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让我从头笑到尾的喜剧,讲述一个意志坚定又自带优越感的直男癌宝妈男奋力保住铁饭碗的故事,充满戏谑的意大利电影。 电影源于生活又高度精炼。笔者身处的工作环境在一个体制内单位,但我不属于捧着铁饭碗的群体。每天和这样一个群体共事,对这部意大利去年上半年的票房冠军的电影还是有很多感触和认同度的。《我去哪儿》调侃了意大利体制内铁饭碗,把公职人员黑出了天际。机构沉冗,工作人员慵懒涣散,各种隐形福利滋生腐败贪污,不作为,无担当,各种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缺乏创新精神和真正意义上的公仆精神。
【一宗罪:冗员。】无论国家体制是怎样的,体制内公职人员应该是精炼的一支队伍,电影里男主本来是高枕无忧的生活却被国家精简机构的一个决定而打破了平静。诺大的一个国家机构说裁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留下的是一群老年人,然后是已婚要养家糊口的,个人身体有残疾的,最后是家庭成员有残疾的,经过层层筛选,男主成了他们部门的“幸运儿”,但就是有像男主这样“意志坚定”的主儿才有了下面的故事。 【二宗罪:慵懒涣散的工作状态。】男主说他总是按时上班,近12点踩着他的自行车,奋力一蹬,家的对面就是单位了。办公桌前一坐,他的工作就是颁发狩猎证,在上面盖章做实。15年,就这么一帆风顺的过来了。 我的周围也有那么一些人,迟到早退、上班看个报纸玩个手机喝个茶、看着领导不在还能打个盹儿。当然忙的时候也没少去各种抱怨到处喊叫自己多辛苦,多不容易。呵呵哒,那是因为你们平时太闲了,突如其来的工作量肯定彻底给松了筋骨。 有那么几个人给我深刻的印象,我这边忙得快成小陀螺了,某人打电话十万火急喊我去他办公室,说电脑出问题,让我上楼看看,结果是对方在上班时间看演唱会,无奈我们单位的网速又不给力,总是缓冲,我当时真想拿起键盘冲着他脑门拍下去,当然,我没有这么做。还有,某人坐在那边一本正经的写了一百来字,然后跑过来说,你帮我打一下吧,我也没好气的说,有你伏案写字那点时间,你自己也一个个字敲出来了!自己就可以顺手就做的小事儿也懒得自己经手,各种给人添麻烦,以自己打字慢、不会发传真、不会做表格、不会等等为理由推脱工作,诸如此类有举不胜举的例子。 【三宗罪:有点小权就滋生出贪污腐败。】土特产绝对不是我主动索取的,肯定是来办事的人顺手带来的。这个顺手就成了理所应当的潜规则了,他离开工作单位的时候,把办公室的“存货”分给同事,在挪威的超市看到大樱桃,他就怀念起自己想当年不用花钱就有人送上一筐筐新鲜的大樱桃。无限怀念啊~ 吃拿卡要,感觉是很小的事儿,根本觉得自己和苍蝇老虎不沾边,人都是有贪念的,久而久之放任自己肯定是会被严重的纪律问题去问责的。到时候只得一声叹息了。 【四宗罪:不作为 无担当,推诿扯皮。】记得电影里那个负责裁员的金发女么?轻松的搞定了一千多人,遇到男主真是她职业生涯里最大的坎。她看起来已经是个狠角色了,可是她也有自己的顶头上司,也要对自己的工作失误做掩饰去解释。最后竟然用到了色诱,真是牺牲大了。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周围的这个群体,自私、窝里横、互相推脱责任、加班也必须拉个垫背的,生怕自己一个人吃亏了。表面看起来大家和和气气又团结互助,实际上心里状态都是想着个扫门前雪,我多去帮你做事儿对我有啥好处?如果没有,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情做得好了,功劳我肯定当然不让,但是出了问题,这锅肯定不能我一个人背。
【五宗罪:办事效率低。】他怀念起自己盖章的节奏来,duang~duang~duang~偶尔遇到感恩节什么的这节奏可以更快一些。其实效率低这个有时候真是整个办事流程环节设置的弊端,所有的事需要层层审批,层层把关,哪个环节出了点小的差池,这个流程就无休止的停顿下来。当然,事情需要有这样的流程,我觉得是必要的,现在很多行政审批都规定了时限,比如材料递交后七日内给批复等等,这就是进步了。 事情需要核实清楚再屡责,没错。但绝不能一副官老爷的样子慢慢吞吞做事。唯领导不唯制度,只抓领导重视的“大事”,而怠慢了其他的工作,不催不办,领导的事情先处理,其他的人可以缓缓。 【六宗罪:缺乏创新精神,混吃等死。】男主仗着自己有铁饭碗就对女朋友态度傲慢,明明自己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中年大叔,却优越感十足。15年的职业生涯已经让他渐渐混成了一个混吃等死的废柴了,而在奋力保住铁饭碗的几次突围行动中,却无疑激发了他的潜能,也让他重新审视自己。 到最后给自己查摆问题的时候,你们是不是都会套用这个标准答案之一“缺乏创新精神”,不管是“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还是“学、转、促”,年年学习年年查摆剖析自己的问题,年年还是老三样。就算是你知道自己问题的症结,那你可知如何对症下药? 【七宗罪:公仆意识淡漠。】公务员实际上就是国家机构服务群众的公仆。可是应该不需要我去分析,你们就该体会到这点根本名存实亡了。公仆精神不是要你真的给服务对象去当仆人或者奴才,而是要低姿态的高调做实事。
我周围有些小领导,对比自己官大的一副谄媚样,而对下属则是另一副嘴脸,这变脸堪称无缝连接。你能再奴性一点么?公仆精神本末倒置也是及其有特色的。现实中的官场现形记比任何影视作品中的还要出彩啊! 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有勇气自黑就有进步的空间。佩服意大利人的自黑精神,想说南欧和北欧差距真是很大,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国民素质。混吃等死的日子只能越过越浑。 P.s.文章里提到的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随意对号入座。
这是一个部分内容很精彩的电影,在看开头的时候,我就认为,他至少值得4星,看了结尾,我觉得3星顶天,因为小柰子女主,只剩下2星,她的四个孩子和极度让人不适的价值导向,可以扣掉剩下两星,由于没法打0星,万般无奈只好给了1星。
让我们以一个脱离幻想,生活在真实世界的正常人的心理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铁饭碗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样的理由值得放弃,我的意思是,毫不犹豫的主动放弃?
让我们以一个现代社会青年,一个脱离了封建社会,没有走向遍地是银趴的疯狂社会的青年的角度来看看,一个什么样的男人或女人值得一生忠诚于他?
让我们以一个文明人地角度来思考,让三个小孩无法生活在亲生父亲在的家庭,其中一个弔毛还在儿女面前果体,母亲全世界乱窜,母亲和继父结合的方式就是继父丢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在一个没有发展空间的犄角旮旯,这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养孩子的方式?
在感慨制度之前,我们需要毫不忌讳的直面“自由”这烂玩意,他能带给你什么?流浪歌手是一种很酷的方式,如果迫不得已没什么可说的,谁不想站在台上唱歌?不过如果单纯的认为酷就去干,以为经此之后能有什么人生升华,那我觉得,多少有点急需精神科的抢救。这就像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妄想偶尔去花百八十块吃块牛排,以为能升华什么的。别装什么大尾巴狼了,好像装着装了就是真的了。
生活处处都牛排陷阱,他并不总是叫这个名字,也曾叫过“气质”、“知识”、“大智慧”、“勇气”、“天命之子”、“返璞归真”、“王子和公主”、“文明”、“善”、“忍”、“反思”。道可道,非常道。在此,我不想劝谏任何人,迷途的人也不想听,我只想说:“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一路走好!”
礼崩乐坏了,我要当山顶洞人了。
如标题所说。在短视频看到剪切觉得值得一看,看完之后觉得很一般,个人文化底蕴不够造成理解困难。反复出现的白矮星是想表达丧失激情活力死气沉沉还是表达多元文化碰撞融合?抑或是高福利社会下的政治正确和政治不正确?影评最后还要求140字,但个人看到后期是强压着快进的冲动看完的,文化程度和思想高度决定了写出更深奥或者表达不了更深奥的东西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结尾看似给民众强行洗脑,“放弃高薪稳定的工作去奉献吧!”
这算是解决了民众就业难,并向往公务员的问题。
如果是太平盛世,繁荣昌盛的意大利,最后的结尾或许可以算作自我觉醒。
可影片中多次暗示了如今的意大利不好找工作,并且人们生活的并不好。
比如,女主要离开北极和男主回意大利的时候,她的同事就劝她不要去,因为如今的意大利很难找到工作。
比如,男主的第一任女友全家都把他当成恩主一样的奉承,只是因为他有一份稳定且高薪的公务员工作。
在男主被调走以后,那金发碧眼的姑娘转头就和男主的残疾同事好上了。
这是在国家经济困顿,人民对生活充满不安才会发生的事情。
在如今意大利这样的环境下,再硬拔高主题“奉献”就显得刻意而可笑了。
不过看了整部影片又明白了导演讽刺的意味。
《苔丝》里的牧师夫妇会为了传教到非洲去,可同样的他们在面对其他复杂事物的时候也会选择面对,绝不逃避。
但是影片中的女主呢?
她好似包容并接受一切,但其实只是她安于随波逐流的生活罢了……
在她的博爱下隐藏着对人生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她很容易陷入恋情,从不做避孕措施,到一个地方就会爱上一个人,然后生一个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表面上看,她开明乐观,但却极不负责,她甚至可以允许其他男性在自己的女儿面前赤身裸体,她也并没有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庭,而是让他们同时缺失了妈妈和爸爸。(她在北极工作,只有周末回来,小孩子们生活在挪威)
她即使知道容易感染疟疾也依然要让孩子降生在非洲。
她工作在北极、非洲之类的地方,好像她是为了环境和贫苦的人民奉献。
但是她和男主一起在森林里照顾动物的时候,就因为资金不到位,她就甩手走人了。
她的优雅、包容和淡定在那一刻都没有了,她也会暴怒,也会骂脏话。
这或许是她真正意义上第一次遇到了必须要去面对却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
她没有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她对男主的要求就是一直希望对方辞职,她不喜欢男友一直做“政府部门的蛀虫”美名其曰不要做自私的人。
但可笑的是,男主这个“政府部门的蛀虫”却是他们俩人相处中实际解决问题的人。
她希望获得北极熊的jy做研究,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所有的科研人员竟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有男主这个门外汉用了最原始也最简单的方法获得了jy。
这其实就是从侧面说明,整个科研团队也不过是拿着政府的资金混日子。
到了丛林里,要和各路人等打交道,没收他们非法获得的野生动物,本来是很多人都头痛的工作,但是男主做的非常好,轻松解决了这些难题。
女主提出了要照顾那些动物的建议,收获好评,电视台采访,被人群簇拥,一时风光无限,但是遇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马上甩手走人,临走时还要求男主辞职和她一起走!
那剩下的那些动物怎么办呢?是她提议把它们留在这里,享受了各种赞美吹捧以后,一遇到困难,就抛弃那些动物。
她好像很爱护那些动物,严格要求它们的饮食,可她只会动嘴提要求。
相反男主却让参观的学生将零食投喂动物。
吃了对身体不好,但不吃就要饿死了,该怎么选择?
女主就是宁愿饿死它们也不能给它们吃不健康的食物。
所以女主最后跑到非洲去,也许是她根本找不到除了“奉献”以外的工作。
而男主这个“政府部门里的蛀虫”虽然在工作中偷奸耍滑,没有政绩,但是因为他日常就是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与领导斡旋,深谙在意大利办事的规则,反而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得过且过,不给政府添麻烦就是意大利政府人员办事的准则。
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和腐败的现实主义者都不能让这个国家更美好。
影片中另一个“坏”女人,政府部门办事员。她竭尽所能的希望男主同意辞职,因为这是她的任务,完成了这项任务,她就能升职。
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任务呢?
是因为国家财政短缺,经济不景气,还养着一堆公务员,民众不满抗议,政府为了堵住百姓的嘴,做的样子。
所以才有那么多“特赦”的条款,”家里有一个亲戚是残疾人都可以留下来。”
男主这个各方面都健全,无牵无挂的人就成了需要被裁掉的对象。
这个“坏”女人,对男主威逼利诱,最后色诱都用上了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好往上爬。
有这样的精神干劲用在造福百姓身上多好……
可就是这样的现状,政府工作人员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粉饰太平,而不想着从根本真正的解决问题。
他们这些公务员誓死不愿放弃工作的原因,在影片中也都有了阐述,无限的休假,无限的病假,以及和明面上工资极不相符的实际收益。
男主调往北极时的工资是3700欧元,按照影片中的提示,比他在其他部门收入的都多,可看看他日常的生活,豪华古堡租马车就要几百欧,买600欧的名牌衬衣。
这些远超他应得的工资。
对比之下,女主那些不负责任以及太过理想的天真就都显得可爱多了。
因为她想要的东西简单的多,她没有搜刮民脂民膏供自己享受。
毕竟“天真的善良”比“精明的恶毒”要好得多。
这时再看女主口中的,“希望男主不要做一个自私的人”,就不再觉得可笑,而是导演对意大利政府的现状发出的哀鸣。
结尾,所有人都升华了,“坏”女人明白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女主成了非洲圣母,男主也辞了工作,专心跟着女主拯救世界。
这是现实中根本不会成真的事情,但是导演看似用一个给民众洗脑,升华主旋律的结尾却道出了意大利人民的心愿,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真的为百姓解决问题,不再痴迷于腐败和享受,真心的去做奉献的工作。
影片也给出了另一个答案,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最大的能力或许就是唤醒现实主义者内心的善良,却不能真的从事具体行政事务,不能担任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也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内心怀有善意却懂得钻营,善于变通,可以斡旋于各种事物的人,才是最合适的政府工作的人员。
如标题所说。在短视频看到剪切觉得值得一看,看完之后觉得很一般,个人文化底蕴不够造成理解困难。反复出现的白矮星是想表达丧失激情活力死气沉沉还是表达多元文化碰撞融合?抑或是高福利社会下的政治正确和政治不正确?影评最后还要求140字,但个人看到后期是强压着快进的冲动看完的,文化程度和思想高度决定了写出更深奥或者表达不了更深奥的东西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我去哪儿》讲述了38岁青年凯科·扎罗内的故事,他实现了自己生活中所有的梦想:和父母一起生活避免独立生活的花销,和女朋友持续交往避免婚姻和家庭的责任,狩猎与垂钓许可办公室的铁饭碗工作避免工作风险,这些他都做到了,他的生活轻松得让人嫉妒,连老天爷也看不过眼了。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凯科·扎罗内的作品第四部曲,再次创下意大利票房奇迹,仅落后于《阿凡达》和他自己的另一部作品《阳光凶猛》。
很轻松的文艺片
应该翻译叫我去哪儿啊,一个视公务员为生命的男人在挪威遇到爱情,成长抉择的故事,电影对意大利自嘲的不是一点半点,不文明,懒惰,大男子主义等等,在观影的过程中作为中国人很有代入感,这部意大利去年上半年的票房冠军没那么深刻,但电影各方面都做得很扎实
还不错,挺搞笑的
挺轻松幽默的片子,还行
不愧為義大利冠軍片,包含政治、文化與生活百態,故事娓娓道來,可看性極強!
幽默卻不低俗,很棒的義式喜劇
高级的喜剧,满满的笑点却不用力过猛,有自嘲不低俗
印象中看过的一些意大利喜剧都非常不错,即便没有太新鲜的元素,但笑料都很贴合人物性格,不尬。反观好莱坞偏青春和爱情的喜剧,路子是越走越窄了。
不做作的喜剧,意大利人好萌。
轻松带点搞笑
和父母一起生活避免独立生活的花销,和女朋友持续交往避免婚姻和家庭的责任,狩猎与垂钓许可办公室的铁饭碗工作避免工作风险,这些他都做到了,他的生活轻松得让人嫉妒,连老天爷也看不过眼了
You can always tell the winners at the starting gate.真希望什么时候影节能上。
笑点多却不觉得低俗
哈哈哈哈哈哈,挺好玩的
很不错的影片,看着很舒服
浓郁的意大利风情的喜剧,幽默却不低俗
带着浓郁意大利风情的喜剧,令人开怀大笑。
好欢脱也好温暖
意志坚定又自带优越感的直男癌宝妈男奋力保住铁饭碗的故事,充满戏谑的意大利电影,调侃体制内铁饭碗,把公职人员黑出了天际,据说是意大利去年上半年票房冠军,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有勇气自黑就有进步的空间。南欧和北欧差距真是很大,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国民素质。混吃等死的日子只能越过越浑。
意大利最高票房纪录,意大利版《阿甘正传》,电影节连加6天将近20场…所有的这一切盛名都没有在看完后感到失望。本来心情特别郁闷失眠一整夜出门,却被这老男人的故事逗得我一阵阵的笑。配上欧洲美丽的风光和配乐,整部片子温暖有趣却不失照射现实的力量,一击即中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