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将近一周之前看的,细节之处已回忆不清,但凭借印象说说吧。
首先感谢叶导关注到这个主题,第一次有人在电影方面专门揭露了国内记者/媒体行业说真话的困境,这种传递正能量的意识绝对是优秀的、感人的,也希望记者行业多一点可以说出真话的人吧。
但关键在于,叶缨把这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若说他是一位新人导演、编剧兼剪辑,那么剧情时而拖沓时而过快、台词尴尬以及剪辑过于出戏的问题我都可以理解,甚至会觉得他一个人完成这些很厉害,但作为一个在电影行业混这么多年的老江湖,我一个外行人都看得脚趾扣地,这个电影的制作水平绝对不应该,属于是拿了顶好的资源不会利用的程度了。
仿佛诸多国产青春电影般,永不妥协并没有摆脱“性意味”,许多剧情都围绕着性与成年人的本能欲望开展。想把女主塑造成独立女性,却又离不开与小鲜肉的爱欲缠绵。另外一个实习女记者的人物塑造更为单薄,全程仿佛无脑只知道和某总睡觉,玛丽苏般的只有紫砂才能得到救赎。作为一部“大女主” 电影,依然在以固化思维审视女性,并未摆脱思维定势,原本正义高大上的主题也因此多染上几分恶俗与谄媚。
电影采取了插叙的手法,可惜前期并未把握好节奏,从涉及女主的一幕场景转换到讲述其他角色的下一幕场景时候的剪辑总是略显生硬,节奏有的时候有些时候discontinuity太强,观众还没有从上一幕抽出情节抽出就被迫转换到下一幕。以及,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的一点,(但是每个人对于剪辑手法理解不同吧。)叶导并未在情节上保留任何悬念,比如实习记者被帝斯国际收买时漏出的坏笑等等线索过于裸露,看到开头便让人知道结尾,剧情可谓毫无悬念可言,这2小时在电影院多少有些无聊。
台词是最让我抠脚的。女主脱离公司打算单干的时候,私下和其他员工聚会出策略曝光帝斯国际的贪污恶行。有一位群演问女主:“这样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呀”。(具体的记不清楚,大概是这样的话)在说出这番话之前,女主前面已经被威胁多次甚至被迫离开公司,这样缺乏逻辑而对剧情毫无进展的台词略显笨拙,像是儿童舞台剧引导小朋友们了解剧情的台词,放在一部这样的电影里,未免有些显得把观众当傻子。女主在王明光拒绝为其收遗书时大喊:“王明光,你混蛋”的时候,我又仿佛看到了《小时代》,剧情的台词设定与人物设定严重脱轨。
除去女主和实习女记者之外,对于男性人物的塑造也欠些火候。看到女主和小鲜肉在车里接吻时候轻佻的眼神和动作都在暗示这是一个轻浮的混混,随后又爱到刻骨铭心为女主牺牲,中间缺少很多衔接的点,导致人物刻画有很多空白,做出的事情虎头蛇尾。最惨的是,小鲜肉死后女主除了在出事现场哭了一下就不了了之了,之后去扫墓祭奠也只是去看了王明光,看到电影后期还以为是三角恋。。可怜的小鲜肉,为女主放弃从良的机会,背叛自己的金主,又帮女主带残疾人孩子,牺牲之后毫无交代。
最离谱的就是,剧情尾声部分,女主从坍塌且经历过火灾且充满有毒气体的古堡里诈尸复活之后,整个片子都开始向喜剧方面发展。在表彰大会上,女主看到从天而降的一束光,她爱的第二个男人王明光宛若奥特曼从天而降微笑着看着她。随后二人开始了灵魂交流,两道飞影从二人体内飞出走到彼此身边,伴随着让人听完即刻前往天堂般的BGM,从此他们二人成为光的传人,观众也跟着无语到飞升了。这里导演应该想要煽情感人的,可奈何这个特效实在是离谱搞笑,全电影院的人基本都在笑。此处的剪辑处理实在不算成功。
是个好主题,可惜还欠很多火候,(6/10)分吧,至少传递应有的社会风气,鼓励一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我个人观点,不喜欢这部电影。
这都是谁编的剧本?假大空…当观众是傻子…里面某些演员尬戏真的是看不下去…
前后逻辑不通,剧情发展和人物很突兀…
下次居委送的5元公益场真的是不能看…
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
1.角色设定可以再扁平和不合理一些吗? 报社社长从头至尾坚定的信念让人汗毛倒竖;实习记者因为一己私利而背叛师友的行为虽然表现仓促,但并非不可理解。从情妇转变为吹哨者极其模糊的动机,才是真正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2.为什么身处劣势的角色人人敢当孤胆英雄,最后才想起来报警? 报社主编被绑架,能传信息,不报警,愿让属下只身犯险? 保洁员接到人质纸条,不报警,却敢辅助女记者夜闯贼窝? 女记者得知上司兼老友被绑架的消息,不报警,单枪匹马吱哇乱叫送人头? 3.为什么命案现场永远能在第一时间围上一群不顾人死活就开始议论纷纷的群众? 4.为什么坏人坏的毫无层次,某些好人群演却像隐藏的黑恶? 5.故事的情节进展和结局能再令人迷惑一些吗? 面对所爱之人和她的孩子即将受到生命威胁,男主人公竟出人意料的为爱发声,邀请母子二人来看自己的电音节? 面对黑恶势力,社长不畏强暴、不等警察、也不管同事想不想牺牲,火急火燎就把匪窝子给炸了? 表彰大会上,女记者发言后的特效,是表现她灵魂出窍了吗? 不明所以的结尾是女记者被黑恶势力的手段整PTSD了吗? (吹小号时手指可以抬那么高吗?影片可以不用这么多毫无用途的慢镜头吗?结尾煽情片段可以不像眼科广告吗?经济学家的选角可以不像不怎么高明的诈骗犯吗?……????) 主题、立意真的都还好,但拍成这样子 真的令人大失所望😶
看完了点映。
简介说这是一部讲述媒体人面对黑恶势力永不妥协精神的电影,讲的是司法维护公正,媒体追求真相的故事。
可是我觉得观后感好像更多的是后怕,电影没有讲多少媒体人如何与黑恶势力作斗争、如何斗智斗勇的故事,反而更多在呈现黑恶势力有多恶,主编和社长被报复得有多惨,作恶者在案发之前过得有多滋润。
虽然他们在这样的场景下一直坚守,没有妥协。
感觉有一部分情节被删去了,如资本造假,操纵证券市场那一段,这使得观众入戏不够深。
香艳戏有点多,有点多余。但那个麻花演得挺好的。
调查记者这个行当,人本来就很少了,这部电影,怎么说呢,从业者看了心有余悸,心存向往还没入行的人看了敬而远之。
好的电影应该给人以希望,让人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不是面对黑恶无可奈何,徒留遗憾,徒伤性命。
可能详略处理不够火候吧🤔
电影取材于中国股市的真实事件,主要情节来自于2001年《财经》杂志著名的报道“银广夏陷阱”,以及2008年《证券市场周刊》报道的“太平洋证券上市路径”。这两个报道,是媒体对资本市场进行调查式监督报道的经典之作。勇敢的记者不顾个人安危,揭开黑幕,让股市大鳄无所遁形。 电影出品方隶属于联办,也就是《财经》《证券市场周刊》背后的集团。他们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设计者,也是规则的维护者。电影是对财经调查记者的致敬,也是对中国证券市场30年的献礼。
很好的真实题材,类似于《断桥》与黑暗抗争。
永不妥协是更有力反击,而不是断桥的有病呻吟。
但是,可能自以为是伟大光正,拍的用力过猛。
-----------------------------------------
犯罪题材影视的申请、拍摄、剪辑、拿证、上映,往往一波三折。
剪掉罪犯的黑化过程,坏人也有软肋吗?以免被说是洗白,脸谱化的人物设定;
剪掉犯罪过程,怕被模仿;
甚至剪掉了jc部分,没有报警,可能一报警就jc必须如天助神力立马能破案就全剧终了。
此片竟然能过审拿证,依然值得祝贺,这年头看点黑暗的影视难上加难,
一不小心就被戴上虚无啦洗白啦的帽子,所以还是二代力量大呀。
最后,如果想看取自于真实罪案,更推荐港片、韩片,看起来更带感些更真实。
把人当作人,无论好人还是坏人。
----------------------------------
一颗星给新闻人。
许久不见的叶大鹰就拍了个这?
20220811点映。堪称尴尬场面大合集。。。
麻麻 剧本怎么整出来的啊。。。。王策好帅好想他做我的糖爹😋
当喜剧片看是合格的。
我天这居然是叶大鹰的作品嘛?因为太烂署名时名字都改了?毫无说服力的剧本,糟糕的剪辑,脸谱化的领导,配上朱丹不及格的演技,唯一看着正常的有逻辑的是那些犯罪分子。可惜了尤勇的演技,他名字也改了…
朱丹作为一名内地资深主持人怎么说话一股子浓浓的港台腔?吱吱吱吱的 听着特别别扭!
避雷!看了点映出来真的知道难看两个字是怎么具象化。剧情故意用两个智商下线的女媒体人在侮辱观众智商,前半段气的半死,后半段摇身一变成了爱情片,一个万亿公司的二把手真的会和一个媒体实习生在一起?被绑架吓得快精神崩溃的女主在和警方合作之后竟然连电话都不打一个只身前往偏僻别墅营救同事,最后能在烧毁半栋楼的爆炸现场完好无损的活下来,导演编剧你们自己信吗?还有,宣传海报是二十年前的风格吗?看到片尾一堆财经媒体真的看笑了
什么都想表现,又什么都表现不到位。故事视角太乱,想说得又太多,缺少人物命运的细节,人物情感的内在张力。为制作和表演的认真多加一星。
好希望陪着你一直到老,让你做我手心里的宝
虽然是单位送的点映票,但是不能把观众当傻子啊……这电影有点一言难尽。
两星全部给题材,电影真的很烂,剧情无逻辑无常识,人物大多脸谱化、立不住。绑匪大张旗鼓偷小孩(开车撞了个什么摊位,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是那辆车);保洁阿姨刀尖舔血,给这种地方打扫卫生就该知道进来的人有多惨,但是却愿意帮助社长,不合理;女主孤身闯古堡救人,这是什么愚蠢行为,公共场合一对多她都绝对打不赢跑不脱,怎么会有勇气孤身来救人啊;马华自杀举报,很扯,一旦反派带动舆论风向,说她是被前同事胁迫书写检举信,事后又被逼迫自杀,公众当然更乐意阴谋论啊,到时候死无对证呢;屠总自杀前的温情大概是想塑造反派的温情一面,但是缺乏铺垫的结果就是人物立不住,这人就像个杂糅怪。……还有很多槽点,一时想不到了,整个观影过程都觉得主创人员在把我的脑子摁在地上摩擦😓
金融题材难拍,专业性高,没娱乐性也没刺激度。题材涉及调查,过审难度大。这么困难就别拍了吧,拍成这样何必呢……
不错的题材。中国首部媒体人抗黑电影,其实是有点敏感的,因为容易牵涉到政治,再深入一点可能就要禁了。估计很多人评分很低,估计很多人对雷人的剧情和偏执的角色嗤之以鼻,但现阶段拍这种题材的电影真的很稀罕,应该属于打擦边球吧。下一步是不是该拍法律题材的电影了?
想说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调查记者,但我一个旁观者这么说好像有点慷他人之慨了🤣就致敬每一个为了公平正义而付出的人吧。
整体一言难尽,只管把锅甩给资本,不敢牵扯其他,最多台词提一下。很多尴尬场面一看就是审查的力量。主要演员演技在线,台词功底好,电影对于女主角的恐惧表现很独特,结尾还能再带一下,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记录媒体行业的电影,本身国内少之又少,2星给题材,其实只配1星,存当我纪念我死去的爱吧。一开局就实习记者分分钟叛变,单一信源稿件成为核心发稿材料,后面离谱的还有车上的艾滋病针,艾滋病病毒一旦离开寄宿体就不能生存,在空气中也会迅速死,那根针是咋回事?再往后,08年的全新果手机系统,08年的苹果电脑等等,保洁阿姨无聊引人入内、女记者一个人冒冒失失到处跑,马华不知道怎么跑出来跳桥、老领导没事炸别墅、表彰会女主灵魂出窍,雷点实在太多了。一言难尽。只能说吧,面孔化严重,层次化不明显,媒体面对的敌人,其实未必是企业。
能不能找个专业的来写剧本,我们作为一个金融单位还包场去看作为金融反腐案例,然后一群金融市场人士看了都想笑,到后面就是既不懂金融也不懂社会了,女主居然不报警自己跑去了不是脑残吗?专业题材没有专业编剧或者顾问真的别拍了,整片像是小学生写高考作文。
抓了不少,漏网不少。比如屎文清,通报中写道“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和执纪执法活动,腐化堕落,家风败坏,大搞家族式腐败;把公权力当成谋利工具,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在企业经营、刑事案件处理、融资贷款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判决时只有受贿、非法持枪,滥用职权呢?
永不妥协~~8.2
及格的国产电影。虽然剧情bug很明显,但不失为财经记者与民营大企之间故事讲述的积极探索。