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腾量”可以说是众多影迷衡量一部有沈腾参演喜剧好不好看的金标准了,沈腾的搞笑实力毋庸置疑,《独行月球》以沈腾为大男主,含腾量爆表,好笑程度有所保障。沈腾马丽的演技就不多说了,懂得都懂,本片中的配角们也挺出彩。
如果说早期的经典喜剧片喜欢将镜头对准底层小人物,那么《独行月球》中展示出的这个“中间人”概念,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原来“中间人”还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特长?
其实对广大中国人来说,所谓“中间人”,其实并不陌生,可以算作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传统的中庸之道讲究不偏不倚,折中调和。但是《独行月球》的中庸之道却守正出奇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这个“中间人”进可以成为超级英雄拯救地球,退可以混吃等死了却残生。原来这TM就是“中间人”啊,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我能感觉到电影编剧有在努力地把台词写的接地气,更贴合年轻人的认知方式。比如片中请了徐志胜讲脱口秀,用漫画的形式讲月盾机会的来龙去脉,让黄子韬出来自黑等等,都让年轻的观众可以轻易地捕捉到笑点。
比如时下吃瓜群众最喜欢看的他人大型社死现场,就被马丽摊上了,要不是她作为指挥长心理素质超群,估计换其他人当场就尴尬地溜了。
除此之外本片的音乐真的是超赞,在B站翻唱最火的腾格尔老师迎来了自己原唱的作品,根据电影内容填词的歌曲,搭配上腾格尔老师独特富有魅力的嗓音,实在是太震撼啦,听的人呢一激灵!
如果你没有提前看预告,你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被可怜兮兮落在月球上的沈腾,居然被安排了一只满身腱子肉的袋鼠来作伴,一人一鼠相爱相杀简直承包了前半段的大部分笑点。
刚子:“你对袋鼠的力量一无所知!”
沈腾漂移救鼠的桥段,有没有漂进你的心巴?
虽然早有铺垫,但是我仍然被沈腾驾驭着刚才的狂奔镜头所震撼,这组镜头实在太有想象力了!
如果没有我国强大的探月能力、太空探索能力做支持,可能我们没有办法把电影里的场景做得这么真实。如果不是我国影视工业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那么《独行月球》也不会拥有如此棒的科幻片质感。
相较于大部分喜剧片而言,本片的制作精良程度,动画逼真程度,都可以说是没有对手的。这种制作水准,毫不夸张地讲,如果认真一点,不走搞笑路线,拍一部正经的科幻片也是够用的。
但是,如果你对《独行月球》的预期是超级爆笑片,可以让你从头笑到尾,那你一定会失望。
《独行月球》很优秀,也很好笑,只不过张吃鱼导演有着逗乐观众之外的野心,观众会为这部不那么“纯粹”的喜剧片买单吗?
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货拉拉或成《独行月球》最大赢家!
当《独行月球》行将结尾时,我在黑漆漆的放映厅里想起了一句歌词:
“黑暗中 我们紧紧的相拥 看星空闪烁
就这样并排躺在一望无际 星河的中央
直到没有人能够比我们更为接近对方”
这是声音玩具的一首歌。此时此刻,它就像一首专为独孤月和马蓝星而谱写的情歌。在我看来,它甚至要比杨钰莹的那首《轻轻地告诉你》更契合当下。
想让我们哭的时候,还不忘笑到一把鼻涕喷出来吧?导演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毕竟好的喜剧电影总是逃不掉笑着流泪的人设。就在前往影院观看《独行月球》时,还有朋友问我这是不是一部喜剧片。而我更是顾不上多想,便脱口而出道:
那可是“沈腾和马丽”。
但我确实没料到《独行月球》的剧情进展,竟然如此出乎意料。以至于一部足足两小时有余的电影,观影过程中丝毫未察觉出冗长,只有一气呵成的畅快。非要用独孤月的口头禅来表达的话,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我没猜中结尾。坏消息是,我连开头也没猜中。
所有因为扫码或上厕所耽误开头的观众朋友们,我强烈建议你们再买一张《独行月球》的电影票,因为这个开头实在是简明扼要又轻松诙谐,几分钟便把“月盾计划”和撤离月球交代的明明白白。我真为那些一看茫然地看着火箭升空时进场的观众惋惜,他们的表情就和宇航头盔下沈腾的那张脸一样麻木。这个短平快的开头没有一处废镜头,它的推进速度就像绕过月盾的陨石把地球撞成死灰色那般猝然。
电影就此一分为二,分别以两个视角继续展开:月球视角,围绕独孤月和一只叫刚子的袋鼠之间的戏份展开;地球视角,则是以幸存的人类围观独孤月和一只叫刚子的袋鼠之间的戏份展开。于是两颗星球上的“人们”,就这样踏上了一场没有选择且无法回头的“重生”旅途。前路漫漫,他们要时刻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未知。
被遗弃的独孤月,从此变成了一个独行月球的地球人。但他很幸运,月球上的现成口粮就足够他吃一辈子了。所以,你没看错,他现在过上了猪一样的幸福生活:不用干活,天天睡大觉,饲料多的吃不完,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没有屠夫。
当这个世界上连一个和你说话的人都没有,你又有什么活下去的理由呢?
所以必须创造出理由。无论是马蓝星将独孤月打造成“希望”,还是刚子让独孤月误以为人类还存在,两颗星球上的人都需要一种超越藩篱的东西来支撑,这就是人类能够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的一种东西。它是时间和空间都无法消弭的一种东西,无论多么恒久的时间亦或多么广袤的空间。只要你依然活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那你就从未离开我的心里。
开心麻花在这里施展出他们的拿手好戏,用两场阴差阳错的设定,让独孤月和地球人在戏剧性中洞悉了对方的存在,也各自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这虽为喜剧片中的经典套路,却也是人类在一次次绝望关头的真情流露。而独孤月宁死也要救刚子,和最后一刻的抉择,既坚守了人性的善良,又展现出大义。普普通通的中间人,也能是C位。
在人类还不能上天的时代,古人便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抒发情思。就像前文所述,时间和空间都无法左右距离。你在荒凉的月球思念故土,我在地球仰望星空,当马蓝星终于站在了独孤月曾经站在的地方,我想他们的心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对方。
还没正式上映,就敢吹预期票房能达到“×十亿”的电影可是很久没出现了,如今就来了这样一位选手,它就是《独行月球》。
趁着前两天大规模点映的机会,我去看了这部开心麻花作品,在导演张吃鱼和沈腾+马丽组合加持下,影片“笑果”还算过关。
相比起不功不过的“科幻喜剧片”,影片中后段所呈现的“科幻灾难片”质量更好,虽然两种类型叠加之下有些割裂感,但总归多了份意外收获,因此观影体验也比较良好。
此外,《独行月球》的制作颇上档次,经费肉眼可见得充足,配合上演员、团队的号召力,以及好笑又好哭的特性,也许它真能成为今年暑期档的大爆款。
《独行月球》身上最大的标签是“喜剧”,那咱就先从喜剧聊起。
影片的搞笑风格,尤其在前半段,就像是一场荒诞闹剧。
月球基地的修理工独孤月,因为沉醉于给暗恋的“月盾计划”领队马蓝星写情书,错过了全员紧急撤离,一个人被留在了月球上。
片中的大多数笑料,都来自于独孤月破罐子破摔的日常,以及他与袋鼠“金刚鼠”相爱相杀的生活,除了故事舞台换成了月球外,其本质就是一个寻常的末世生存喜剧。
这就格外考验主演的实力了——好消息是,《独行月球》“含腾量”极高,许多观众仍是只要看到沈腾就想笑;坏消息是这次沈腾的表演真的不够理想。
也不知是不是经常参加综艺、消耗掉了过多精神气的关系,感觉沈腾在片子里始终没有放开来,更多是在依靠剧情编排以及本能在释放喜感,一些很明确的笑点都属于“笑了,又没全笑”……总不至于说是为了演绎出独孤月的“中间人”设定而收着演吧?
此外,满心期待沈腾马丽组合的人也可能失望,这两人在影片中没多少对手戏,几乎全是隔空各演各的,“孤月”与“蓝星”始终不能走到一起。
本来我就谈不上有多喜欢开心麻花的喜剧,这次也是一样,《独行月球》中各种谐音梗和段子横飞,既热闹,又零碎。
我甚至看到了黄子韬亲自演绎了他的名台词“不会就这样轻易地go die!”……好吧,我承认自己笑了。
在这里也不想随便说笑料包袱“高级不高级”,观众的笑声本身没有高下之分,买不买账就看你自己的笑点了……但无论如何,电影满满的荒诞性可是千真万确。
且不提已相去甚远的原作漫画,《独行月球》的科幻基础显得十分薄弱:20多分钟能完成一次300人规模的外星紧急撤离,月球没空气却能形成冲击波,更别说角动量不守恒什么的了……片中的科幻设定,就像是月球上时有时无的重力一样,只有需要时才会用上。
所以,在这种荒诞的语境之下,地球上的幸存者们把大量时间消耗在看独孤月直播上也就没那么奇怪了。
说完了不太满意的喜剧部分,接下去就谈谈自己喜欢的地方。
我最欣赏《独行月球》的一点,是其对主角独孤月的身份设计与转变:一开始,他是个自诩为中间人的小透明,等到地球人发现他还活着时,他一度险些被塑造成一个“虚假的英雄”(这大概是处处小心谨慎的电影里最大胆的情节了),然而“造神计划”刚刚开始就流产了,取而代之的是金刚鼠和独孤月成了顶流谐星,当独孤月开始执行重返地球的宏伟计划后,他又变成了催人奋进的偶像。
从中段开始,《独行月球》的气质逐渐改变,因为独孤月不再苟延残喘,而是利用月球上剩余的物资开始干正事儿了。
其实这种转变为影片的整体质感带来了较大的撕裂,而且因为前半段太散、太胡闹了些,科幻设定的地基也不牢,后半段的表现力也相应地被拖累了。
但瑕不掩瑜,影片后半部分以正剧为主、喜剧为辅,展开了一场一波三折的返乡之旅,并贡献了不少名场面。
比如独孤月为拿宇宙之锤所制定的计划,舍近求远、反向行之,以绕行月球一周的路线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未知悬念、有生死抉择,还有地球上的粉丝们打call,着实好看。
而且,开着太阳能车在月球上追日,拉着袋鼠背着氮气罐在月球上滑“雪橇”,这两个点子实在是太浪漫了!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场戏,也是影片中的高光时刻,当属独孤月错误地认为自己努力全是白费、准备看着家乡自尽时,地球上幸存的人们一同打起了灯光,不仅释放了人类文明尚存的信号,也点亮了独孤月重燃生机的心火。
这出戏好就好在发力主体是地球上的配角们:马蓝星公开承认独孤月“普通人”的身份,摘掉了这场大型作秀的伪作,而后又鼓励所有人为独孤月照亮希望,尽管从现实角度讲,绝大多数人打手电的光根本没用,以当时地球的电力恢复状况也不太可能用灯光打字,但情绪上确实迸发着“万众一心”、“你不是一个人”的感动。
同时因为“一个”两字没打出来,独孤月看着“你不是人”四个字哭笑不得,这一幕也真正实现了又好笑又好哭的出色效果。
顺便夸一句,影片的制作水平很高,印象里这几年除了像《长津湖》那种顶级投资的大片外,已很少看到《独行月球》这样经费充足的国产片了。
道具真实、特效出众,片头、片尾以及后段的蒙太奇中,还出现了许多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包括3D动画、定格动画、微缩摄影等等,这些别出心裁的“边角料”不仅要花心思,更要花钱……
更别说影片中大量歌曲和配乐了,光我听出来专门为《独行月球》创作的就有腾格尔的插曲和李玟的片尾曲,还有《Take Me Home,Country Road》这样的名曲都有出场……果然,就得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啊。
影片最后,本该从广寒宫空间站转道回家的独孤月,选择独自去阻止小行星π+给地球再次造成威胁,以无私的自我牺牲,书写了留世的英雄传说。
实际上,把《独行月球》拍成《流浪地球》+《火星救援》那样的正剧也未尝不可(反正本来也有这种味道了),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以目前的成片效果来说,即便在喜剧性和节奏感上有所欠缺,这部片子依然可圈可点,因为它把最核心的几个点都抓得很好,对多数观众来说,观看体验是不会差的。
就好像独孤月拯救人类之后,小行星碎片与他的灰烬形成了地球的星环:既是不科学的奇怪设定,同时也是天马行空的浪漫幻想。
因此,我还是推荐看看此片的,一个天真、浪漫的故事,应该被人看到。
激情开麦,这是我2021年3月至今,看过的院线+非院线电影里最烂的一部。 为什么时间算这么精准呢?因为去年春节档有个唐探三,我这个大冤种花了两张票价的钱去看了。 独行月球请谢谢唐探三,不然你可能成为我近五年看过的最烂的电影。 下面就要详细骂骂这部电影的烂了,影院里两小时的憋屈+观影后的持续郁闷,让我没有了任何求生欲。 骂的程度由轻及重,先说搞笑部分吧。虽然影院里我前后左右都还笑得挺开心的,但我全程嘴角称得上起弧度的部分,加起来可能不超过30秒。 我个人对所有屎尿屁以及降智笑点都无感甚至厌恶,片中所有摔跤、挨打、扮蠢、鼻青脸肿的卖丑式笑点,我都看得一脸冷漠。 我喜欢靠内容撑起来笑点,比如最近让我爆笑的0713接字游戏,而不是流浪猫、流浪狗、流浪汉这样段子式的笑点。 但笑点这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也算不得批判,再讲讲科幻部分。 看到好些博主夸科幻,如果这片能挨得上科幻这两字,那我真是为当初「星际穿越」被挑刺说不够科幻而委屈。 在月球上,被砸下来的陨石强力冲击到弹飞出去,太空服丝毫无损,这合理吗? 漫天陨石砸下来,结果一转眼基地看起来似乎哪哪都没啥影响,这合理吗?这让我觉得当初那299个人都没必要撤离。 地球上的人类用手电筒对天空射出了四个字,并且能被月球上的人看到,这合理吗? 穿着太空服推着大核弹,竟然能精准飘向高速冲往地球的陨石,这合理吗? 那个袋鼠真是让我全程无语,说它是动物吧它常常像个人一样与人类相处,说它像人吧它又有时像个普通动物一样低级,电影里这玩意儿智商上限和下限都很极限,整得都近乎玄幻了。 我就不明白导演为啥非要整个袋鼠,机器人不是合理得多吗?难道就只是为了展现你们根根毛发分明的优秀CG技术吗?可你技术有了逻辑没了啊! 再说说剧情逻辑方面,又要搞笑又要煽情,还非得架在地球末日、人类存亡这样的背景上,既要又要所以才搞出了这么个稀碎又分裂的玩意儿。 地球环境恶化成这样了,结果最严峻的问题不是吃什么喝什么这种关乎生存的事,而是让全球人类缩在地下城里看个月球上的憨皮如何自嗨,美名其曰为了大家的心理健康着想。 灾后人类是抑郁不是弱智ok?而且前面还说着为了全人类健康所以要塑造个正能量英雄,结果后面一会儿说主角可能真的要死了,一会儿又直播主角赴死,这会儿又不担心人类心理受刺激出问题了? 还有个让我非常、极其、超级恶心的地方,是电影自以为的一个笑点:下属问马丽如果有人不相信他们配音的故事怎么办,电影里用一段绑走两个人的戏作为答案。 啊????现实照到电影中???反正你们高高在上你们有权力,任何反对、质疑的声音直接捂嘴就行是吧,什么智障桥段。 整部电影将“工具”二字贯彻始终,独孤月是搞笑与煽情的工具人,要搞笑的时候让主角光环亮到照耀全宇宙,怎么也死不了,要煽情的时候就让主角用个看起来伟大实则很荒诞的方式赴死。 马蓝星是供男主意淫出活下去动力的工具人,老实说,这部电影里马丽这角色没有一处地方是让我觉得需要演技的,就瞪瞪眼睛、做做表情就好了。当然沈腾那角色没好多少,他表演中搞笑成分大于演技。 陨石是让编剧想啥时候安插转折都能做到的工具石,那陨石不早不晚冲向地球,一定要等到独孤月有工具能飞到空间站飞向它了,再来撞地球。 电影烂就算了,更让我不能忍的是好多人竟然拿这部片和「驴得水」对比,你们怎么敢啊?人家豆瓣TOP250,你这片能不能稳住7分都悬。 「驴得水」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开心麻花电影,这次就当是再给它补张电影票了,反正我这辈子不会再进影院看开心麻花纯喜剧片了。
———————————————————————————
有人说绑走认为不好笑的人那里是反讽,针对这个点我补充下我自己的看法:
目前评论里几位提出这点质疑的网友,我回复了其中几个,但是一上来就高高在上觉得自己观点是宇宙真理的憨皮,我就当在看耍猴戏了。
针对反讽这个问题,我的回复逻辑都是:我认为这不是反讽,我为什么觉得不是,以及你觉得反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交流下。
因为我在观影时和观影后确实完全没觉得是反讽,我至今也不觉得。我也挺好奇为什么别人和我的理解会存在这种差异性,是不是电影里有什么地方我没注意到或者哪层逻辑我没get到。
认为是反讽的,你大可以表达你的理解,我觉得你的理解有出入的部分我会进行反驳,你觉得我的理解有出入的地方也可以再进行反驳,这不就是交流吗?
大家求同存异,即便最后没达成共识,完全没关系,追求一致观点并不是我的目的,交流这个过程更重要, 而交流的前提建立在好好说人话的基础上。
有些人也挺好笑,我这1400字骂的是这部电影,我一没攻击演员二没扫射观众,有些人一进来就跳脚攻击我个人,仿佛我骂的是他爹妈,可真是太孝了。
致每一位看到这里的网友:如果你想要别人尊重你喜欢这部电影的权利,首先你要学会尊重别人不喜欢这部电影的权利。你并不是宇宙中心世界唯一的真理,不是你喜欢的就一定是好的,别人都眼拙。
你大可以继续喜欢这部电影,但不要觉得自己的判断一定正确,也不要在看到相反观点时就如临大敌。请记住,我说的话不重要,你说的话也不重要,你我说的都只是千千万评论里无足轻重的一条而已。
整篇影评我从来没说这部电影是一个烂片,那些乱扣帽子的可以滚了,我的主页打的是三星,但是长评显示的是两分,不信去看我主页啊!
有些团体真的搞笑 ,连我的观点看都不看直接开骂,我说出的我的真话可耻吗?我花了票钱难道不能表达观点吗?为什么要用你们强盗思维来堵住我的嘴?
“我的目标不是星辰大海,而是终结孤独”
——《星际探索》
一,“独”但又“不独”
《独行月球》令我期待的其实并非是“沈马”组合,而是片名中的“独”字。如果一部喜剧可以探讨人类潜意识的孤独,那这绝对是一部成功且可以名垂青史的的喜剧。
但是影片最终所呈现出来的不是“独”,更多的是“不独”。导演不断的冲淡独的概念,削弱故事内涵,让一部本可以达到神作的电影变为了一部平庸的娱乐化作品,这是极其可惜的。
二,“搞笑”但又“不搞笑”
《独行月球》像是一部“拼盘电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影片的剧情割裂感极为强烈,三分之一的喜剧片,三分之一的科幻片,三分之一的剧情片,而这每一个三分之一之中槽点远大于优点,笑点包袱又老套又尴尬;科幻剧情杂糅,毫无新意,像是《楚门的世界》+《火星救援》+《流浪地球》+《星际探索》的低配版结合体。可以说影片在后半段已经没有笑点了,所以这部电影的定位也就极其尴尬,如果说他是喜剧片,对不起,他不及格;说他是科幻片,对不起 他更不及格。
三,“开心麻花”江郎才尽
《夏洛特烦恼》之后,开心麻花一直在走下坡路。《西虹市首富》那虚假的“盛世”背后也难藏开心麻花空洞低俗的剧本。《独行月球》当然不能说他不低俗,但是剧本仍旧是空洞的,基本上可以说剧情一眼望穿,剩下的就只有沈腾那卖力的表演了。
四,更深的层面
从进一步说,《独行月球》其实反映出的其实大陆电影制作者水平的下降,工业水平的提升终究是一个噱头,只讲究形式,不讲究质量和类容的电影永远都无法成功。
影片正式上映,更新影评。
《独行月球》作为中国首部科幻喜剧电影,从立项以来一直受到关注,至少他填补了中国类型电影的一处空白。
《独行月球》的视觉效果极佳,不输《流浪地球》,但是在细节的特效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剧情整体割裂,前半段笑点并非十分密集,后半段剧情同样不是特别吸引人。包袱的笑点也远远比不上张吃鱼上一部电影,换句话来说,就是这部电影不是一部纯喜剧,沈腾和马丽的化学效应基本没有,而且整部电影又陷入了喜头悲尾的怪圈。
开心麻花不再“开心”,他们将各种类型片剧情变成了一个麻花。
一星各给沈腾,一星给主创的创新精神。
总体评价为6分,而且《独行月球》口碑注定会两极分化,能否撑起大盘我们拭目以待!
好吧,如果有人觉得我收钱了,你可以不信这个影评,也没必要和我硬刚,我不富有,但一条差评钱赚来的几块钱我才不稀罕!
你去餐厅吃饭,点的小炒肉,给你端出来一盘**,你还不能差评了,因为旁边的客人会让你自己进厨房去炒。那你进餐馆的目的就是花钱用他们的厨房吗?
别了每个人都有评论的自由,我很乐意与各位豆友交换意见,别用你的不友善的想法来堵我的嘴,谢谢。
2个小时的电影,前面一个小时还在期待下一个笑点出现,慢慢变成失望、怀疑,后一个小时基本就是在打瞌睡和玩手机中熬过,已经不知道影片在讲什么,估计导演也没想好要给观众传递什么。
首先,这绝对不是一部喜剧,或者说,不是一部合格的喜剧。全片几乎没有什么笑点,开头面试部分像是在致敬《西虹市首富》,然后又像是《流浪地球》,演着演着又变成了钢铁侠拯救世界。以往沈腾电影之所以好笑,是因为故事背景和人物立住了,一些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点让人忍俊不禁,而这部电影所有人似乎都在努力搞笑,却只是为搞笑而搞笑,跟剧情完全是割裂的。
其次,这也不是一部好的剧情片。如果电影不搞笑也没关系,但起码应该讲一个好的故事。里面的各个角色的行为都没有逻辑可言,包括男主角本人。很多问题电影没有回答,只是强行地按导演想法给观众灌输,但观众一脸懵。比如,男主角的亲人们在哪里,为什么地球被撞击了想到的不是家人,而是日思夜想单相思的女主?向全球直播男主为什么有激励作用?为什么电影里观众看到的画面和我们看到的画面一致,难道男主还有全程跟拍?电影里出现的吃瓜群众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地球上打个手电筒月球上就可以看到?为什么那个袋鼠明明那么可恶那么危险,男主还不顾安危要救它?
客观讲,电影应该是费了不少心血的,里面有很多特效,包括那只莫名其妙的袋鼠,应该也花了不少钱。但作为一部合格的电影,至少应该给观众一个合乎逻辑的故事,里面的细节可能禁不起仔细推敲,但没有明显的漏洞,或者说组合在一起形成超乎现实但又较为合理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基础上,营造一些笑点和泪点,让观众共情,才能让观众体验到愉悦,不管是开怀大笑还是失声痛哭。
希望,下一步腾哥的电影能补回这部电影的票价!
就还行吧,最好笑的居然是黄子韬
《独孤月在月球的三年,治疗了地球人的精神内耗》
笑不出来.gif
笑点不错,但不是全篇的笑点,断断续续的,算是轻喜剧吧。也有紧张和泪点,但我觉得并不突兀。整个故事完整性很高,冲突来的有理有据,当然也有幻想和无厘头的成分,但并不出戏,整体而言我觉得是非常值得去电影院看的片子。
科幻迷们是我最不能理解的群体。原来喜欢说科幻部分不严谨,我问他们有什么bug呢,他们又说不出来。于是改成了科幻部分不硬核。哦合着国外科幻可以有软科幻硬科幻,国内就只有硬核科幻和烂科幻?
真不理解影院里的人怎么笑出来的,浪费两个小时
煽情得有些犯规了。另外,刚子是美团派过去的吧?
是喜剧片,也是爱情片,还是科幻片,灾难片;有大制作,也有小温情;笑点不多,但也可以;有些画面是真的很美,很喜欢。一语概之,值回票价。沈马组合,这次在我的期待之上。
对我六岁表弟来说刚刚好。
手电筒化身迪迦变身器,请相信光,尬出银河系🌌
太他妈的浪漫了。
开心麻花这次做出了一部能让很多人刮目相看的电影!说真的,好久没在电影院大笑了,另外,沈腾的喜剧节奏是真的好,笑点几乎都被他的表演带起来的。
你永远可以相信开心麻花给屌丝捏脚的实力
国产电影真的把观众当傻子了
比以前所有麻花作品加起来都要更像一部成熟商业电影,宁愿这样的电影每年来一打都不想再看到一部什么西红柿李茶夏洛特。多加一星支持麻花继续朝这个方向做下去,不要因为部分观众突然笑不出来了又继续去做那些粗制滥造的小品段子长视频(当然舔番茄酱的设计大可不必
煽情真的太尬了。。我只想去看一部搞笑片
我非常讨厌往喜剧片里塞煽情的部分,导致我从后半段就几乎笑不出来了,煽情塞进喜剧片里适配度很差
磕幻喜剧哈哈哈哈哈哈,我竟然磕到了沈马这两张老脸?最后…沈腾炸的是国产科幻封了3年的大门。
在丧成狗的日子里能用一张电影片开怀大笑俩小时,你就说值不值吧!
好消息是沈腾贡献了最富层次的一次表演,坏消息是成片的质量到底辜负了他。即便他以一己之力将小品升华成电影,但片中呈现的一切都是二手的,成了一件昂贵而蹩脚的A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