,生活所迫拉家带口来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麦克法兰。

Jim White和麦克法兰的环境格格不入。他们一家是白人,而麦克法兰是一个墨西哥人为主的贫穷小村庄(美国最穷的村庄之一),所有人都说西班牙语,餐馆里没有汉堡只有玉米卷墨西哥三明治,环境治安也不让人放心。

他在麦克法兰高中的教职是生命科学老师、体育老师和橄榄球助理教练。一人兼三职,足以想见麦克马兰中学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

影片截图,麦克法兰村破旧的广告牌

White的专业是橄榄球,但他很快意识到这里的孩子根本不适合这项运动。他们身材相对矮小,也不够健壮(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典型的墨西哥人的身材),经常在比赛中惨败。但White发现这里的孩子跑步非常快,比汽车还快,虽然没有身体条件优势没长出长胳膊长腿,但他们不惧高温,耐力极好。

通过观察,他找到了原因:孩子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帮父母在果园里摘水果挣钱,然后从果园跑步到学校上课,放学后再跑回果园摘水果。特别是 一个叫Thomas Valles的学生,在没接受正式训练之前,他跑步的时速就可以达到每小时12英里(19千米/小时),平均5分钟1英里(1.6千米)。我查了一下,马拉松记录保持者的时速大约是20.6千米/小时(平均5分钟1.7千米)。

要知道,这些孩子每天是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跑,而且连一双正式的跑鞋都没有。

White产生了成立越野跑队的想法。为了说服校长,他研究了数据。几个孩子在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没有正式装备的情况下,跑步时速已经可以排进州里的前十;成立越野跑队还可以获得资金为学校改善硬件设施。

就这样一支7人组的越野跑队组织起来了,队员分别是:Thomas Valles,Damacio Diaz, Danny Diaz和David Diaz三兄弟,Johnny Sameniego,Victor Puentes和Jose Cardenas。

越野跑的比赛规则是积分制,第一个跑完的是1分,第二个跑完的是2分,以此类推,每队7名队员,前6人的得分相加,积分最低的队胜出。

他们1987年10月6日第一次参加邀请赛,4支队伍里排名倒数第一。不到一个月后的11月2日,在和另一支队伍1对1的比赛中已经胜出对手。之后又以黑马的姿态接连战胜了几支队伍后,引起了外界的关注,麦克法兰的居民也开始对越野跑队给予了巨大的支持。11月26日,在Stallion oak州预选赛中进入了前四,取得了加利福尼亚州赛的参赛资格。中间当然经历了许多波折,最终于12月12日加州州决赛中取得冠军,并在接下来的14年里,9次摘得州冠军的头衔。

这个故事虽然算不上惊心动魄,但其中却蕴含着很多深刻道理。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所长

影片中最先出现的运动是橄榄球,是美国最流行最受人瞩目的运动,麦克法兰的孩子们也玩儿橄榄球,但他们在比赛中惨败。

影片截图,麦克法兰高中在橄榄球比赛中0比63惨败

并不是流行的和最受瞩目的成功就值得所有人趋之若鹜。很多人生的挫败感来源于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所长是人生第一要务。“所长”指天赋,用少于别人付出的力气就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好的表现和更快的进步。

影片中孩子们如果继续打橄榄球,持续垫底,毫无意义。庆幸的是,他们在White教练的发掘下找到了自己的所长,不断的胜利体验积累了更强的心理动力,从而重塑了他们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的赛道

Jim White作为教练,为孩子们找到了合适的赛道-越野跑。孩子们能跑,是因为耐力好,耐高温,非常适应艰苦的环境。如果是传统形式的跑步,因为不具有先天的体型条件很可能不会有任何突出的表现,但越野跑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个人能力过硬是基本项,但选准赛道更关键。White教练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了解到越野跑是几年前加州公立教育体系预先批准的新运动项目之一,可以获得资助金,也就是说这是一项受重视的运动,会得到媒体的报道。如果是一项边缘运动,那他和队员们也无法获得机会和关注。

迪斯尼前CEO Robert IGER在他的《一生的旅程》中提到过:“做制造号油(给乐器小号上的油)的生意,你或许会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号油制造商,但话说到底,全世界每年消费的号油也只有几升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这个道理。

刻意练习

第一次比赛,麦克法兰队在4支队伍中排名倒数第一。White教练对队员说,这是他的错,因为他没有提前探查赛道,不知道最后有山的上坡跑。

麦克法兰没有山,White教练就让孩子们成百上千次跑杏仁壳堆起来的小山堆。

影片截图,孩子们利用杏仁壳推起来的小山堆练习上山跑

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White说:“你们觉得困难吗?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是真正的困难,真正的困难是(在比赛中)看着别人在最后那座山超过你们。真正的困难是当你知道输了,是因为自己没尽全力。我们要一直训练到,我们越看到山越高兴,山越高越好。现在我们知道了之前不知道的,对吧?今天是个开始,我们再跑一次。

刻意练习就是有目的的训练,让自己的行动和结果之间经历高质量高效率的反馈,然后不断地训练和改进。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麦克法兰队在训练没几天之后就被Whilte教练拉去参加友谊赛。虽然得了倒数第一,但这次经历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调整训练内容取得了飞速的进步。

团队协作

White教练有一次对队员们说:“我怎么想不重要,我不能替你们比赛,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要赢比赛很难。但如果你们相信自己,更重要的是你们信任彼此,信任队友,其他人怎么想都无所谓,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所在。

一个人的能量毕竟有限,但团队协作可以产生的能量却可以无穷。麦克法兰越野跑队的战术安排其实很简单,Thomas Valles跑出第一,另外5队员正常发挥都能跑在中前段,第6位队员小胖子Danny Diaz主要作用不是跑步成绩而是稳定团队。但在第一次州决赛的比赛中,Jose Cardenas因为求胜心切打乱了自己跑步的节奏,导致体力不支掉了队。小胖子Danny Diaz看到了Jose Cardenas的情况,知道自己的队伍处在危险边缘,拼尽全力补上了Jose Cardenas的位置。最终麦克法兰队第一次参加州决赛就取得了冠军。

找到意义

越野跑,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胜利的滋味。跑步并获得胜利也许是他们人生中发生的最好的事,也是他们改变人生的契机。

取得州决赛资格后,White教练带孩子们来到海边,这些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大海。这暗示着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孩子们的人生中铺展开来。

队员Jose Cardenas在作文中写道:

们像黑鹂鸟一样飞舞于橘树间 We fly like backboards through the orange groves

浮游于暖风之中 Floating on a warm wind

当我们奔跑时,世界属于我们 When we run, we own the earth

大地是我们的,我们说着鸟儿的语言 The land is ours. We speak the birds’ language

不再是外来移民 Not immigrants no more

不再是愚蠢的墨西哥人 Not stupid Mexicans

当我们奔跑时,我们的灵魂在飞翔 When we run, our spirits fly

我们跟神对话 We speak to the gods

当我们奔跑时,我们就是神 When we run, we are the gods

影片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影片中的主人公,1987年那支队伍里的队员,都是家里唯一读完了九年级的孩子。Thomas Valles和Damacio Diaz成为红杉学院的运动员;Danny Diaz和David Diaz毕业于斯诺州立大学;Johnny Sameniego成为贝克斯菲尔德大学的运动员;Victor Puentes获得了奖学金,进入了加州州立理工大学;Jose Cardenas成为了“洛杉矶时报”的作家。

这些孩子本来被人瞧不起,人生似乎已经被下了定论,要么当一辈子采摘工,要么作奸犯科进监狱,就像他们的父辈一样。

越野跑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让他们找到了目标和意义。不断的胜利体验增强了他们的心理动力,又因为增长了见识对自己有了不同的期待,人生也真的从此不同。

最后,以White教练在州决赛资格赛前对队员们说的话作为结尾:“当你跑在那座山上觉得痛苦的时候,我要你们记住,你身边的人也是,你前面的人也是,这要看谁能承受得住痛苦,所以我要你看看他们,看看彼此,问问自己,谁更强?我相信是你们。

影片截图,麦克法兰高中在14年里9次摘得州冠军的头衔

 短评

Keep running, keep studying, keeping thinking. That's how we live. 男孩们奔向大海那一刻背景乐太棒,太感人,哭啦~

9分钟前
  • 杉爷
  • 力荐

3.5,体育题材总是吸引人的,陈可辛很聪明~

14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真实故事改编

19分钟前
  • boks
  • 推荐

真实故事改编。教练一家功德无量。

22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越来越喜欢这种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虽然鸡汤,但是养人。

24分钟前
  • 梦游
  • 力荐

相当励志,看得我半夜下楼杀向北京的深秋,十公里跑完才把电影给我的热血降温。我们都知道世界并不是公平的,但在某个特定的领域,规则框定的范围就可以做到相对公平。十一采访了一个体育教练,他说中长跑最适合穷人,因为孩子只需要一双鞋就够了,真的是这样,结实的身体,吃苦的耐力,不屈的决心都是从事跑步这项运动的天赋。我在鞍山被十几岁的女孩子带着跑了六公里,她们跑得太快太快了。我十分汗颜。说回电影,唯一的缺憾是没能打破传记片的套路,对热忱的跑步运动来说这种形式反而显得欠缺一丝真诚,节奏上教练的训练方式仍可继续拓展,彰显教练与孩子的情感变化。不过整体看来仍属于瑕不掩瑜的体育电影,感谢这个故事本身带给我的思考。

27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体育励志片,迪士尼温情,真实改编,一切都像是套路之中的剧情,也依旧能让人为之感动,备受鼓舞。#想拍一部迪斯尼电影#

31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When we run, we are the gods 当我们奔跑的时候,我们就是神

32分钟前
  • 阅片无数
  • 推荐

每次看体育题材都能感动到流泪

33分钟前
  • 豆丁
  • 推荐

看完好想在阳光下奔跑。When we run, our spirits fly, we speak to the gods. When we run, we are the gods.

37分钟前
  • 桃谷仙人
  • 力荐

看海的那一幕,值得泪目。

3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8.0 比较有意思的是最后放出了人物原型,还在字幕里说明了各人现状。并不是想象里那种通过越野跑就一举翻转了整个人生轨迹的结局,除了何塞成为了《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其他成员仍留在了麦克法兰,一位警探、一位地区主席、三位就在麦克法兰中学执教,Victor还进入了监狱服刑。当初的健壮少年,也都在二十几年后成为了大腹便便的大叔模样。可再想想,相比中途辍学、继续采摘劳工的工作,这样的人生不就已是得到极大的改观了?况且,若非致力成为职业选手,参与运动竞技更重要的,还是提供了希望,滋生出坚持的热爱和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吧。就像何塞写的:「When we run, our spirits fly, we speak to the gods. When we run, we are the gods.」

43分钟前
  • 推荐

这一类的励志片总是相似的,然而还是忍不住想看...

45分钟前
  • 双层芝士
  • 推荐

两个人包场看了元宵节这一天影院的第一场电影。能从头一直猜到尾的标准体育电影,因为自己之前一直在跑步所以还是很触动。忽然觉得在美帝还是很不错的,三个多月前就能看到国内正在讨论的大白,这个时间段能看到McFarland这样的好片而不是无聊的低分贺岁档。

47分钟前
  • 汉堡王
  • 推荐

凯文·科斯特纳演这种励志教练简直是不二人选。

52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因为自己也跑cross country, 所以特别深有感触 每次coach让我们跑5miles 的时候都叫苦不迭

55分钟前
  • 推荐

励志 热血 青春 奔跑 他们跑出了不一样的未来 不经意就喝下了这碗鸡汤啊不说了我去跑上几圈回来hhh

56分钟前
  • 柳上安
  • 力荐

我现在真是情怀泛滥,没事儿就跑电影院去看电影,然后一看就感动的哭,稀里哗啦的,然后看完还坐着不走在那鼓掌,唉。

57分钟前
  • 献给疯子
  • 力荐

真实故事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整部影片发黄得色调很美,那既是黄昏又是日出,看你怎样去对待

60分钟前
  • 懒得懒了
  • 力荐

很典型的美式主旋律,很经典的励志鸡血电影。孩子们演的好,具有令人无法拒绝的感染力。家里电视机看,弟弟随便选了一部,是惊喜,是容易被忽略的冷门佳片。

1小时前
  • 冬季向日葵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